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疗效的影响评价
2021-11-04丁华杰
丁华杰
尿毒症是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症状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患上肾病后肾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随着肾功能的逐渐丧失,将会引发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症状,而这些症状组成的综合征即为慢性肾衰竭,当慢性肾衰竭发展至终末阶段即为尿毒症,换言之,尿毒症是一种病因复杂、可引发多种并发症的症状总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临床需要为尿毒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1]。维持性血液透析正是临床治疗尿毒症患者并维持其生命最主要的手段,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正常进行的“关键点”,动静脉内瘘是最常见的血管通路类型,但在不同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也有明显不同,因此临床需要为患者谨慎选择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位置。本文抽选2019 年1~12 月期间收治的60 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为其在鼻烟窝部位或上臂肱动脉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试对比在这两处位置建立动静脉内瘘对患者血液透析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9 年1~12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以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研究组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61~71 岁,平均年龄(66.89±4.29)岁;原发病:高血压肾病12 例,糖尿病肾病10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8 例。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62~70 岁,平均年龄(66.82±4.34)岁;原发病:高血压肾病11 例,糖尿病肾病12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7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全国肾病会议制定的尿毒症诊断标准,血肌酐>707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2];②均可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身体耐受状况良好,无动静脉内瘘禁忌证;③近期无其他治疗史;④非过敏性体质;⑤研究内容患者已知晓,知情同意书已签署,且本研究未违反医学伦理道德。
1.2.2 排除标准 ①心、脑、肝、肺等脏器功能不全;②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血管畸形、恶性肿瘤、急性感染、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等疾病[3];③临床资料不全;④因精神障碍、依从性差等原因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方法 术前两组均做好检查工作,通过Allen 试验观察待建立血管通路的静脉是否充盈状况良好,排除狭窄、闭塞、存在血管、发生异常变异的血管,选择血流通畅、血流量大的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
1.3.1 研究组在鼻烟窝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 选择腕前鼻烟窝处建立血管通路,先给予常规消毒与麻醉,随后在此处取一长度15 mm 的纵向切口,找到头静脉、桡动脉所在处给予分离处理,并于头静脉的远端进行结扎,于近端切断。随后给予适量肝素盐水冲洗,在显微镜下对动脉近心端进行剥离与修剪并吻合血管。确保吻合成功后,将切口缝合。
1.3.2 对照组在上臂肱动脉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 选择与肘横纹距离20 mm 的上方位置建立血管通路,先给予常规消毒与麻醉,随后在此处取一长度40 mm 左右的横向切口,找到头静脉、贵要静脉、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所在处,分离并于静脉远端结扎、于近端切断。以适量肝素盐水冲洗,在显微镜下对动脉近心端进行剥离与修剪,并吻合血管。确保吻合成功后,将切口缝合。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管通路1 年内畅通率、并发症(假性动脉瘤、血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发生率、内瘘血流量、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其中内瘘血流量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内瘘血流量对比 两组的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内瘘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内瘘血流量对比()
表1 两组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内瘘血流量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血管通路1 年内畅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的血管通路1 年内畅通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53.33%,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管通路1 年内畅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如果说血液透析可以延长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那么良好的血管通路便能延长血液透析的进行时间,动静脉内瘘操作简单、易于使用、成本低、应用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使用最广泛的血管通路类型[4,5]。但是,老年患者本身因为身体衰老而存在血管老化、血流量较少的情况,若是为其选择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位置不对,将会显著影响到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6]。本文中研究组患者选择的动静脉内瘘建立位置为鼻烟窝,对照组患者选择的动静脉内瘘建立位置为上臂肱动脉,并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的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内瘘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管通路1 年内畅通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53.33%,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鼻烟窝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或在上臂肱动脉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都具有较早的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二者在血流量上并没有明显不同;但是在鼻烟窝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更不容易发生并发症,血管通路更不容易堵塞。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主要是:①在鼻烟窝处建立内瘘所取的切口长度较短,且头静脉、桡静脉之间的距离比较短,有利于血管的吻合;②处于上肢末梢的手术部位可以是内瘘在静脉脉化后获得更大的穿刺单位和更高的血流量;③与其他部位相比,在鼻烟窝处建立动静脉内瘘不会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且外观更好;④动静脉内瘘可以更长时间使用,即便血管闭塞,也可以在其他部位重建动静脉内瘘;⑤位置在肢体远端,不会给心功能带来明显影响[7]。与邱阚等[8]研究结果相近,可见本研究结果客观真实。
综上所述,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在鼻烟窝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其可以取得良好内瘘血流量、内瘘成熟时间以及开始应用时间,并且内瘘不通畅或并发症也较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