APP下载

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1-11-06柴海娜刘军吴莹莹陈功孙超王璐陈超伍朱海杭赵仁淹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泻药蒽醌结肠癌

柴海娜,刘军,吴莹莹,陈功,孙超,王璐,陈超伍,朱海杭,赵仁淹

(苏北人民医院1.内镜中心;2.重症医学科,江苏扬州225001)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onic,MC)是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色素沉着性疾病,病理表现为结肠内脂褐素样物质过度沉积。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以及电子结肠镜普及开展和科普宣传,MC 检出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可合并有结肠息肉、结肠癌、结直肠炎等肠道疾病。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检出的378例MC患者的相关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378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诊断为MC 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合并肠道疾病、合并息肉大小、数量等。其中,男187例,女191例,男女比例为1.00∶1.02,年龄19~90岁,中位年龄61岁。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主要分为3类:①有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临床症状者;②无症状健康体检者;③有恶性肿瘤病史或息肉切除病史来院复查者。

纳入标准:肠道准备充分,单人操作,可顺利进镜至末端回肠10 cm 左右;病变累及一个或几个肠段,甚至全结肠者。排除标准:因肠道准备不充分或者肠道狭窄等无法完成肠镜检查者;行2次或以上肠镜检查者。

1.2 诊断标准

MC 的诊断标准为:大肠黏膜光滑,色泽呈虎皮花斑样、斑片状或网格状褐色、黑褐色改变,整个肠腔颜色深、暗。

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C检出率的变化

共检出MC 患者378 例,检出率为0.61%(378/61 967)。检出率由0.24%上升至0.74%,呈逐年上升趋势。近3年检出率与第1年检出率比较,有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2013年-2020年MC检出率Fig.1 MC detection rate from 2013 to 2020

2.2 MC各年龄段检出情况

根据患者年龄分为5 组,<41 岁组、41~50 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1~80岁组和≥81岁组。各组MC 构成比见表1。在80 岁以前,随着年龄增长,MC 在各年龄段的构成比逐渐增加,但是到了80 岁以后,MC 检出率明显下降,仅为6.35%(24/378)。

表1 MC各年龄段检出情况Table 1 Detection of MC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2.3 MC检出率与性别的关系

378例MC患者中,男187例,占49.47%,女191例,占50.53%,男女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 岁人群中,女性MC 检出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80岁以下人群中,男性与女性MC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且男性检出率及上升幅度大于女性;而80 岁以上人群的MC 检出率明显下降。见图2。

图2 MC检出率与性别的关系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C detection rate and gender

2.4 MC镜下分度情况

根据MC 镜下分度标准,分为3 度:Ⅰ度肠黏膜呈浅褐色,黏膜下血管纹理隐约可见,多局限在某段结肠;Ⅱ度为暗褐色,血管纹理不清,多见于左半结肠或结肠上某一段;Ⅲ度为深褐色,血管纹理不清,见于全结肠。其中Ⅰ度检出人数为201例(53.18%),Ⅱ度检出人数为78例(20.63%),Ⅲ度检出人数为99例(26.19%)。见表2。

表2 MC镜下分度情况Table 2 Graduation of MC endoscopy

按照MC累及肠段的部位分为4类:①左半结肠;②右半结肠;③全结肠;④直肠。其中,左半结肠MC检出人数83例(21.96%),右半结肠MC检出人数161 例(42.59%),全结肠MC 检出人数92 例(24.34%),直肠MC检出人数42例(11.11%),MC累及右半结肠比例最高。见表3。

表3 MC累及肠段镜下分布情况Table 3 Endoscopic distribution of MC involved intestinal segments

2.5 MC合并肠道疾病的特点

结肠息肉是MC 最常见的合并疾病,占28.31%(107/378)。其中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占71.96%(77/107)。其他合并疾病主要包括:结肠癌(6.32%)、结直肠炎(5.03%) 和炎症性肠病(2.12%),以及一些少见合并症:憩室5例,脂肪瘤2例,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阑尾炎、囊肿、缺血性肠病各1例。见图3。

图3 MC下合并肠道疾病内镜检出情况Fig.3 Endoscopic detection of MC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diseases

2.6 MC合并息肉的镜下分布情况

MC合并息肉者以多发为主,有72例,占67.29%(72/107)。将MC合并息肉的大小以0.5、1.0和2.0 cm为界进行统计,检出息肉大小<0.5 cm 的人数最多,占35.51%(38/107),其次是1.0~2.0 cm 的人数,占34.58%(37/107)。见表4。

表4 MC合并息肉内镜下分布情况Table 4 Endoscopic distribution of MC with polyps

MC内镜下合并息肉的男患者有56例、女患者51例。男性与女性不同息肉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MC合并息肉大小和性别的关系 例Table 5 Relationship between size and sex of MC with polyps n

3 讨论

MC 电子结肠镜下表现为虎皮花斑纹、槟榔切面样或斑片样改变[1]。1829年CRUVEILHIER[2]首次发现并描述了这种病变,1857年VIRCHOW[3]将其命名为大肠黑变病。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3年1月-2020年10月检出的378 例MC 患者的临床资料,总检出率为0.61%(378/61 967),与国内文献[4]报道的0.06%~5.9%接近,低于国外文献报道[5]的10%,这可能和地域因素、民族差异、就诊时间以及内镜医师的临床诊断能力有一定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电子结肠镜技术的广泛开展、网络科普知识的大力宣传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MC 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本研究收集的临床资料也可以看出,无症状健康查体的人数有61例,占16.14%。

关于MC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6-7]表明,MC 可能与长期便秘及应用蒽醌类泻药有关。本研究中,因便秘就诊的有263 例(占69.58%),其中75.29%的患者曾口服过蒽醌类泻药,主要包括大黄、番泻叶、芦荟等中成药。有研究[8]报道,草药茶和减肥药品也可导致MC。因个体差异,服用蒽醌类泻药导致MC 的时间也不同,最短一个月即可导致MC[9]。蒽醌类泻药导致MC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可造成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成为凋亡小体,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化为脂褐素,并移动到黏膜固有层内,随着脂褐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形成MC[10-11]。本研究中,65例(24.71%)便秘患者无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史,其出现MC原因可能与粪便长期堆积在肠腔内、色素颗粒被肠道吸收导致色素沉着有关。还有少部分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患者也发现MC,但相关报道较少,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本研究中,笔者探讨了性别与MC 检出率的关系,结果显示,年龄<60 岁的患者,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年龄≥60 岁且≤80 岁的患者,男性检出率较女性上升幅度更大,与国内一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12]结果一致。原因可能与女性内分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雌激素对结肠癌有保护作用,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其抑癌细胞的作用降低,导致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高[13]。此外,还可能与精神压力、焦虑、失眠等有关,但其与MC的具体发生机制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中,笔者还发现当患者年龄大于80岁时,行肠镜检查人数明显减少,MC检出率也明显下降,可能与地方经济水平较低和老年人健康认知不够普及有关。

结肠息肉是MC最常见的合并疾病,尤其以腺瘤性息肉为主。本研究显示,MC 结肠息肉检出率为28.31%,以多发为主,<0.5 cm的息肉最多见,与王雪梅等[13]的研究结果相符。LIU 等[14]研究指出,与无MC患者结肠息肉发生率相比,MC患者结肠息肉发生率和数量明显增加,包括腺瘤性和炎性息肉。也有学者[15-17]认为,MC 与结肠息肉发生率之间没有确切关系,表面没有色素沉着的结肠息肉,在MC患者的暗视野肠镜检查中更容易被发现。MC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便秘、腹泻、腹痛和便血等,这类人群会更积极主动地行肠镜检查,所以检出率偏高。本研究中,MC 合并结肠息肉大小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这一理论还需进一步行大样本研究来证实。结肠腺瘤是结肠肿瘤的癌前病变,如果在MC中发现息肉,要及早切除,以降低结肠癌发生率。

本研究中,MC 合并结肠癌的患者为6.32%。有文献[18]通过研究豚鼠MC 模型中结肠组织的原癌基因c-myc、K-ras 和P53 的相对表达量,发现MC 有发展为结肠癌的风险。也有研究[19]认为,MC 与结肠癌无相关性。MC 合并肠道疾病中,还有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炎较为常见,但关于其与MC 关系的报道较少。另少部分MC 患者也可合并结肠憩室,王雯舒等[20]研究提示,结肠憩室与MC有相关性。

目前,MC 的治疗方法无特异性,一般是根据病因进行对症处理。对于服用蒽醌类泻药导致的MC,应停止服用;对于便秘排便不畅的MC患者,多向患者普及MC相关知识,嘱患者多运动、多喝水、合理改善饮食结构,必要时加用胃肠动力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等,也可以合理使用油性泻药。MC 是可逆转的,但恢复至正常黏膜的时间不确定。本研究随机随访了部分停药的便秘患者,在行综合治疗后,包括:养成良好排便习惯以及生物疗法等,复查肠镜发现MC程度均较前减轻。但金建军等[21]对60例MC患者停药后随访2~6年,发现肠镜下表现无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MC患者在80岁前,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MC便秘患者应尽早停用蒽醌类泻药,正确的综合治疗方法可逆转MC。MC与结肠息肉关系密切,肠镜检查时发现结肠息肉者,建议早期行手术切除,以预防结肠癌的发生,但其发生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泻药蒽醌结肠癌
减肥药和泻药会增加女性饮食失调风险
老年便秘选泻药 润滑性药物最合适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决明子总蒽醌工艺
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大黄中蒽醌类成分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新健胃包芯片中大黄总蒽醌类成分提取因素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