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

2021-11-05吕建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

吕建美

【摘  要】国家提出的金融机构要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任务要求,推动着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情况,深化改革,确定今后的发展战略。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支撑力量,在金融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商业银行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论文以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問题,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Abstract】The tasks and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by the state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serve the real economy, prevent and control financial risks, and deepen financial reform promo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deepen reform and determin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onditions.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ce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rural commercial bank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rural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market environ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loan business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oan business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furth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关键词】贷款产品;贷款结构;贷款风险

【Keywords】loan product; loan structure; loan risk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0-0088-03

1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概述及流程

1.1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概述

贷款业务是农村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根基,是农村商业银行收入来源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贷款业务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基础,所以要保住基础。如何把控贷款风险变成各农村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目标中最难啃的骨头。此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也体现了贷款风险的破坏力,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得以显现。

1.2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基础流程

中国银监会对贷款业务流程的有关政策与规定,将贷款分为5个流程:①贷款业务受理与调查;②贷款风险评估与农村商业银行审批;③农村商业银行与客户签订协议与贷款发放;④贷款支付管理;⑤贷款放款后管理。以上5项流程为基础流程,将5个大步逐个拆解变为小步骤的话,具体流程如下:客户提交申请-银行受理审查-贷款前调查项目评估-贷款风险审查贷款审议-贷款审批报备-贷款合同审查-双方签订合同-用款条件审查-客户用款-贷款后的管理-贷款收回。

2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出现的问题

2.1 贷款结构不合理

首先,授信行业集中。至2020年底,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金融业这三大行业是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的主要行业。三大行业在贷款总额中,占比仍旧很高,现在很火爆的行业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对象,产能过剩的建筑业农村商业银行也有所涉及,很有可能导致贷款偏离度提高。

其次,贷款方式缺少信用贷款。从数据看,抵押贷款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方式,信用贷款在数据中近年来都基本没有,这就会引起有些客户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优质客户会流失,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2 贷款业务效益不高

首先,存贷比降低。农村商业银行存贷比的下降,这间接表现出农村商业银行资金流出小于资金流入,由此可知,放贷能力不足是农村商业银行目前出现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影响其经营效果。

其次,贷款利息收入减少。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渠道是贷款收入,贷款收入的核心就是利息收入。2018-2020年,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收入占比不断减少,这种情况说明现在贷款业务效益不高。

2.3 贷款资产质量不高

首先,不良贷款总额和不良贷款率较高。随着农村商业银行利润总额和资产总额的不断上升,农村商业银行的实力也在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便是贷款的风险越来越大,贷款资产的质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依据规定,将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判别为不良贷款。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与不良贷款率从2013年到2020年都在不断增加,虽然2019年减少了一部分,但还是过高。

其次,收息率降低。贷款收息率=贷款中已经收到的利息/该收到的利息,贷款质量的好坏不单独由贷款收息率表示,在周期内要收回的贷款增加收息率就会下降,这也是银行出现业务风险的前兆,贷款额、贷款应收利息、欠息额三者为正比关系看,贷款额增加,贷款应收利息、欠息额会同时增加,从数据中看到农村商业银行收息率降低,虽然只是降低一点,但仍会带来影响。

3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出现问题的原因

3.1 业务竞争力不足

首先,贷款产品设计不合理。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产品的局限性强、门槛较高,使得某些贷款业务将农户自动隔开。“扶贫贷款-富农贷”产品(支持农户、额度限1000~50000元)是特意给指定地区的生产经营的客户准备的,由于是指定地区所以对客户的要求是要在指定地区建立过档案。地区限制和贫困档案已经将大部分客户淘汰了,客户范围大幅缩小。

其次,贷款流程效率不高。农村商业银行各分行办理贷款业务时分为6个步骤:①分行的客户经理收集需要审核的信息;②客户经理把信息反馈给分行,分行进行审核;③分行分出合格与不合格的;④分行将合格贷款信息反馈总行,总行再次进行审核;⑤总行审核后分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将合格的发给支行;⑥支行收到后,反馈给客戶经理,客户经理进行办理。贷款金额小于30万,表面上分行有权利授信,但是实际上分行审核后还是需要总行再依照上述程序进行审核。除了审核必须要的信息还有申请人的背景等信息,都需要客户经理去调查,基本都在7天左右,周期性太长导致效率低下。

3.2 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首先,在贷款业务办理前的甄别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前要对客户进行打分评级,客户经理通过收集客户的基本情况、偿债能力、信用记录、业务贡献情况和总体印象5个方面的信息,给出每一小项的分数,再把所有的小分汇集到一起成为客户的综合评分。但现实中,一丝不差地把握每一部分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办理公司贷款业务时不可以只对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有无重大的违规经营等进行审查,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并严格审核信息,要在各个方面对信贷资产风险进行全盘分析。现代化电子信息贷款风险事件库是对于甄别贷款风险能力不高的银行的辅助贷款业务的重要道具,但现实中现代化电子信息贷款风险事件库不完善、客户评分受影响都使贷款业务的事前风险控制水平大打折扣。

其次,办理贷款业务后的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大多数客户经理手中掌握的只有之前调查的客户信息,没有全面掌握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及时还款付息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分析调查后对贷款后的风险进行评分,需要客户经理拥有相关专业的学习背景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但是大多数客户经理欠缺学习背景和综合分析能力,工作年限和相关经验不足,也是大部分客户经理的短板,这样会导致潜在危险不能及时被发现。如果贷款申请人在偏远的地区经营,那么客户经理会消耗大量时间和财力去审查,申请人信息的后期跟进无法同步,贷后风险会更严重。

最后,风险防范机制方面要求从总体上控制贷款风险,总的来说,农村商业银行目前在对贷款风险的提前预警、及时补救、优化审核制度等方面做得不够全面。

3.3 内部控制不完善

首先,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贷款申请与客户经理共同完成流程后要进行贷款风险的预警,并得出相应的处置是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需要负责的。贷款业务内部程序烦琐,而且万一出错,客户经理要被终身追责,这就无形中给了客户经理很大压力。贷款经营完成率便是行内的指标,所在支行整体完成贷款任务程度是奖励该行客户经理的依据,这样会使一些客户经理滋生懒惰的心理,对于勤勤恳恳的客户经理并不公平,对于贷款业务发展十分不利。

其次,贷款分类制度不健全。第一,国家规定的五级分类法的目的主要是防范贷款风险,进行风险管理,而农村商业银行并没有完全发挥五级分类法的作用,贷款分类情况的分析是贷款管理后期工作的基础。在现实中,贷款分类作用并没有被农村商业银行有机结合,发挥不出原本的作用,农村商业银行不能用贷款分类的结果去引导贷款管理的方向。第二,农村商业银行在做贷款分类时对于模糊的贷款业务并没有细化。贷款种类虽然被分为5种,但是其中大部分都定义得过于中性,只有小部分在定量方面有所规定。例如,关注类贷款的评定标准,虽然它包含的几种情况已经罗列,但标准的细化和量化仍是一个问题,需要一定的制度去规范和细化评定标准。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面对复杂贷款的情况时能以自身拥有的专业能力和实操经验作为法宝,进行正确的分析,否则在贷款分类的判断过程中就会产生误判。同时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也会出现乱分类和违规分类等不好的情况。在“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双轨制下,由于对业务和制度的不熟使得一些员工在贷款分类时出现了心不在焉的情况,没有认真对待,将逾期类贷款错分到关注类贷款中,导致在贷款资产状况中出现了失真问题。

4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出现问题的优化建议

4.1 优化贷款结构

第一,加快零售贷款业务和表外贷款业务是首要任务,贷款综合盈利能力需要借此来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本质业务是零售业务,所以加大零售业务的发展、提高零售业务的总体占比很重要。农村商业银行以完善的风险评估工具和完善的数据库为基础,开展表外贷款业务,优化表外贷款业务处理流程,集中扩大和经营表外贷款。第二,贷款业务蓬勃发展中,大多数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都严重依赖贷款业务的抵押担保体系,因此,迄今为止,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以信用方式来获得融资在乡村乡镇中要鼓励试点。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发信用贷款的方式扩大贷款业务,增加“信用村”“信用镇”和“信用用户”所占的市场份额。在进行贷款计划的安排时要优先考虑农村基础建设贷款的需要、农业贷款向产业化贷款转变的需要以及农户贷款的需要。在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下,开展农户的小额贷款业务,可以由农村商业银行与政府合作,这样就会更好地解决因为贷款流程过于复杂而产生的融资困难的问题,促使农民客户数量的增加。

4.2 提高贷款业务综合效益

4.2.1 积极拓宽业务服务领域

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大多客户与客户经理面对面沟通,长期这样发展会缩小业务范围,所以要根据多元化趋势下的金融需求大力开拓新业务与服务领域。在开发直接业务渠道时,开发人员还需要关注开发商,也就是说间接贷款业务要受到重视,优质客户便会被吸引过来。例如,农村商业银行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对该地大企业、优质企业开发VIP渠道。

4.2.2 加大营销力度

目前金融产品相似度极高的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要坚持市场定位并发挥自身长处进行差异化营销,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一面。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业务发展与客户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业务发展、经营指标、风险防范与管理,研究出更多营销的方式、方法、手段,业务发展才会有良好的走势以及向上冲的劲头。发放广告、前台营销、电话营销这3种营销手段现在最多见,同时也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手段。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发展十分迅速,对现成的科技成果要百分之百运用,开发更多新颖、高效、便利的营销渠道与手段。

4.3 提升贷款资产质量

4.3.1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在发放贷款方面,严控新入贷款、严格执行“准入”政策是农村商业银行现在该做的,申请主体要经过每个业务阶段的严格审查,严格遵守办理业务流程。第二,要重视办理贷款后的风险,提升贷款后的风险管理是提高贷款资产质量的重要环节,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对申请人的经营状况和资金现状进行严格审查,对申请人的后续跟进也要做到严格、及时。在关注类贷款金额每年都有上升的情况下对贷款风险管理要更加严格、更加及时,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提高对关注类贷款的管理频度。对可能的违约因素进行充分的调查、分类和分析,并根据分析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关注类贷款始终保持活性,防止其沦为不良贷款。

4.3.2 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首先,要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必须要把贷款质量考核加入考核制度中,如果出现贷款损失,要立刻查明原因,若是客户经理的原因,客户经理要承担部分经济损失。农村商业银行在设置贷款指标时,分配贷款任务要根据自身情况,不能一味地遵照总行的标准,整个贷款结构的方方面面都应设置贷款任务。完善考核制度后,科学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是很重要的,例如,自身报酬最大化可以用财务激励制度和行业内部持股制度的方式实现,同时会有一些客户经理为了自身利益出现不合理、不合规定的操作,我们要大力制止,把这种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其次,要细化贷款分类制度。农村商业银行在做贷款分类时基本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影响还款的因素。与此同时,要向发展稳定且有上升趋势的银行学习贷款细分标准,让贷款细化标准变得更加合理且適配本行的情况,定量分析贷款质量标准,学习好的经验并建立合理、适配本行的标准。

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深入研究,初步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有了学习,希望能对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希望有机会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创新,为共享经济领域的学术研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雨锡.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

【2】王曌亚.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3】李成青,刘静远,梁少丽,等.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制造业发展研究——基于广东制造业客户市场调查[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9):87-94.

【4】熊伟.局部区域金融风险管控研究初探——以景德镇房地产行业及银行信贷风险管控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4(04):23-27.

【5】张淦,赵永清.新时代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新投向——基于信贷资金行业配置效率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12):87-96.

【6】郭怡洁.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风险及防范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9(03):62+64.

【7】裔晓菁.浅论县级邮政储蓄银行防范信贷操作风险的战略规划[J].时代经贸,2018(32):9-10.

【8】王娜.我国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4):69-70.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机制研究
银行信用担保贷款风险及有效控制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与展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晋商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现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供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