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11-04秦晓平张静
秦晓平 张静
肺癌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属于呼吸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据统计,肺癌的发生概率以及死亡率是所有的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极大程度上威胁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临床治疗中,如果患者治疗失败,则会导致患者出现脑转移,进而使患者出现死亡。肺癌脑转移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有关统计表明[1]: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患者已经发生脑转移,同时,小细胞肺癌死亡患者通过尸检,其脑转移的发生概率高达80%。肺癌脑转移患者于临床中只能通过放化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生存质量可以有效提高。但是,通过临床试验表明[2],通过全脑放疗治疗患者,患者因为受到照射剂的量的限制,进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多数化疗药物没有办法通过血脑屏障,且的大多数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就显著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近些年一些,肿瘤药物的研究逐渐深入,靶向药物能够直接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病灶,进而使肿瘤细胞死亡,可以补足放化疗的缺陷,肺癌脑转移患者通过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可以给患者提供治疗方案[3]。本次研究,作者以本院于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展开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肺癌脑转移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5~76 岁,平均年龄为(52.31±7.90)岁,男19 例,女11 例,病灶转移时间为20~56 d,平均转移时间为(44.53±8.18)d,对照组患者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为(51.86±7.39)岁,男18 例,女12 例,病灶转移时间18~58 d,平均转移时间为(45.03±9.0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于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①通过病理学组织活检确诊为肺癌脑转移;②在同意书上签字患者;③治疗依从性高患者。排除标准:①自愿接受放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②心、肝等其中严重功能障碍患者;③脑转移放化疗史患者;④放化疗禁忌症患者;⑤药物过敏史患者;⑥不在同意书上签字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全脑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为治疗基础,通过靶向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放化疗治疗方法:使用X 线6 mV等中心水平对穿照射靶区,照射剂量为40 Gy/f,每周5f,连续治疗1 个月。然后给予患者全身化疗,第1 天,给予患者150 mg/m2的紫杉醇(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214),500 mg/m2的爱宁大(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0485),第1~3 天给予患者25 mg/m2的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358),1 个月为1 个化疗疗程。靶向药物治疗方法:服用盐酸埃克替尼(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61),125 mg/次,3 次/d,持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脱发、肝功能损伤、皮疹)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病灶基本消失,且至少消失1 个月;有效:临床病灶体积减小,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是加重;无效:临床病灶的体积没有缩小,甚至增加。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1/30)低于对照组的30.0%(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些年来,由于工业迅速发展,人们工作压力增加,空气污染严重,吸烟比例升高,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据有关统计:肺癌目前已经成为男性第一恶性肿瘤,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4]。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确诊后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肺癌患者的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属于不典型症状,全身表现为:消瘦、食欲不振、乏力、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患者出现肺癌后,会产生较多并发症,对治疗效果产生明显影响,主要发病人群为中年具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慢性呼吸道疾病人群等。根据有关文献表明[5]:脑转移瘤患者不经过有效的治疗,中位生存期只有1 个月作用,临床中,通过全脑放疗治疗后,其生存期大概也只有4~5 个月,通过精准放疗,可以得到更好的疗效,而生存期也只有12 个月左右。现代医学中,肺癌脑转移患者在治疗方面也起到了较大的进展,放疗逐渐成为肺癌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肺癌患者出现没有原因的头疼、呕吐、视觉障碍等情况,此类患者就有肺癌脑转移的倾向。常见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基础肺癌一般为小细胞肺癌以及腺癌。另外,近些年来,肺癌患者通过脑CT 检查,就会发现脑转移患者一般都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肺癌脑转移的发生是因为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肺癌细胞进入到血液流动以及淋巴转移过程中,进而转移到患者的脑部,最终发展为肿瘤[6]。出现脑转移之后,患者会发生偏深感觉障碍、颅内压升高以及共济失调等情况,脑转移的主要发病位置一般和病灶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组织体积相关。肺癌脑转移患者发生头痛,其疼痛剧烈,患者常会在睡眠中因疼痛而苏醒,起床后,头痛缓解;出现呕吐,因为患者的颅内压明显升高,导致其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强烈刺激,进而引发呕吐;出现视力障碍,因为患者的颅内压升高,导致患者的眼球静脉血回流不顺畅,进而引发瘀血水肿,会对患者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产生损伤,进而影响患者的视力;出现精神异常情况,因为患者的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会使额叶产生损伤,进而引发兴奋性、忧郁性以及虚构性等精神异常情况[7]。目前临床中,肺癌脑转移患者一般会通过全脑放疗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放疗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以得到一定的延长,且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有关研究表明[8]:照射剂量为20~30 Gy,血脑屏障的开放通透性为最大,可以将肿瘤细胞有效杀死,而放疗的照射剂量会影响治疗效果,且也具有毒害性,会威胁正常的脑组织,而想要保护正常脑组织,则需要减少照射量,而肿瘤的局部放射剂量并不能够将肿瘤完全杀死,所以局部治疗具有较高的失败率。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一个明确的病灶进而设计药物,可以准确进入肿瘤病灶中,并将其杀死。盐酸埃克替尼属于一种小分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EGFR 自身磷酸化,进而使传导受到阻滞,通过对肿瘤表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受体上的络氨酸激酶的活性进行抑制,进而降低肿瘤细胞的增值效率,从而得到有效的靶向治疗效果[9]。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不良反应发生率3.3%(1/30)低于对照组的30.0%(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靶向治疗和放化疗进行联合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因为过多的照射剂量,损伤脑组织,也不会因为过少的照射剂量,影响治疗效果。杜国威等[10]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4.44%,和本次研究结果大致相符,说明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指导性。
综上所述,肺癌脑转移患者通过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疗法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