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校一品” 特色彰显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2021-11-05王璐璐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淮海港务呼啦圈

王璐璐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文件精神,推动徐州市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2021年5月13日—14日,由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柳新实验小学承办的徐州市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现场会举行。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付桂忠、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李秋颖、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部义峰、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课程教研员韩秋红、江苏省徐州市港务区社会事务部部长王雷、江苏省徐州市港务区文教体旅和民宗局副局长张松、江苏省徐州市港务区柳新镇小学中心校校长樊孔亮以及徐州市13个县市区的体育教研员和学校校长、体育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开幕式由徐州市体育教研员赵鹏主持。

本次活动以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柳新镇小学为典型,展示了徐州市通过发展“一校一品”特色,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经验和举措。展示中,呼啦圈、轮滑、跳皮筋、跳绳、曲棍球、足球、篮球等,各具特色;横叉、纵叉、肩肘倒立、叠罗汉,精彩纷呈。体能和技能的有效融合,个人和团队的默契配合,音乐和服装的完美点缀,充分体现了以体育美、以体育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柳新镇小学虽是条件设施不够完善的乡村小学教育集团,但在近期的測试中,柳新小学全镇6800名学生肥胖率仅为1.87%,近视率仅为13.19%,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学校以淮海国际港务区成立为新的起点,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镇9所小学均有自己的体育特色,如柳新镇新桥实验小学的‘以球启智,柳新镇苏家小学通过一根跳绳跳出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魏庄小学以‘曲绘美、以‘操健美,陈塘小学着力打造跳皮筋大课间特色等,开创了‘一校一品的教育品牌。”樊孔亮在开幕式上说。

教育为本,体育为先,徐州市淮海国际港务区柳新镇积极寻找“出路”,深挖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各具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一校一品”教育品牌的开创离不开上级部门、学校领导、学生及家长等的支持,但在这期间起到关键作用的无疑是体育教师。柳新实验小学至今已经开展呼啦圈特色项目整整20年,学生人手一个呼啦圈,操场上、校园里,到处可见呼啦圈及其衍生创意物品,呼啦圈已经深深融入柳新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镌刻在学生心中。学校能取得今日的成果,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学校的体育教师。据该校体育教师介绍,学校选择呼啦圈作为学校特色项目的契机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她苦于学校现有条件,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全员运动的时候,她路过小卖部,看到了门口挂着的呼啦圈,突然灵光一闪,认定就是它了!呼啦圈轻便美观、占地面积小、便于携带,可创造性强,且价格便宜,适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就这样,带着这个思路,该校体育教师开始了普及、运用、创编、拓展的“呼啦圈之路”,学校没有把呼啦圈简单做成社团活动,而是按低、中、高年级进行了进阶性设计,这种进阶性设计并非只有纯粹的呼啦圈技巧,而是将其作为激发学生兴趣、落实现行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媒介。

经过20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该校目前已创编呼啦圈操3套、集体舞2套、游戏186种、摇圈36种,在此基础上,柳新实验小学形成了包括育体之美、育人之美、融合之美、规范之美、流动之美、力量之美等有关呼啦圈的“十二美”。在本次活动中,展示了其中的力量之美—叠罗汉,包括小学低中高年级的36名学生叠起8层人塔。叠罗汉对学生力量和团队配合的要求很高,但学生们并没有为此刻意练习,而是基于他们平日的积累和体育教师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

“比教师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师德。”李秋颖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使命担当的意识,一要锐意进取,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更新体育教育理念;二要注重传承中华体育精神,大力发扬传统体育文化;三要让学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体育课要有趣味性、人文性,校园要丰富多彩;四要注重家校融合,为学生创造浓厚的体育氛围。

一个呼啦圈、一条长绳、一根橡皮筋……简单的器材和因地制宜的开发,撬动了乡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本次活动为全国乡村小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相信未来在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努力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定能得到切实提高。

猜你喜欢

淮海港务呼啦圈
了和子
新时期港口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彩虹
山的呼啦圈
四牌楼
对福建省沿海港口整合的思考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宁波舟山港港务翻译语料库的建设及应用
馥绿德雅上海淮海百盛专柜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