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演进脉络与热点分析
2021-11-04吴远征张智光
吴远征,张智光
(1.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9;2.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我国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观[1]。201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60.6%,“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已经转向城市。城市作为第二、第三产业的空间载体和居民高度密集区,实现“碳中和”的压力巨大,进一步深化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建设变得更为迫切。资源的有限性及发展的无限性要求城市建设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协同的道路[2]。因此,寻求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研究中亟须探索的课题[3]。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虽然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对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的成果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了定性梳理,也有部分学者采用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我国生态城市研究成果进行了量化分析[4-7],但总体而言,我国生态城市的研究侧重于对城市局部的微观层次研究,缺乏宏观角度的系统研究和整体把握,也缺乏系统性、可量化的综述类研究成果,且在文献的研究样本来源、研究时间跨度、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创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8年国家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生态城市研究与建设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本文借助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知识图谱,描绘文献信息的整体结构,可视化生态城市研究的演进脉络,明确我国生态城市领域的前沿热点,以期为我国生态城市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者们对海量文献数据进行理论增长趋势测定、研究热点转换和范式转换等提供了多样的信息可视化分析工具,如汤姆森数据分析软件(TDA)、研究者社会网络搜索与挖掘系统(ArnetMiner)、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等。其中,CiteSpace软件融合了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能较精准地表述学科、研究领域、研究者之间的关系,便于预测和分析学科研究前沿的演变趋势及不同研究前沿之间的内部联系等,因此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生态城市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本文利用CNKI数据库自带的高级筛选功能对“期刊”文献进行选择,篇名设置为“生态+城市”,发表时间设定为1998—2018年,来源类别选择“CSSCI”和“CSCD”,同时排除部分介绍类及广告类的不适用文献,检索出适用文献记录2 322条。检索结果以CiteSpace所需格式保存,对被引文献和引文进行相应数据挖掘和计量分析,提炼出生态城市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生态城市研究文献的统计概况
(一)发文年度分析
1998—2018年,有关生态城市研究的文献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图1)。1998—2008年,生态城市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数量增长较为平缓,研究层次不断深入,研究内容侧重于产业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8]以及城市生态补偿能力的测度[9]等方面。2009年,相关文献数量显著增加,与2008年相比,相关文献数量接近翻倍,俞孔坚等发表的《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的被引量超500次,下载量近9 000次[10],生态城市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后,每年的文献数量始终保持在1 000篇之上,且文献质量较前期有了较大提升,这与我国城市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表明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顺应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图1 生态城市研究年度发文数量变化情况
(二)学科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危及城市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建设过程中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重要性[11]。学者们在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基本涵盖了生态城市研究与建设中涉及的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基础设施和自然生态等若干系统,且不同部分相互联系又相辅相成。
目前,跨学科研究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许多重要研究突破、知识创新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离不开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从图2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研究的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建筑科学与工程等三大领域,在社会统计、工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科学等领域也开展了广泛研究,同时,文献研究越来越兼顾与相邻学科如农业、科技及经济等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12-13],呈现出多视角、多层次、多学科的研究趋势。
图2 生态城市研究的学科分类
(三)发文期刊分析
为了解生态城市研究的主流期刊,对发文期刊按照发表文献数量进行排序,前10位的期刊及载文量如图3所示。《城市发展研究》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刊载最多,体现了其对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研究的关注。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普遍是生态、环境、资源类权威或核心期刊,其“中国知网复合影响因子(2018版)”的均值为2.508 7,说明有关生态城市研究的文献质量较高。
图3 载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及载文量统计
(四)核心作者分析
根据本文统计,统计期内发文数最多的作者共发文34篇,那么根据公式计算出核心作者至少发表的论文数mp为4.37,按照取整原则,即发表4篇或4篇以上论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根据此原则,笔者利用CiteSpace得到生态城市研究核心作者分布(表1)。从表1可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的发文量最多,他多年来在城镇化战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城市规划和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他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研究的论文下载量和被引量都较多[15-16]。此外,该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分布相对集中,且传统学科实力较强的机构对生态城市研究较为关注。例如: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作为我国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社会力量,对生态城市进行了大量研究,刘琰、谢鹏飞、李海龙等核心作者都隶属于该研究会;南京大学也是城市生态研究的中坚力量,左玉辉、朱晓东、马道明、李杨帆对生态城市专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进一步分析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后发现,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与学科机构分布高度相关。以仇保兴、沈清基、赵国杰、左玉辉等学者为核心构成了生态城市研究的核心作者群,这个群体发文数量最多、学术质量较高,引领生态城市研究不断发展并有所创新。
表1 核心作者分布
三、生态城市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
(一)生态城市研究的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的变化能够较为直观地表现出每个时段内生态城市研究的主题、视角、方法及其变化过程,而关键词作为研究主题及热点的准确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为科学地展现出研究的变化及内在关联。本文通过绘制生态城市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图4)分析各时段生态城市研究的状况。为更简洁地对图4展示的突出节点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列表的方式整理出2009—2018年排名靠前的高频关键词(表2)。
表2 2009—2018年生态城市研究高频关键词(前10)
图4 生态城市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尽管专家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对生态城市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研究热点却较为集中(1)因为在文献选择时本文设置关键词为生态城市,所以“生态城市”本身不作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是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生态城市研究的重点领域。“低碳生态城市”的关键词频次达33次,且在2010—2016年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其一直是生态城市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热度将进一步提升。有学者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研究从内涵、基本特征入手[17],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历史和当前的资源环境形势,从自然生态、经济低碳、社会幸福、生态宜居等方面设计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型[18-19],编制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以指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20];有学者将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全方位、全要素地应用于低碳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框架设计,以保证未来我国低碳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地发展[21]。
2. 指标体系。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不同“指标体系”内容的研究体现了学者对生态城市建设关注点的不同。表2所列高频关键词中,“指标体系”的频次为28次,结合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内容(表3)可以看出,相关文献的被引数量也较多。从研究内容来看,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从资源(土地、能源和水)[20,22]、环境(空气、碳汇、污染物、绿化等)[23-25]、经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环保投入等)[26-28]、社会(宜居生活、绿色交通、发展潜力等)[18,29]等方面分别选取代表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但通过文献分析也可以看出,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指标的选取主观性较强,主要通过对文献汇总和常见指标进行梳理选取指标,而缺乏指标的筛选过程,且对于指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关联度缺乏分析;其二,目标定位过于宽泛,研究过于追求覆盖面的广博,导致指标过多且操作烦琐,部分指标完全脱离了对生态城市的考核[27];其三,评价指标的考核更侧重对生态城市的测度,缺乏对管理、反馈环节的测量及对提升对策关联性的测度,指标的测度与对策的提升脱节。
表3 高频词“指标体系”研究内容及文献被引情况(被引排名居前的部分文献)
此外,生态文明关键词出现了26次、可持续发展出现了22次、生态城市建设出现了16次,且这些关键词节点间有着复杂而紧密的连线,这使它们形成了一个关键词聚类,展现出生态城市研究的热点。
(二)生态城市研究的演进脉络
与单纯研究高频关键词相比,高频关键词的变化即突现度分析更能展示生态城市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变化[30]。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自带的突现词检测功能得到生态城市研究的高频突现词图谱(图5),借此分析生态城市研究的演进脉络。
图5 生态城市研究的高频突现词时序图
根据突现词时序图整理出生态城市研究的突现词信息表(表4)。通过突现度和时间跨度分析可以发现,1998年以来生态城市研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阶段研究特色鲜明,主题相对集中。
表4 生态城市研究突现词信息表
1.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在研究初期,生态城市建设这一观点刚被提出,产生了大量具有创新性的突现词,突现度较高。特别是2000年左右,“生态城市”一词的突现度达3.63,排在突现词列表的前列,这与当时我国出现的特大洪水自然灾害有关,全国上下从理论研究到建设实践对生态问题均高度重视。如何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时必须要重视的现实问题,理论研究也亟须深化,以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要求。另外,早期研究相对更聚焦于生态城市建设本身,就生态论生态,研究的内涵、范围及扩展程度相对较窄,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经济与城市生态系统。2005—2008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态经济”“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建设”等方面,侧重于宏观角度的研究。这一时期,国家对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更加重视,意识到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最终也会导致资源环境的恶化。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只有经济发展良好,生态城市建设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而这也是生态城市研究与建设的重点。
3. 低碳、城市化和城镇化。2010—2014年,生态城市研究领域出现了三个突现度较高的关键词:“低碳”“城市化”和“城镇化。其中,“低碳”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进而凝聚成该时期的研究前沿。生态城市的低碳化不仅关注低碳发展的能源规划与控制、低碳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更关注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城市化”还是“城镇化”成为摆在我国城市发展面前的两条路。城市化倾向于构建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体系,这必然会造成人口的高度集中,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因此,部分大城市通过限制人口规模来实现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更加关注调节各类城市的人口规模,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4. 新型城镇化和低碳生态城市。2014年之后,“新型城镇化”和“低碳生态城市”成为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新型城镇化”突现度为5.39,排在第一位。2014年,我国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并于同年底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围绕“新型城镇化”进行“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研究的重点[31]。作为“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复合概念,“低碳生态城市”也逐渐受到关注。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负担”变成了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但对此的理论研究居多,实践及试点城市案例分析较少,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新城区建设数量更少。特别是部分地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存在“名实不符”、盲投盲建、重投资轻效益等问题,且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国家通用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缺失[32]。这些问题都亟待深入研究。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生态城市建设的地位愈加重要,研究呈现明显的多学科交叉态势。有关生态城市的研究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略有下降。随着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生态城市建设的地位更加重要。生态城市研究呈现出工业、农业、环境、经济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态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基础设施和自然生态等方面研究不断深入。
2.生态城市研究的文献数量和论文质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发文刊多分布在城市规划、城市地理等领域;核心作者分布相对集中,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与学科机构分布高度相关,产生了以核心作者为中心的研究团队,且团队发文数量较多、学术质量较高,引领生态城市建设演进不断发展并有所创新。
3.从研究热点来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方向,既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生态城市研究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如理论研究居多、实践及试点城市案例较少、低碳生态新城区建设数量不多等。
(二)研究展望
未来,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地位将愈加重要。结合前文对突现词的研究,本文认为生态城市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
1.加强生态城市领域的基础研究。生态城市建设既需要技术的不断进步,又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才有可能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但由于存在“杰文斯悖论”[33],单靠技术创新可能很难解决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要对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组织模式、管理机制等进行系统研究,对生态城市的系统属性和建设要求进行科学归纳,以解决现阶段由于生态城市建设内涵及理论体系的不确定而导致的研究的主观和随意等问题,要增强生态城市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抓住城市的生态属性进行深入研究。
2.关注社会发展热点,加强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手段和评价体系的研究。“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表明了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的坚定决心,为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较高的未来预期。同时,绿色转型是一场生产生活方式的自我革命,需要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以增强理论研究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3.采用结构化方法对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研究指标的确定要尽量避免“大而全”,努力做到“小而专”,特别要关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降低碳排放要求和强化资源环境约束对城市绿色转型带来的影响,对城市不同行业带来的挑战,对城市生活方式带来的转变,确保指标的选取更能体现生态城市研究和建设的生态属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