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对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患者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1-11-04朱姝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8期
关键词:性生活盆底肌瘤

朱姝

针对不需要保留子宫的良性疾病,例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为保障临床疗效可给予子宫切除术,据相关数据显示[1],我国每年约1 百万余女性接受子宫切除术,但术中是否保留宫颈开展次全切子宫方案临床仍存在较大的争议。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大众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渐提升,患者不但关注病灶的消除,还会关注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保障[2]。为此,本文就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对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患者性生活质量与盆底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5 年7 月~2018 年7 月收治的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患者86 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切组与次全切组,各43 例。全切组年龄41~50 岁,平均年龄(45.41±2.41)岁;其中子宫肌瘤22 例、子宫腺肌瘤14 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 例。次全切组年龄40~49 岁,平均年龄(45.37±2.38)岁;其中子宫肌瘤23 例、子宫腺肌瘤13 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对本实验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经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确定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③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①伴有阴道、膀胱直肠脱垂的患者;②合并血液性、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③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④伴有认知障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实验患者。

1.3 方法

1.3.1 全切组 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取人字形体位,头低臀高20~30°,脐轮上作皮下横切口(10 mm),充气后置入腹腔镜探查子宫体积、活动度与宫颈状况,另于下腹两侧行第2、3 及第4 穿刺点(左2,右1 个穿刺点)插入手术器械,在腹腔镜下对子宫圆韧带和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峡部进行双极电凝及剪断,超声刀分离子宫旁疏松组织,依次将子宫血管和主、骶韧带切断,使用单级电勾切开阴道穹窿,取出子宫后对阴道残端进行连续性缝合。

1.3.2 次全切组 接受子宫次全切术治疗,取人字形体位,头低臀高20~30°,脐轮上作皮下横切口(10 mm),充气后置入腹腔镜探查子宫体积、活动度与宫颈状况,另于下腹两侧行第2、3 及第4 穿刺点(左2,右1 个穿刺点)插入手术器械,在腹腔镜下电凝双侧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分别剪断。暴露子宫动静脉,经宫底放入套扎线圈至宫颈上,取出举宫器后抽紧宫颈上的套扎线,用单级电勾切除子宫体后取出,适度电凝宫颈残端及游离的子宫血管。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性生活质量,使用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3]进行评定,包含疼痛、润滑度、性唤起、性欲望、性高潮、满意度等6 个方面,总分36 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②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包括阴道脱垂、膀胱和直肠膨出、压力性尿失禁。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比较 术前,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6 个月、1 年,次全切组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明显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次全切组比较,aP<0.05

2.2 两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情况比较 次全切组阴道脱垂、膀胱和直肠膨出、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33%、0、4.65%,均显著低于全切组的13.95%、9.3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子宫良性疾病的发生与女性日常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婚姻史有关,现如今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良性疾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盆底结构相对复杂,子宫切除术极易对盆底血管、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4]。

3.1 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全子宫切除术在宫颈切除时将子宫骶韧带与主韧带切断,手术操作过程中会导致筋膜、结缔组织、韧带等盆底支持结构造成影响;同时,在治疗中需将膀胱直肠下推,对膀胱直肠神经造成影响,改变盆底肌结构与生理状态。与子宫次全切除术相比,该方式对盆底两个水平面造成破坏,为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率显著提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次全切组阴道脱垂、膀胱和直肠膨出、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33%、0、4.65%,均显著低于全切组的13.95%、9.3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对女性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个月、6 个月、1 年,次全切组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明显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因宫颈维持了阴道正常解剖结构,而阴道润滑主要源自宫颈,为此有效提升了性生活质量。此外,具体实行全子宫切除术或是次全子宫切术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人群还需向其宣教疾病相关知识,缓解其心理负担,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针对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患者,子宫次全切术较全切术更能提升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保障术后盆底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性生活盆底肌瘤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性爱和谐有秘诀
性生活有“ 八 忌 ”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