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校内体育竞赛的解析与重构
2021-11-05吴桥
吴桥
校内体育竞赛是青少年运动技能实践的最优场域,也是培育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最佳活动载体。2021年4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想要实现面向人人、常态化的校内体育竞赛愿景,发挥校内体育竞赛的本真功能,势必要结合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和要求,深入探析校内体育竞赛的本源,从而寻找出重构校内体育竞赛的应然之策。
一、常态化、特色化、面向人人——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学校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的通知》中对当前校园体育竞赛的实施路径做出了如下指导:要开展面向人人的体育竞赛,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学校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努力实现人人有项目、校校有特色,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这是对我国新时代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的准确判断,为我国学校体育校内体育竞赛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构建好新的发展格局,就要把握好常态化、特色化、面向人人3个关键词。常态化即是对“常赛”的呼应,要通过对校园各类体育竞赛的合理布局,尽力形成“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天天都健身”的局面,将各种形式样态的比赛融入到课内课外,形成校内体育竞赛新常态。特色化就是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校内体育竞赛模式化桎梏,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能力特点以及学校的课程环境等要素,进行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私人订制。特色化是基于面向人人基础上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向人人是校内体育竞赛发展格局的关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更加注重面向人人”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理念之一”,这是贯彻和落实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
面向人人的校内体育竞赛,首先要做好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每名学生都享有参加体育比赛、享受运动乐趣的机会,提高运动的普及率,做大体育人口基数;其次要做好面向每名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校内体育竞赛帮助每一个个体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消除教育差距,促进均衡发展。只有做好全体和个体间的辩证统一,才能实现共同而又有差别的校内体育竞赛目标,最终形成适合每一名学生的体育教育。
二、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价值追求的多元取向
中国当代学校体育改革经历了“增强体质”“双基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价值嬗变,“核心素养”正是今天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未来期许和具体描绘,也将成为引领教育教学的风向标。从本质上看,校内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育人活动的一种教育形式和手段,它需遵循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追求。放眼当前中小学校内体育竞赛开展的实际情况,经调查,大部分学校依然采用田径运动会作为校内体育竞赛的主要形式,将体育人才选拔作为竞赛的唯一目的,将个别学生的运动成绩等同于学校体育的创新局面,这种以竞技体育固有思维及范式的操作是对校内体育竞赛价值的窄化。“校内竞赛不再是个别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的舞台,它将创造更多的条件,逐渐向更加趣味性、丰富性、娱乐性转变,带动所有学生从事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校内竞赛的宗旨”[1]。按照以上表述所做可以极大地拓宽原有校内体育竞赛的价值内核,而今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代表的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的价值主流和目标追求。新时代学科课程需思考如何在校内体育竞赛中推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协调和全面发展,重新衡量现有校内体育竞赛的功能,充分发挥校内体育竞赛在课程育人中的坚实作用,将“学生参加比赛发展了何种运动能力”“比赛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体育品德的表現是否受到关注”作为举办校内体育竞赛的必答题。
三、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竞赛内容的三维组合
当前中小学开展的校内体育竞赛内容主要由运动项目和游戏活动两大类组成,这是设计者基于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这一体育学科特点而考虑的。但中小学校内体育竞赛的比赛内容仅以身体练习或某一运动项目作为赛事内容的全部,则是忽视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地位,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等同于体育学科。从课程角度来看,现行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是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而健康知识作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也不能被边缘化。从政策上来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中,国家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已然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直面的重要活动内容。从知识技能分类来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被正式提出并逐步完善。
因此,中小学校在开展校内体育竞赛时,可围绕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3个方面展开组合设计。可将健康知识纳入体育周或体育文化节等校内竞赛当中,通过跨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真正做到“学思信贯通、知行用统一”;基本运动技能可作为趣味运动会或全员运动会的竞赛内容,重点发展和监测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水平,建立和夯实全体学生基本动作模式;专项运动技能则作为单项运动竞赛的重要内容,主要发挥校内单项体育竞赛竞技性特点和宣传引领、人才选拔的功能与作用。
四、教学类竞赛、达标类竞赛、选拔类竞赛——竞赛形式的分类构建
全校性田径运动会和传统项目比赛(如篮球、足球、排球)是中小学开展较为普遍的校内体育竞赛,但上述校内竞赛形式的分类大多是依据竞赛内容划分的,在竞赛功能方面相互间呈现交叉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学校依据此关系进行校内体育竞赛顶层设计,容易造成同一功能性竞赛重复设置比赛内容、赛事价值导向过于单一的问题。根据当前中小学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多元的价值取向,结合学校体育工作实际需要,可将校内体育竞赛分为教学类竞赛、达标类竞赛、选拔类竞赛(表1)。教学类竞赛是以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为目的的竞赛活动,从教学类竞赛中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教会、勤练”的成果。该类竞赛应针对前一阶段学生学练的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比赛项目、规则、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竞赛既可随堂完成,也可在其他时间举行;既可全体参与,也可部分进行。达标类竞赛是指以监测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基础水平和能力为目的的体育类竞赛活动,该类竞赛主要由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构成,如基础体能、基本运动技能、体质健康测试等,重点突出竞赛的诊断性、监督性功能。选拔类竞赛是指以选拔优秀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更高级别的体育比赛而组织的竞赛活动,该类竞赛活动一般以上级部门所主办的体育比赛内容、规则为基础,侧重于校园体育文化创建、奥林匹克宣传、体育人才发掘等校内竞赛外延性价值。学校在设置三类校内竞赛时,应根据其各自特点,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发挥校内体育竞赛的最大功效。
五、教会、勤练、常赛——实施路径的协同联动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手段是“教会、勤练、常赛”,这意味着各中小学校应紧密围绕上述3个方面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实现“教会”的主阵地是体育课堂,实现“勤练”的主渠道是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实现“常赛”的主战场是校内体育竞赛,这些课程实施路径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完整体系。因此,学校在落实课程目标时必须强调“教会、勤练、常赛”三者实施路径的联动并行,不可偏废其中一环。在路径联动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三者之间在内容上的同步性。“常赛”的内容从何而来?必当是源自于学生日常“勤练”之技能。“勤练”之技能又从何而来?必当是课堂教师所授之内容。正如余立峰针对学校体育转型所提出的“学、练、评”一致性,主张体育教育教学内容是串联体育课内外的纽带,形成了“体育课学技术-大课间练技术-运动会展技术”的学校体育自律有效机制,这是对学校体育大课程观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2]。反观部分学校在体育工作架构时,赛非其所练,练非其所学,赛练学之间本该息息相关,却最终“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唯有“教会、勤练、常赛”的内容在某一时间段实现同步一致,方能打通学生由学至练、由练至用的素养形成通道。
参考文献:
[1]杨文轩,张细谦,邓星华.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82.
[2]余立峰.“学、练、评”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转型[J].中国学校体育,2020,39(2):29-30.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青年专项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ELA180501)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