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低产田类型及改良利用技术

2021-11-05郝燕爽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障碍因素养分灌溉

郝燕爽 孙 伟

(平乡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平乡 054500)

平乡县耕地面积41.6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面积达24.7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9.3%。提高中低产田单产水平,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关键所在。中低产田区土壤类型有沙土、沙壤、轻壤等。根据其土壤特点和改良措施,邢台市的中低产田可分为灌溉改良型、瘠薄培肥型和盐碱地型、障碍层次型4个类型。

1 中低产田的现状 成因及特点

中低产田是受某种自然障碍因素的影响导致作物产量较低的农田。一般讲,土层浅薄、土壤养分贫瘠、土壤蓄水能力差是其基本特征。

1.1 中低产田的划分的标准。河北省标准:亩产量在200 kg以下的为低产田,亩产量200~400 kg的为中产田。平乡县标准:平乡县土壤类型复杂,地力水平不一,按照河北省标准,低产田主要分布在丘陵旱地;高产田分布在山区和平原区;中产田面积较大,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

1.2 平乡县中低产田的成因和特点

1.2.1 中低产田主要特点。一是土壤瘠薄,肥力低,对作物选择性强;二是井灌能力差,保水保肥性能弱,受干旱威胁严重,土壤利用限制较大。

1.2.2 平乡县中低产田成因。主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旱、涝、粘、盐、薄等几种不利因素,阻碍着平乡县农业的迅速发展。①水分因素。降水量少,全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地表水量不断减少,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且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灌溉成本高,灌溉用水浪费严重。②养分因素。土地瘠薄、肥力低,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少,土壤保水保肥力差,磷的含量低等是主要成因。

1.3 平乡县的中低产田主要类型。①干旱缺水型,即水利条件差,不能浇水或基本不能浇水的旱作耕地;②土壤瘠薄型,即土壤理化性状不良,土壤肥力不高,粮食作物亩产处于中低水平的地块。

2 中低产田改造的意义

平乡县是传统农业县,地形复杂多样、土壤垦殖率高,粮棉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缺乏,限制了粮食总产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对中低产田进行改良利用,不但是解决当前粮经作物矛盾、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技术

根据平乡县中低产田的特点,中低产田改良主要分为灌溉改良型、瘠薄培肥型、盐碱耕地型3个类型。其中灌溉改良型19.16万亩,瘠薄培肥型8.14万亩,盐碱耕地型10.7万亩。

3.1 灌溉改良型

3.1.1 面积与分布。平乡县灌溉改良型中低产田19.16万亩,灌溉改良型是平乡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区,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5.3%。

3.1.2 主要障碍因素及存在问题。①土壤养分失衡:该区以沙土、沙壤、轻壤为主,土壤质地适中,通透性较好,易耕作,土壤肥力相对较低。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和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有机肥施用量较少,导致土壤养分失衡。②水利灌溉设施不配套,灌溉水资源不足:干旱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平乡县大部分地区有水利设施,但灌溉保证率却很低,究其原因,平乡县地下淡水资源缺乏,随着平乡县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机井水位逐年下降,井越打越深,地下水超采严重,为农业灌溉带来困难。整体上水资源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另外,渠系渗漏损失大,缺乏防渗漏设备;部分耕地耕作粗放,高低不平,造成水的浪费。

3.1.3 改良利用措施。①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在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改造中低产田的重点,首先是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健全排灌系统,完善输水、配水、灌水和排水设施,做到能蓄能排,提高灌排效益;②平整、深耕土地,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增加雨水向深层土壤的渗透,既有利于稳定水土,也便于耕作管理;③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是确保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④增加防护林网面积,调节农田环境,改善土壤水热状况;⑤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使用地膜覆盖,既可降低土壤水分损失,提高地温;又可促使下层水分向表层集结,提高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据试验,地膜覆盖种植棉花,表层土壤含水量可提高2%~4%。

3.2 瘠薄培肥型

3.2.1 面积与分布。平乡县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8.14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9.2%。

3.2.2 主要障碍因素及存在问题。该区表层土壤质地大部分是沙壤和沙土,土壤瘠薄、肥力不足。作为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的作物秸秆,被当做柴烧而不能粉碎还田;农田水利设施缺乏,旱涝威胁严重;土壤养分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差;耕作制度不合理,部分地块管理粗放,土壤利用限制较大,对作物选择性强。

3.2.3 改良利用措施。①科学施肥。针对瘠薄型低产田养分含量低、投入不足的状况,一要大力推广磷肥施用技术,增加磷肥施用量,协调氮、磷施用比例,改变偏重氮肥的状况,实行配方施肥;二要推广小麦、玉米、棉花施用锌、锰肥技术,以及各类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三要因地制宜施用钾肥,中低产田土壤施钾量应控制在75~225 kg/hm2。四要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大力提倡秸秆还田,适当增施有机肥,精耕细作,以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培肥地力;②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③种植耐旱耐瘠薄作物,选择节水抗旱品种;④因地制宜,适当逐年加深耕作层,打破犁底层,促进根部向深层吸收水分,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以利作物根系发育。

3.3 盐碱耕地型

3.3.1 面积与分布。该区位于平乡县东南部,主要包括田付村乡、河古庙镇等的大部分和寻召乡的小部分村庄,土壤面积10.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25.3%。

3.3.2 主要障碍因素及存在问题。盐碱耕地型区域以轻壤土为主,其次是沙壤,这种类型土壤特点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地下水埋藏深,土壤瘠薄,通透性差,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并且极易遭受干旱影响。

3.3.3 改良利用措施。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提高灌溉能力。增施有机肥,种植保肥作物。

猜你喜欢

障碍因素养分灌溉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