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于PD患者躯干肌电特征、步行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1-11-05张丹丹毛洁萍
张丹丹,毛洁萍
帕金森病(P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D患者的躯干伸肌及屈肌肌电活动均较正常人增多,可引起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异常等运动症状,加之认知障碍、抑郁、失眠、性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影响,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1]。目前临床对于PD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采用药物、康复治疗,仅能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不能阻止疾病进展,因此PD患者的预后较差[2]。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物理疗法,通过微小电流刺激大脑、激活神经元而产生治疗作用,目前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老年性痴呆、P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3]。目前临床对于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PD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步行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方面,但对躯干肌电特征的影响相关研究较少[4]。本研究探讨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PD患者的效果及对躯干肌电特征、步行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5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221例,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111例和对照组110例,纳入标准:(1)PD患者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年版中的标准[5];(2)患者可在不佩戴辅助器械的情况下独立行走;(3)Hoehn&Yahr Scale分期1~2.5期;(4)患者年龄范围53~79岁。排除标准:(1)脑血管疾病;(2)颅内肿瘤及占位病变;(3)痴呆、癫痫、精神病史;(4)心律失常或起搏器植入患者;(5)语言表达或认知能力不足。
试验组患者53~79岁,平均(63.8±6.1)岁;男62例、女49例;治疗前UPDRS评分(38.2±6.8)分;修订Hoehn&Yahr Scale分期(1.7±0.5)期;合并高血压19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5例。对照组患者55~79岁,平均(64.3±6.8)岁;男57例、女53例;治疗前UPDRS评分37.0±6.3分;修订Hoehn&Yahr Scale分期(1.6±0.5)期;合并高血压24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3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的药物治疗措施,口服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规格:每片含左旋多巴200 mg和苄丝肼50 mg,国药准字H10930198),初始剂量为0.5片/次,3次/d。之后每周日服量增加0.5 g/片,直至达到适合该患者的治疗剂量。
试验组同时给予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治疗仪器为美国Soterix Medical公司1300 A型低强度刺激仪。将阳极表面电极置于大脑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的体表投影位置,阴极表面电极置于右侧眼眶上,治疗电流为2 mA,治疗时间2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5 d休息2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评分、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步速、步频、步宽)、行走时躯干肌表面肌电振幅(胸竖脊肌、腰竖脊肌、腹外斜肌、腹直肌)、生存质量评分。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评分主要分为UPDRSⅠ评分(精神、行为和情绪)、UPDRSⅡ评分(日常活动)、UPDRSⅢ评分(医生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检查),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帕金森病症状越严重[6]。
生存质量评价采用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该量表包含了39个测试问题,主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3个方面及运动、日常活动、情感等8个维度进行评价,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在转换成百分制后进行对比,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7]。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意大利BTS Bioengineering公司三维步态分析检测患者的步速、步频和步宽。将反射标记点分别粘贴于双侧肩峰、第7颈椎棘突、双侧髂前上棘、两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双侧大转子、双侧膝外侧髁、双侧腓骨头、双侧外踝、双侧足跟、双侧第五趾骨外侧、双侧大转子与股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双侧腓骨头与外踝连线中点等22个解剖位点。患者在指定轨道上按照平时步速行走,固定在两侧的红外线摄像头捕捉标记点,确定三维坐标位置,运动轨迹即形成分节棍图,分析软件以三维坐标计算相应的参数。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上海EOW-14005型16导联表面肌电图仪检测患者躯干肌电特征。检查室内温度保持20℃~22℃,湿度40%~60%。选取躯干肌中的双侧胸竖脊肌、腰竖脊肌、腹外斜肌及腹直肌等,清洁靶肌表面皮肤,胸段竖脊肌采集点为T9棘突旁开2 cm处;腰段竖脊肌采集点为L3棘突旁开2 cm处;腹外斜肌采集点为肋弓下2 cm处;腹直肌信号采集点为肚脐旁开3 cm、下方2 cm处。于平躺、站立、行走三种不同姿势下测量躯干肌表面肌电振幅,每个姿势肌电采集时间30s/次,重复检测3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及UPDRS总分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及UPDR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及UPD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D患者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PD患者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UPDRSⅠ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111 2.56±0.51 1.60±0.43a对照组 110 2.47±0.48 1.93±0.40a t值 1.351 -5.906 P值 0.178 0.000 UPDRSⅡ治疗前12.44±2.16 11.96±2.20 1.637 0.103 UPDRSⅢ UPDRS总分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8.78±1.84a 23.64±3.76 19.20±2.53a 38.64±4.81 29.58±3.30a 9.58±2.05a 23.27±3.58 20.27±2.84a 37.70±4.77 31.78±4.02a-3.054 0.749 -2.958 1.536 -4.448 0.003 0.455 0.003 0.126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三维步态参数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步速、步频、步宽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步频、步宽结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D患者治疗前后的三维步态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PD患者治疗前后的三维步态参数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步速(m/s)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111 0.86±0.13 0.89±0.12对照组 110 0.87±0.12 0.90±0.14 t值 -0.594 -0.570 P值 0.553 0.569步频(步/min)治疗前66.8±6.8 65.3±7.0 1.616 0.108步宽(m)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73.0±7.3a 0.073±0.016 0.084±0.018a 69.4±6.8a 0.075±0.017 0.079±0.015a 3.793 -0.901 2.242 0.000 0.369 0.026
2.3 两组患者行走状态下躯干肌表面肌电振幅测定值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胸竖脊肌、腰竖脊肌、腹外斜肌、腹直肌表面肌电振幅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胸竖脊肌、腹外斜肌表面肌电振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PD患者行走状态下躯干肌表面肌电振幅测定值比较(μV,±s)
表3 两组PD患者行走状态下躯干肌表面肌电振幅测定值比较(μV,±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胸竖脊肌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111 55.41±8.36 44.76±7.20a对照组 110 57.03±9.12 48.05±8.18a t值 -1.377 -3.175 P值 0.170 0.002腰竖脊肌治疗前64.83±6.11 66.07±7.58-1.339 0.182腹外斜肌 腹直肌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62.04±8.01 57.46±9.06 45.26±6.85a 48.45±9.10 45.33±8.75 64.15±8.85 55.62±8.81 48.93±7.26a 49.31±8.95 47.12±8.90-1.859 1.530 -3.865 -0.708 -1.508 0.064 0.127 0.000 0.480 0.133
2.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Q-39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PDQ-39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PD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PD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111 110 PDQ-39评分 t值 P值治疗前 治疗后47.36±11.05 33.54±8.15 10.573 0.000 45.50±10.67 36.13±8.87 7.096 0.000 1.273 -2.261 0.204 0.025
3 讨论
P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以大脑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黑质、蓝斑核路易小体出现为主要病理改变,PD病变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在出现明显的PD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已丢失超过半数,纹状体发生退行性变[8]。目前临床对本病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以药物、物理治疗等为主。多巴丝肼是目前临床治疗PD的常用药物,由左旋多巴和苄丝肼组成,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体物质,可在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多巴胺,补充内源性多巴胺的不足[9]。苄丝肼是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可抑制脑外组织左旋多巴脱羧反应,减少外周多巴胺过多引起的不良反应[10]。但多巴丝肼的不良反应明显,骤然停药可引起神经安定性恶性反应,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无创性物理疗法,既往在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中应用较多[11]。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使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促进黑质分泌多巴胺,已逐步应用于PD的治疗[12]。乔娜等[13]研究发现,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改善PD早期患者的步行功能,提高行走的稳定性。
本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基础疗法治疗PD患者能有效减轻PD病情,减轻精神、行为和情绪异常,改善日常活动和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生存质量。这是由于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可通过产生微弱的直流电刺激脑组织的目标区域,诱导神经元可塑性、调节皮质功能。背外侧前额皮质是执行功能、注意力的调节区,对步行具有重要影响。刺激背外侧前额皮质可调节前额释放多巴胺,改善躯体空间定位功能、视空间处理能力,从而改善运动功能。
基础研究发现,核心肌在稳定脊柱、骨盆、维持躯体姿态、提高身体控制力、平衡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4]。王美华[15]等研究发现,PD患者平躺时其腹直肌、腰竖脊肌肌电 活动增加、站立时腹外斜肌肌电活动增加、行走时胸竖脊肌和腹外斜肌肌电活动增加,躯干伸肌及屈肌肌电活动均较正常人同时增多,且疾病程度越严重患者躯干肌受累范围越广泛。本研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胸竖脊肌、腰竖脊肌、腹外斜肌、腹直肌表面肌电振幅测定值发现,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基础疗法治疗PD可通过调节躯干肌电活动水平而改善步行功能及运动功能,这是其重要的治疗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基础疗法治疗PD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躯干肌电水平、步行功能及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