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出行之路更顺畅
——访湖北省十堰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高卫东

2021-11-05文图谭跃通讯员熊伟

道路交通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交管局十堰卫东

文图 | 谭跃 通讯员 熊伟

高卫东局长在考场外执勤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与河南西部、陕西南部、重庆东部等3省市交界,自古有“南跨荆襄、北枕商洛、东抚南阳、西掖汉中”之誉,并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近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堰市公安交管部门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力军作用,立足山区城市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创新,拓宽管理思路,在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上狠下功夫,经过持续不断努力,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新进步,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此,本刊专访了十堰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高卫东。

本刊记者:“行车难、停车乱”是现代城市的通病,十堰市是否也面临这些问题,是如何应对的?

高卫东:“行车难、停车乱”的问题在十堰同样存在。作为山区城市,受地理条件制约,十堰市城区道路空间极为有限,交通拥堵时有发生,特别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显得尤为突出。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治堵保畅工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实地查看堵点交通状况,现场研究缓解拥堵办法,并邀请企业和市民代表参加专题座谈会,部署开展治堵保畅综合治理行动。十堰交管局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用“跳出交警看交通”的发展理念,结合城区各个路口、路段实际,提出“微循环、微管理”的“双微”管理思路,先后在背街里巷设置9处单行道,畅通城市“毛细血管”,打通了马家河路、苏州路、黄石路等13条断头路,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因地制宜采取了逆向可变车道、二次放行车道复合利用、导流岛掉头、左转右置、潮汐车道、支路禁左、快出缓进、绿波联动等多种放行方式。通过不断优化交通组织,城市道路通畅率、群众出行满意度大幅提升。

十堰市是一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汽车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飞速增长,城区停车泊位愈发紧张,违法停车现象突出,成为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十堰交管局成立科技小组,依托智能交通系统,研发了“违停语音自动劝离系统”。该系统通过高空摄像头对违停车辆实时检测,自动向车主发送语音提示,车主3分钟内驶离的可不予处罚。违停语音劝离服务由以前的“即拍即罚”向现在“先劝后罚”的人性化执法方式改变,更加惠民利民。自2020年以来,“违停语音自动劝离系统”共提醒车主驶离23.1万人次,有效减少人为交通拥堵1.5万余起。目前,十堰城区400余处重点路段已安装“违停语音自动劝离系统”,日均发送语音提示3400余次,劝离效果明显。禁停路段违法停车数量下降幅度达60%以上,有效减少了因乱停乱放引发的交通拥堵,确保了城区道路交通顺畅有序。

本刊记者:山区城市同平原地区相比,交通安全风险无疑更高。在预防交通事故方面,十堰交管局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高卫东:十堰市共有山区农村公路2.5万公里,临水临崖和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占比大,交通事故风险高。为堵住农村道路安全漏洞,预防交通事故发生,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15亿元资金,在全市农村公路事故多发、环境险峻路段安装钢护栏、防撞墩,设立交通安全警告标志。截至2019年,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9500余公里,山区道路交通安全防护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生命防护工程”成功预防车辆坠崖落水等事故300余起,挽救数百人生命。

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总体目标,十堰交管局主动与治安、禁毒、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各职能部门联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与市卫健委联合确定交通事故救援点,构建“警医合作、警保合作”长效机制,最大程度减少亡人交通事故的发生。

十堰交管局以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重点车辆、重点违法为主攻点,相继开展国省道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大货车摩托车助力车专项整治、秋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会战、货运车辆改拼装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采取“5+2”“白+黑”模式天天查酒驾不放松;组建14支执法小分队下乡进村,加大巡逻管控力度,开展零点、清晨、午间行动,打时间差,错时上路,错峰执勤,加强农村面包车超员、农用车辆违法载人、“黑校车”“黑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保持高压严管态势不放松。今年上半年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56.8万余起,其中,饮酒驾驶1470起、醉酒驾驶436起、无证驾驶1844起,吊销驾驶证959本,消除交通安全源头隐患134起。自2017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2021年至今,全市交通事故亡人数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30.8%,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本刊记者: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是城市交通的顽疾,十堰交管局怎样治理?

高卫东:近年来,十堰交管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探索创建文明交通新思路,紧紧围绕打造“科技路口、美丽路口、智慧路口、暖心路口、文明路口”,开展“路口革命”,通过劝、奖、罚、曝光等方式向不文明交通顽疾宣战。

为治理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十堰交管局组织开展了“敲门行动”,即对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驾驶人,交警到其所在单位实施“敲门”,并实行“五个一律”(一律上门出示证据、一律依法处罚、一律面对面开展一次教育,驾驶人一律上路义务劝导一小时、一律签订一份承诺书)。并在行人通行较多的重点路段安装了自动抓拍设备,对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机动车辆实行自动抓拍,取得显著成效,北京路信访局路段由最初的每天抓拍40多起,下降到了现在的不足10起。

针对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的问题,十堰交管局推出“交罚款、做劝导、集点赞”的“三选一”措施,即对横穿马路、闯红灯的行人,给出罚款10元、义务志愿劝导、发朋友圈“曝光”自己违反交规情况并集齐20个赞等3种教育处罚方式,任选一种便可放行。该措施既达到了教育惩戒目的,又取得了“教育一个人、影响一大片”的效果,社会反响良好。

开展“路口革命”以来,十堰市民文明交通意识明显提升,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发生在斑马线附近的交通事故数下降85%以上、死亡事故下降75%,城市主干道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10.11%。在十堰市“十大创文新变化”网络评选活动中,“人车互让了,斑马线前文明了”位列榜首,机动车主动礼让斑马线逐渐成为十堰市新的“城市名片”。

本刊记者: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十堰市在协同共治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高卫东:十堰市建立了以“两站两员”“所队联责联勤”“路长制”等为重点的“大交管”机制。已建成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服务站共计575个,有劝导员1384人。107个农村派出所全部挂牌成立交警队,238名派出所民警经培训后直接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路检路查、事故预防等工作。招录专职路长2000余人,市政府拨专款为236名乡级路长配备了巡逻摩托车,常态开展道路巡查、安全劝导和违法制止工作。特别是在节假日、雨雪雾冰冻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劝导员、路长全员上路,守路口、盯村口,形成了“两站两员”守点、“生命防护工程”护线、乡村路长巡片的联动共治新格局,加固了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屏障。

十堰交管局提出了“全民交管”的思路,2017年5月1日出台并实施《十堰市城区有奖举报交通违法实施试行办法》,鼓励市民对机动车“加塞”、压越实线、违规掉头等交通违法进行举报,并给予50元至500元奖励。后又结合运行实际进行了2次修改,增加了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违法停车举报。有奖举报实施4年来,“违法举报中心”共收到各类交通违法举报8.1万起,受奖人达4500余人次,兑现奖金131万余元。在“全民交管”行动下,城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2020年,十堰交管局开展了有奖征集“金点子”和“我是好司机”评选活动,共征集交管工作意见建议755条,采纳“金点子”20条,从1300余名报名参选的驾驶人中评选出“好司机”20名,联合十堰电信公司举办了颁奖仪式,对获奖者给予物质奖励,营造了社会共同关注交通安全的浓厚氛围。

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市民文明交通安全意识,今年十堰交管局又联合湖北省亨运集团,历时半年建成了十堰市交通安全宣教中心,并于近日正式启用。该中心占地1000余平方米,共分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宣教室、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区、酒醉驾警示教育区、交通安全知识学习互动区、VR设备模拟体验区,全市广大交通参与者可免费参观、学习、体验。该中心的启用,将助推十堰交通安全宣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交管局十堰卫东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Shiyan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 Manager
祝卫东
第二十一届全国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会议将在湖北十堰举行
公安部交管局提示:关注儿童十大交通安全关键细节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堵住漏洞 管住客车 防住雨天 稳住农村 部交管局部署各地严查交通违法行为 遏制较大事故频发势头
“路怒症”引发肇事逐年上升
Long-term efficacy analysis of minimal incision osteotomy for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