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旅行服务贸易主动服务和融入自贸区建设
——以丽江为例

2021-11-06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丽江市丽江试验区

杨 凤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云南 丽江 674100)

国家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丽江市旅行服务贸易应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借鉴和推广省内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丽江应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内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地区跨越式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丽江建成“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按照交易商品形式,划分为有形商品的货物贸易和无形商品的服务贸易,其中服务贸易包括旅行服务、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他运输服务,其中运输、旅行、其他商业服务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三大主要部门。“旅行服务贸易”一词于2015年正式出现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旅行服务贸易,不是国际规则界定的旅游服务贸易,主要包括“停留时间不超过1年”的跨境旅游、跨境留学或跨境就医三大方面的货物和服务的收支。旅行服务贸易中,跨境旅游是我国服务出口创汇最多的项目。

二、丽江旅行服务贸易发展机遇

(一)顺国际发展大势带来新机遇

我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10国,在第四次RCEP领导人会议上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是目前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云南作为我国南向开放的辐射中心,丽江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旅行服务贸易的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

(二)乘国内发展优势而为带来新机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三)靠云南发展良势而上带来新机遇

2019年8月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印发实施,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总面积119.86平方公里;三个片区功能明确、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各展所长。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制度创新,做大做优开发经济发展的“苗圃”,探索和孵化一批可以复制推广的云南经验。到“十四五”末,基本形成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框架,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功能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创新主体,成为联通“双循环”新格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节点,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辐射中心和沿海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云南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和引领极,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丽江应抢抓机遇在试验区创新的制度中找到发展方向,找到制度复制到丽江的发展规划中。

三、丽江旅行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

(一)区位优势独特

丽江具有“北上迪庆入西藏,南下大理保山通南亚,西接澜沧江进东盟,东进四川入内地”的独特区位,是香格里拉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渝经济圈的辐射地区。近年来,丽江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交流合作,强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的合作,深化与川滇黔、滇川藏等毗邻地区的互动发展。

(二)民族文化绚丽

丽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是汉、藏、白、纳西等多元文化的交汇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丽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是中国唯一拥有3项世界遗产的地级市。东巴文化、摩梭风情是世界独有的珍贵文化资源。高A级旅游景区全省名列前茅,5A级景区占全省的25%,4A级景区占全省的10.29%。

(三)自然资源富集

金沙江流经丽江615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2500万千瓦。已发现能源矿、金属矿、非金属矿3大类、30多个矿产、350多个矿产地,是云南重要的矿产地。丽江拥有亚热带、温带、寒带地区所拥有的多种类型的生物资源种类。有1.3万多种植物,约占全国植物种类物种的一半。全市森林覆盖率68.82%,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玉龙雪山是北半球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也是离城市最近的雪山。永胜程海是中国唯一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

(四)交通发展迅猛

航空方面,丽江是云南省唯一拥有国家级口岸机场和“一市两机场”的市。丽江机场通航城市86个,有国际和地区航线7条,是云南第二大航空枢纽。泸沽湖机场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机场。到2022年,丽江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1000万人次,国际航线达到10条以上;泸沽湖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5万人次;将建成玉龙、永胜、华坪通用机场。公路方面,华丽、鹤关、丽香高速即将建成通车,永宁高速加快建设,古城至宁蒗、泸沽湖至香格里拉高速陆续开工建设,丽江至维西、华坪至宁蒗、稻城至丽江、华坪至楚雄等高速公路正在推进。到2022年,公路通车总里程预计达到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0公里。铁路方面,昆明至丽江已开行动车,丽香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大丽攀铁路项目准备开工,昆明至丽江、丽江至西昌、丽江至腾冲高速铁路已提上日程。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不远的将来将建成串联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到2022年,铁路运营里程预计达到150公里。

四、丽江旅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丽江旅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表1所示,2015-2019年丽江市接待海外游客人次及其增长速度逐年降低,特别是2018—2019年下降速度最快。

表1 2015-2019年丽江市接待海外游客人次及其增长速度

表2所示,丽江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高于海外游客占总游客的比重。数据说明,丽江海外游客数量虽然减少,但是旅游外汇收入依然保持增长。

表2 2015-2019年丽江市接待海外游客占比及旅游外汇收入占比

丽江市2015-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3所示,丽江市海外游客占云南省入境游客的比重逐年降低。

表3 2015-2019年丽江市海外游客占云南省入境游客比重

丽江市2015-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4所示,2015-2019年云南省和丽江市旅游总收入逐年增长,丽江市旅游总收入占云南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2018-2019年持平回升。2020年,进出境游基本处于关闭状态,丽江的中国国际旅行社、中旅国际旅行社、白鹿旅行社和联合假日旅行社等的国际集团业务都处于停滞状态,转型发展国内游。

表4 2015-2019年云南省和丽江市旅游总收入及丽江市占比

(二)丽江旅行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宣传力度较弱

很少与国外旅行社直接合作,缺少相关优惠政策,签证办理程序比较繁琐,入境手续办理比较复杂;在目的地国家进行丽江旅游景区景点、民族文化、旅行路线等短视频、自媒体宣传不多;国际航线、航班较少。

2.同质化低端旅游产品充斥丽江旅游市场,国际竞争力较弱

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比较单一,与国际旅游高层旅游产品的细分、多样、专项、灵活、高级的特点相比,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没有通过开发一些新的旅游线路,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针对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推销不同的旅游产品。

3.旅行服务贸易质量有待提升

国外游客进入丽江旅游景区的程序比较复杂;旅行社反映,一些游客认为丽江缺少除酒店以外的高档特色餐厅;一些穷游旅客反映一些低价客栈的基层服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没有将一些丽江本地土特产制作和深度体验游相结合;机场引导、景区导览的指示牌有的没有英文翻译,有的英文翻译错误。境外游客反映网站上找不到境内旅行社的相关信息,还有一些星级酒店的手机翻译存在问题。

五、丽江服务和融入云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对策建议

(一)旅行服务贸易内陆开放试验区

1.积极打造世界级跨境黄金旅游线路,拓展国际旅游合作空间

发挥丽江旅游资源优势,依托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探险和生态旅游、康养旅游、遗产旅游、山地户外运动旅游、避暑避寒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方式,使旅游产品多样化,提升旅游业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云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合作,拓展国际旅游合作空间,积极打造世界级跨境黄金旅游线路,全力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2.争取国家支持离省、离市旅客购物免税,完善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政策

争取国家支持云南、丽江离省、离市旅客购物免税、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政策。构建丽江与东盟、东南亚、南亚等相关国家无障碍旅行机制,力争三义国际机场144小时过境免签。重点开发欧美、日韩、法德、港台等境外重点客源市场,选择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机构联合设立丽江旅游营销推广中心,加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旅游品牌形象推广,大力拓展境外旅游市场。

3.加强航空口岸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扩大航权开放范围,增加国际航班航线,构建方便快捷的国际旅游环境,培育国际航空旅游市场。

4.建立差异化的国际旅游营销市场

借鉴瑞士建立三个层次旅游营销市场,一是稳定的市场:国内市场、港澳和东南亚市场;二是消费市场:日本、韩国、欧美,台湾市场;最后是未来新兴市场:澳大利亚、新西兰、东欧、南美洲、非洲市场。

5.发展贸易商务旅游、绿色旅游和纪念旅游等旅游新业态

在时间和空间上使旅游产品的性质多样化,发展商务旅游、绿色旅游和纪念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建设全国知名的会议会展中心,开发小众市场(夜游、绿色旅游、纪念旅游等),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深入挖掘红军长征过丽江的重大意义、革命事迹和历史遗存,结合丽江自然人文资源,高质量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助推红色旅游发展。依托丽江市委党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丽江师专等高职院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大力发展短期在职教育培训,依托红色文化和自然人文资源,建设全国知名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在职培训基地”。

(二)内陆旅游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

1.建立入境旅游市场开发激励机制,加大与国际知名旅行商合作力度

借鉴贵州省发展政府出资设立、社会资本参与、专业机构管理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推动设立多种类型的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筛选一批优质旅游企业纳入上市和挂牌的后备资源库,重点支持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或挂牌,并开发债券融资。鼓励综合实力强的大中型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进行股权投资。探索成立以大数据为载体的新型旅游投资机构,积极吸引国际知名旅游企业落户丽江。

2.重点引进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产业项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

借鉴《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招商引资办法(试行)》,坚持“一把手”招商,突出产业专班招商,围绕加工及贸易、大健康服务、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等重点产业,狠抓大企业、重点产业项目引进。

3.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引智、吸引外资的规模和水平,提高通关效率,建设要素充分自由流动的、运转高效的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

(三)内陆开放式旅游扶贫试验区

1.借鉴贵州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积极引导国内外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加强扶贫国际合作。以发展旅行服务贸易开放促扶贫、促脱贫。

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扶贫。借鉴贵州加快原生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培育形成一批现代大型文化创意企业集团,建设民族特色文化强市。整合提升特色刺绣、纺织、银饰、工艺品等民族文化资源,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手工刺绣,包括木氏刺绣、彭萍刺绣、滇绣(绣唐卡)等,在开发永胜县的他留文化旅游产品时,也可以开发永胜瓷器厂瓷碗的体验制作,带领外来游客去体验瓷器的制作。除此之外,丽江还有东巴纸的制作,可以手工制作伴手礼等,打造“丽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品牌,以此提高丽江市各少数民族区域的收入水平,带动其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丽江市丽江试验区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丽江三朵节
丽江的荒
探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路径
18个自贸试验区
丽江市大、中学生群众体育调查研究
丽江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
云南·丽江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谁说丽江是艳遇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