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困境与展望
2021-11-06龚文婷
龚文婷
(湖南工学院 学科建设中心, 湖南 衡阳 421002)
“双一流”建设的蓝图确立以来,国内高校在争创分层分类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保持高度关注,高校学科建设的水平显著增强。各级政府和高校纷纷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然而学科建设绩效评价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因此深入研究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现状与困境,是高校学科建设走向科学化、内涵化的重要前提。本文将从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出发,对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出路进行总结和概述,从而为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提供事实基础和政策建议。
一、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知网关键词检索,收集整理了多篇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章,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内涵与测度两个方面。
(一)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内涵
站在中国高等教育朝着实现世界一流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要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更加科学化的发展,首先应该厘清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内涵。《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指出要以学科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因此,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结果就如同学科建设成效的指示器,同时也是经费投入和资源分配的指南针。现有文献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内涵做出了进一步的解读和阐述,使其更加丰富和全面。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是指某一主体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一定学科建设对象或范围按照投入产出情况,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科学、合理地衡量和考核其学科建设的业绩和成效,通过对不同学科建设对象的评价,为相应的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的管理活动[1-2]。与学科评估、学科成效评价的含义不同,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更多地要考虑投入与产出两个要素,也就是要分析教育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促进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如何使投入因素在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对产出产生良好影响;并最终发现投入贡献度差异,筛选投入要素,逐步完善绩效评价的要素集,优化绩效评价体系[3]。因此,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既要考虑产出的结果,也要考虑投入的要素,是根据绩效分析结果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的过程,是“数”的投入与“质”的产出两者实现最优化的统一。也有学者提出学科建设绩效评价除了要考虑投入、产出两方面的内容外,也要将运行实施等过程管理的内容纳入其中,拓宽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内涵与外延。
(二)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测度
学科建设绩效评价需要建立相对完整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并选择、应用最合理的绩效评价算法,从而使得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的预测、考核和评判作用。学者根据各自对学科建设内涵的理解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提出了一系列指标体系和算法。
1.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两要素”“三系统”“四维度”三种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划分。
“两要素”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考察投入与产出两种要素之间的比较。梁传杰(2010)和岳辉(2015)将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投入评价与产出评价两个模块,其中投入评价模块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评价,产出评价模块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4-5]。林梦泉等(2018)认为在投入产出两个模板构成的绩效评价基本体系下,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可以根据学科评价目标、要素可获取性等进行选取[3]。要素的选取可以参考薛玉香等(2010)提出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七大要素,主要包括学科方向、条件建设、科学研究、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管理水平、学术交流[6]。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投入产出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另一种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绩效投入、绩效运行与管理、绩效产出三大系统的考察。这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了学科建设过程中科学管理的重要性,陈晶璞等(2016)比较了上海市、福建省和河北省三地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地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指标名称及其内涵有所差异,但是在一级指标内均出现了“项目管理(或实施管理)”的内容[7]。综合三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构造一个较为完整的投入、管理与产出三级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三大系统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卢纪华等(2006),李国俊、王琮(2018)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运用平衡积分卡(BSC)理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8]。平衡积分卡理论考虑了组织管理中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反映到学科建设中,财务维度指学科的投入与支出、科研经费等,客户维度可以细分为人才培养成效、社会评价等,内部运营维度可以从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考量,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包括师生学术交流、进修等(如表3所示)。
2.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
现有文献研究显示,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集对分析法(SPA)、指标权重赋权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
集对分析法提出时间比较早。李新荣、吴艳萍(2005)较早将集对分析法用于高校重点学科绩效评估,但因集对分析的数理性过强,后来的研究者难以验证其有效性,所以之后该方法逐渐退出了研究者的视野。
梁传杰(2010)认为,目前开展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应主要使用指标权重赋权法。指标权重赋权法将各级学科建设考核指标给予其一定权重值,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是目前解决绩效评估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其易受考核单位主观因素的影响,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
数据包络分析法以相对效率为基础对同一类型部门或单位的绩效进行比较或评价[9]。近年来在投入产出理论视角下,对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多。如张怀英等(2017)用于民族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张伟(2019)等用于地方综合性高校学科绩效评价,它不需要预先确定指标间的关系和赋权值,只需明确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即可[10-11]。现在的一些DEA分析软件可以将复杂的公式进行智能化计算,使得没有统计学背景的高校学科建设管理人员,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价分析。
韩进、杨佳(2015)对加权求和法与秩和比法进行了比较,其中加权求和法与指标权重赋权法相似,是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再基于权重对指标得分求和来开展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秩和比法数理性较强,相关论文论述也比较少,缺乏深入研究,未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12]。
田劲松(2018)提出了基于物元模型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可拓学中物元分析理论,将学科建设综合绩效的等级、评价指标作为物元,确定综合绩效的经典域、节域和评判物元,应用物元和关联函数建立物元评判模型。但因公式高深、计算复杂,还未获得较大范围的应用[13]。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者和学科建设管理人员一般采用的是多种算法的结合。比如王洪礼(2009)首先用层次分析法赋予了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再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绩效做了量化的数据分析。梁传杰(2010)也认为将数据包络分析法与权重赋权法结合起来, 对学科建设的结果和过程进行全面评价,才是解决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更为合理的方法。高伟等(2018)首先用指标权重赋权法对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了分析,然后用BCG矩阵法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权重值进行描点,并根据点所处的象限将参与绩效评价的学科划分为保守型、高效性、领先型和低效性四类学科,进而分析每类学科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优势或不足[14]。
二、国内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的困境
(一)研究成果相对偏少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学科”“学科建设”和“绩效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2009年-2019年十年的时间段内,共检索到相关论文69篇。其中2019年、2018年共有34篇,2009年至2017年共有35篇。可见近两年在“双一流”政策的推动下,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多,数量与前面八年几乎相当,但是相比起一些研究热点来说,总体研究成果依然偏少。
(二)研究视角相对狭窄
对以上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排名前三的关键词有高校、指标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其中与“高校”相关的关键词“地方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等出现了11次,与“指标”相关的关键词“评价指标”和“绩效指标体系”等出现了10次,“数据包络分析法”和“DEA”作为关键词共出现了8次。由此可见,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主要关注点,在于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而评价方法以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最为集中和突出。就论文发表的期刊而言,绝大部分发表在教育管理类期刊上,少部分发表在会计、图书情报类等期刊上。由此可见,关于学科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内容相对聚焦,研究视角以教育管理为主,比较分析和跨学科的视角尚显不足。
(三)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构建尚未达成共识
大部分的研究止于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而这种指标体系是否能付诸实践还有待商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也难以保障。就现有的文献研究结果来看,前文所提到的投入产出“两要素”指标体系的适用性更高,评价方法也多基于该类型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应用,如目前运用最多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就是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指标体系开展论述和计算的。“三系统”“四维度”以及其他的指标体系建构,集对分析等评价方法研究相对较少,适用性也需进一步进行考量。但哪种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更为科学,学界暂未达成共识。
(四)实证研究落后于理论研究
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是从实际的问题中衍生出来的研究领域,目前已有相关的理论研究,比如对于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意蕴与内涵、绩效评价体系理论框架以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但是实证层面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比如笔者检索出来的69篇相关论文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论文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因为实证研究相对缺乏,因此学科建设的绩效评价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宏观的视角,缺乏对研究对象的微观分析和精确探讨,比如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类的学科之间是否可以套用相同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这些问题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进一步验证,从而反过来丰富和深化理论研究。
三、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研究展望
(一)构建“和而不同”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学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构建具有普适性的官方认可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一种认为鉴于不同高校的发展目标、学科地位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所构建形成的学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有所不同。笔者认为,这两种声音均有其合理性。下一步对于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借鉴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6+1”项内容,“6”代表普适的规定的指标,“1”代表高校自选或特色的指标。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可以在前文“两要素”“三系统”“四维度”等体系上,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明确总类指标、指标的内涵与要点,形成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N+1”项内容。
据报道,在2019年10月召开的2019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动态监测指标体系》,这对于后续的学科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在官方认可的具有普适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之下,探索和构建契合各类高校发展战略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应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二)优化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方法
现有研究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张伟、曾建文(2019)指出,深化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问题[11]。他们提出了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高校学科绩效水平展开评价研究的建议。而对于超效率DEA模型的研究目前涉及还比较少,如果没有相关软件可以方便计算,也就不能在学科建设管理人员中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因此,无论是现有的常见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还是借鉴国内外管理学、统计学等领域新的绩效评价方法,都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而且最好将其智能化,通过创设软件,扩大应用范围,方便学科建设管理人员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工作。
(三)拓宽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领域
现有研究聚焦于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的提出与运用,其指标体系又基于投入产出视角为主,一方面研究视角比较局限,另一方面缺乏对学科建设绩效内涵的全面审视。下一阶段的研究可以积极拓宽研究的视角和领域,引入人力资源理论和管理学的理论。例如,学科作为一种组织,在实施运行的过程中,影响其绩效的因素除了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产出的各类成果之外,组织资本如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制度资本以及组织氛围等也将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组织资本如何进入到指标体系中,如何对学科建设产生影响,该怎样量化为学科建设绩效的数据,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效用最大化。
(四)打通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理论到实践的路径
现有文献当中,对于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涉及到的高校和学科也很有限。而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色彩,与我国当下的教育热点和教育实践密切相关,实证分析不可或缺。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和学科,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将有效地验证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将研究成果付诸应用,通过实证研究的结果反过来深化理论和方法,并提出对学科建设有效的政策建议和策略,这才是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