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与MRI 在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死中的应用
2021-11-04盛丹
盛丹
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有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脑梗死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患者逐年年轻化[1]。在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后发现,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其主要发病原因是脑组织出现了局部的缺血缺氧,导致脑供血不足所致。由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以CT、MRI 为主,本次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效果,详细的探讨了其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2 月在本院接受诊断及治疗的60 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②行CT 及MRI 检查诊断;③行手术治疗;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②合并严重的病毒感染;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中男38 例,女22 例;年龄55~78 岁,平均年龄(64.13±7.22)岁。
1.2 方法 60 例患者均行CT 诊断和MRI 诊断。
1.2.1 CT 诊断 采用本院PHILIPS 68 层螺旋CT 诊断仪,将扫描管电压及管电流分别调整为150 kV 和130 mA,将扫描层厚和螺距均调整为5 mm,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轴位断层模式对患者头颅部位进行平扫,待患者进入到仪器内以后,将扫描基线设置为听眶线,对患者的头颅部位进行详细的扫描,将扫描信息上传至后台计算机处理系统,显像成片。
1.2.2 MRI 诊断 采用本院HITACHIMR P7000 核磁振成像系统及配套的8 通道头颅线圈,先对患者的头颅进行轴位进行扫描,将扫描层厚、FOV 参数以及扫描层距分别设置为5 mm、230 mm 和1.5 mm,T1WI 扫描序列TR/TE=500 ms/7.8 ms,将扫描矩阵调整为256×256,采集2 次图像信息,将flip 角度调整为90°;T2WI 扫描序列TR/TE=4000 ms/7 ms,将扫描矩阵调整为448×336,采集4 次图像信息;然后进行FLAIR 序列扫描,TR/TE=900 ms/2500 ms,将扫描矩阵调整为256×256,采集1 次图像信息,将flip 角度调整为150°;DWI 成像时,TR/TE=2900 ms/84 ms,将扫描矩阵调整为128×128,采集2 次图像信息,将b 值分别调整为0、100 和500 行扫描图像重建。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不同类型脑梗死的检出率、不同时间的检出率、检查指标以及检出部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对不同类型脑梗死的检出率比较MRI 诊断对不同类型脑梗死的检出率高于CT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对不同类型脑梗死的检出率比较[n(%),n=60]
2.2 两种诊断方式不同时间的检出率比较 脑梗死发生>24 h 时,CT 与MRI 诊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发生<12 h 及12~24 h 时,MRI 诊断检出率均高于CT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式不同时间的检出率比较[n(%),n=60]
2.3 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指标比较 MRI 诊断检查时间短于CT 诊断,病灶数量多于CT 诊断,病灶大小小于CT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指标比较(,n=60)
表3 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指标比较(,n=60)
注:与CT 诊断比较,aP<0.05
2.4 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部位情况比较 CT 诊断、MRI 诊断在小脑、脑室旁、颞叶等部位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诊断在丘脑、基底节、顶叶、额叶等部位检出率均高于CT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部位情况比较[n(%),n=60]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增多的趋势。脑梗死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危险性较高,引发较多的并发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有研究人员认为,患者发病的时间越长,危险性也就越高,因为发病的时间越长,其脑组织受损也就程度越严重,临床治疗难度越高[2]。由于发病后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受损严重,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接受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对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溶栓治疗为主,并且有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发病初期对其尽早进行溶栓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也就越好,但是这需要建立在精确的诊断基础上进行[3]。加强对脑梗死疾病的临床诊断,寻求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尽早明确病情,才能尽快的控制病情的发展,从而减轻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在治疗前,通过有效的诊断方式明确脑梗死部位、病灶大小、脑组织受损的程度,能够为溶栓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升级,MRI 和CT 诊断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
CT 诊断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患者脑肿胀、脑缺血、脑出血的情况,其主要是采用X 射线数对患者的头颅部位进行一定厚度层面的扫描检查,然后通过探测器接收到X 线信号,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所接收到的X 线信号进行处理,进一步得出检测图像。由于不同的人体组织其在X 射线吸收值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如果病灶对X 射线的吸收值高于正常脑组织对X 射线的吸收值时,CT 图像会显示为高密度阴影,相反,如果病灶对X 射线的吸收值低于正常脑组织对X 射线的吸收值时,CT 图像会显示为低密度阴影,如果脑部出现出血症状,CT 图像可以显示为出血区高密度影,但是如果脑部组织出现梗死,则CT 图像会表现为梗死部位血供区低密度影[4]。因此也可以认为,CT 诊断极易受到成像原理的影响,尤其对额叶部位病变的检测,极易受到伪影的影响导致检测准确率降低。并且我们在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法后发现,CT 扫描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任何形式的损伤,扫描操作比较简便,对机体组织的敏感性比较高,特异性比较强,并且费用较低。但是如果患者病灶内存在水肿症状,此时采用CT 诊断,由于受到水肿因素的影响,所显示出的图像清晰率比较低,诊断结果不够理想。
MRI 诊断则主要是进入脑细胞核的氢元素以及脑细胞共振成像,从而将脑细胞的活动情况进行反映的一种诊断方式,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生脑梗死后的1~2 h 内行 MRI 诊断就可以清楚的发现病变情况。在应用中,CT 诊断结果极易受到人体骨性结构的影响,从而很难将丘脑、基底节、顶叶、额叶等部位的病变情况完全显示出来,但是MRI 诊断则不同,其并不会受到人体骨性结构的影响,诊断结果较为准确[5]。由于MRI 是通过对大脑中含水量变化的情况从而对病灶情况进行诊断,尤其是对于早期脑梗死患者,采用MRI诊断,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出细胞毒性水肿的情况,此种检查方式也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任何形式的创伤,对患者机体造成的辐射比较小,图像分辨率较高,但是与CT 诊断相比较而言,MRI 诊断费用比较高。尤其是体积<5 mm 的病灶,采用MRI 诊断,就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 诊断对不同类型脑梗死的检出率高于CT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发生<12 h 及12~24 h 时,MRI 诊断检出率均高于CT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诊断检查时间短于CT 诊断,病灶数量多于CT 诊断,病灶大小小于CT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诊断在丘脑、基底节、顶叶、额叶等部位检出率均高于CT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MRI 诊断对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较高,尤其在发病早期,应用价值更高,能够将各部位的病变情况真实的显示出来。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与CT 诊断相比较,MRI 的诊断效率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治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指导依据,建议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