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E-R信号强度特征的列车位置指纹定位技术研究
2021-11-06党建武
罗 淼,党建武
(1. 兰州交通大学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2. 兰州交通大学 铁道技术学院,兰州 730099)
随着高速铁路系统快速建设,列车定位所面临的多隧道、难定位、精度低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等定位方式能够在平原开阔地带满足列车的精确连续定位,但并不适用于隧道环境下列车的高精度连续定位.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采用BDS/GSM-R(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组合列车定位方法,并通过神经网络拟合出列车的行驶路线实现列车的连续精确定位[1-2],然而GSM-R不能在隧道内架设基站,采用GSM-R对列车进行定位时需要依靠架设漏泄同轴电缆,并且GSM-R在传输时延、吞吐量等方面越来越不能满足高铁列车的定位需要.文献[3]提出直接采用新一代铁路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LTE-R对列车定位,列车通过接受含有定位参考信号PRS(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的LTE-R下行信道中的信号,采用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的方式实现列车定位,但是这种方式至少需要3个不同的固定基站才能实现,且由于铁路运营环境特别是隧道环境下,多径效应对测量时间的影响会造成较大误差,要减少误差就必须显著提高算法的复杂度或大规模的额外设备.而位置指纹定位可以只用1个基站,通过利用而不是消除多径效应引起的误差来完成定位[4-5].
本文采用基于LTE-R信号强度特征的位置指纹定位方式确定列车位置,以LTE-R的信号强度为基础,获取位置指纹的信息特征构建指纹空间,并通过WKNN(Kweighted nearest neighborhood)算法计算出列车位置.但列车在隧道中高速运行时容易受到多径效应的影响,测量得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RSS(received singnal strengh)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定位精度,因此本文采用CPSO(chao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对WKNN算法的权值进行优化,得到了一种CPSO_WKNN算法解算列车位置信息,以便有效的减少基于信号强度进行位置指纹定位列车时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
1 基于LTE-R信号强度的位置指纹定位原理
位置指纹(location fingerprint,LF)是一种基于RSS的定位技术,其定位时的解算方法实质上是数据库相关算法(database correlation method,DCM)或模式匹配算法(pattern matching,PM)[6-7].无线信号的多径传播对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并且呈现出很强的特殊性,因此对于每个位置上的无线信号而言是唯一的,位置指纹定位技术实际上就是将这些位置上的无线信号特征与位置信息相结合形成指纹条,并存储到数据库中,用实时采集的信号特征与已有的指纹库进行匹配,最终得出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这样的定位方式非常适合铁路隧道环境下对列车的定位,因此本文基于LTE-R的信号特征值采用位置指纹的方式对隧道环境下的列车进行定位,其定位原理如图1所示,图中BS(base station)表示基站,MS(mobile station)表示移动台,(?,?)表示待定位移动台的位置坐标.
图1 基于LTE-R信号强度的位置指纹列车定位原理Fig.1 Location fingerprint train positioning principle based on LTE-R signal strength
位置指纹列车定位是以LTE-R的信号强度值为基础进行定位的,在采用位置指纹进行定位前首先需对LTE-R进行信道建模,同时搭建隧道环境下LTE-R位置指纹仿真场景来获取列车的RSS值,在进行位置指纹定位时主要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离线阶段采集已知参考点PR(positioning reference)处所获得的不同接入点AP(aaccess points)的RSS值,建立离线指纹数据库;第二阶段,在搭建的仿真场景获取列车实时的RSS值,采用CPSO_WKNN算法解算列车位置.
2 LTE-R信道建模及场景搭建
2.1 LTE-R信道建模
LTE-R信道模型可采用标准传播模型 (standard propagation model,SPM),文献[8]研究表明SPM模型更适用于LTE-R系统,对于列车实际运营的各种环境(平原、隧道或车站等)SPM模型都可以更准确的计算出路径损耗差异,SPM模型如式(1)所示.
L(d)=λ1+λ2lg(d)+λ3lg(hte)+λ4Diff+λ5lg(d)lg(hte)+λ6hre,
(1)
其中:λ1为偏移常量,取值为69.55;λ2是与距离d相关修正因子,一般为26.1;λ3默认值为5.83,表示基站有效高度的相关因子;λ4为信号传输过程中衍射的修正因子,在高铁隧道环境下取0.2;λ5为lg(d)lg(hte)项的修正因子,默认值为-6.55;λ6默认值为0,表示列车有效高度的修正因子;d为发射点到接收点三维直线距离,单位km;hte为基站发射天线有效高度,单位m;hre为列车的有效高度,单位m;Diff为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衍射损耗.
由于式(1)给出的模型为一通用模型,结合高速铁路隧道的运行特点需要对其作出改进,由文献[9-10]知,列车运行速度小于500 km/h时,接收强度不会引起过多失真,实际车厢损耗为15~20 dBm,但是由于环境等影响还需加入某些修正因子进行修正.
速度修正因子δ1取值:速度小于200 km/h时δ1=0;速度大于200 km/h小于300 km/h时δ1=1;速度大于300 km/h时δ1=3.
LTE-R网络修正因子δ2取值:郊区δ2=-5;平原δ2=-20;山岭δ2=15;隧道δ2=-15.
环境修正因子δ3取值:服从N(0,2)正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