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约束下长三角地区生态城市发展研究

2016-07-18费婷怡

中国市场 2016年30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污染城市化

费婷怡

[摘要]文章试图从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区域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角度探究长三角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认为当前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加剧了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实质是城市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失衡,因而结合长三角城市发展现状,从产业结构优化的生态化、技术创新下能源利用低碳化、城市功能分工合理化等方面提出了以环境质量为导向的生态城市建设路径与方式,改善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而环境压力,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污染;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76

1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背景分析

自2013年中国近半数城市遭受雾霾污染,中国环境问题越发严重,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更是成为制约区域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城市群,作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我国推进城镇化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认可,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区域,

由于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快速城市化建设,已经形成了超大规模人口数量和较高的人口密度;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居民生活、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快速工业化进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爆炸式增长的机动车以及交通拥堵都在加剧环境资源压力,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长三角地区面临的问题正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矛盾的体现,因此探究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越发突出,国内外学者针对城市群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关联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由诺瑟曲线规律可知,当城市化水平处在30%~70%的中期迅速发展阶段,人均能源消耗和单位GDP 能源消耗会出现急速上涨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剧,据统计1999—2012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速为096,平均城市化率达到507%,可见正处于发展中期,如此的发展规模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能源的刚性需求以及环境的严重污染[1]。

在城市化发展角度来看,黄金川、方创琳(2003)认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生态环境随城市化的发展存在先衰退、后指数改善的祸合规律[2]。宋建波等(2010)通过构建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级指标体系,测算长三角16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程度,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城市之间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差距较大,城市化水平差距明显[3]。

因此环境资源是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承载因素,支撑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与经济的发展,环境容量大小以及环境质量水平都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长三角城市之间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内部发展不平衡将不利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长三角地区想要增强本区域的综合竞争能力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生态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探索建设生态型城市不仅有利于衡量群内城市城市化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研究奠定基础,也有利于更好的解决城市群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和教训。

2长三角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21经济发展方式制约环境质量

长三角地区当前经济总量规模庞大,在诸多环境治理政策影响下环境污染损失增速虽然放缓,但目前还没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环境污染仍将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4]。上海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城市“增生”和“外扩”带来的,高度城市化的经济聚集效应加大了环境压力;江苏省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省内城市发展差距较大,对构建协调区域性的生态城市带来了难度;浙江省同样面临城市差距大的问题,然而浙江省商品经济发展模式相较来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以宁波为代表的华东地区重要的发电和化工基地面临较大的减排治污压力,产业结构依靠邻港工业和进出口贸易,限制了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转换[5]。

22资源承载力限制生态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是直接原因,由资源和环境约束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显得更为复杂和尖锐,难以调和。从人口、用地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关系看,2005—2010年每增加一个人口,长三角地区就要新增用水量610平方米、能耗168吨标准煤和城乡建设用地250平方米;每增加1万元工业增加值就要新增工业烟尘排放02千克和固废排放1766千克左右。虽然2005—2010年万元GDP用水量和能耗分别下降了449%和171%,但人均用水量和能耗则上升了03%和507%,单位水、能源等资源消耗水平以及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水平也明显高于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水平更不可能同日而语。

23地区间利益矛盾加剧环境污染

长三角各城市的发展还是以利益导向为主,因而城市自身的利益与区域整体利益的存在很大的矛盾。长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发龙头,高度的城市化和高速的经济发展都在要求资源能源供给;而江苏省作为政府主导型发展方式,省内差距促使内部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转移表面上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也只是暂时性的污染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相反浙江省作为“弱政府强市场”模式的代表,其城市建设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从而技术更新以及市场淘汰机制更为明显。尽管江、浙两省都受到上海经济辐射的影响,但是在行政区域上还是存在严重壁垒,地方各自的利益导向使得环境治理存在互相推诿现象,例如上游污染下游治理,产业转移伴随污染源转移等问题,这都是因为城市之间利益导向产生的。

GDP为主的经济增长、产业同构问题以及资源环境竞争压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城市之间利益格局的相互影响,从而导致了区域间生产要素不流通、行政壁垒阻碍加剧以及能源资源竞争加剧,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6]。

3长三角生态城市发展建议

31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空间结构生态化

长三角地区生态建设首要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进退、淘汰落后产能。长三角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依旧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推动,对于南京、杭州、宁波这些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而言,第二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高碳污染成为低碳生态型城市构建的最大障碍;第三产业的能源效率和碳排放效率普遍高于第二产业。从这点而言,提升低能耗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服务业发展与经济水平相适应成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普遍规律。

产业结构的重组还需要在结合自身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型产业。从杭州、南京等城市的产业调整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了各个城市调整产业结构的共识。

同时要避免盲目建设生态环境,治标不治本的建设只会带来负效应,资金不足以支持最终导致资源浪费。生态城市的建设要通过提高产品内在价值,从根本上破除加工生产必然带来环境污染的现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推进环境保护,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32重点发展科技创新区建设,走智能制造创新发展道路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大力提高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要素。低碳核心技术将成未来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谁掌握低碳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核心竞争力,因此低碳技术是减少关键污染的基础。

从2005年起,上海市就设立节能减排专项,先后在工业、交通、建筑、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启动了200多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上海的低碳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低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还能带来丰厚利润,比如,控制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健康利益就能抵消掉相当一部分减排成本。上海全市在短期内难以全面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但老城区的改建、新城区的建设都为探索低碳生存提供了契机。

以上海市生态建设为例,大力发展科技,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生态城市建设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群所不具备的优势。长三角地区尤为重视培养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高等教育程度较高,能够有效地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因而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发挥人才战略,转向智能制造是长三角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33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城市功能分工效用

长三角生态城市建设需要重视政府引导作用,指定生态建设政策,领用政府作用引导城市功能分工。政府还须从片面追求GDP增长转变为重视环境绩效效益,将环境发展质量纳入发展规划之中,从狭隘的个体利益中解放出来,以区域整体利益的长远目光来看待生态城市发展。破除行政壁垒,加强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通,协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政策连续性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十分重要,政府制定低碳生态型城市的整体规划对城市建设十分重要,而有效的功能分工能够缓解产业同构问题,推动城市一体化建设。低碳生态型城市的规划需要注意两点:第一,针对城市发展可以规避的生态问题,政府规划需要注重减少潜在的反面影响。必须以一定的减排指标为依归,作为量度各规划手段可行性及成效的工具。第二,针对城市中无可避免的生物、自然和社会转变的实质后果,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和行动去“适应”,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34加强公众参与,创造“全民环保”新格局

长三角生态城市建设须转变消费理念,倡导低碳消费,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创造“全民环保”新格局。在宣传方面杭州市政府比较注重对市民的低碳生态生活意识的引导,通过打造“生态低碳馆、普及绿色宾馆、绿色旅游”的概念让低碳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互联网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进步,大数据以及系统化也便利了民众生活,如将“互联网+”运用在医疗方面则改善了医院资源配置,方便看病;信息网络等互联网领域成为创业的主要领域;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引领产业升级、服务社会民生、助推结构转型的重要抓手,加强了民众参与感。

参考文献:

[1]肖亚丽,蒋大和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9(16)

[2]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11-220

[3]宋建波,武春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0(2):78-87

[4]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8):66-78

[5]苏蔚长三角地区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比较研究——以宁波、杭州、南京、上海为例[J].创新,2013(6)

[6]王怀成,张连马,蒋晓威泛长三角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关联性研究[J].中国人口,2014,24(3)

[7]班茂盛,方创琳长三角大都市人口容量与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建设[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501-505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环境污染城市化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