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社交媒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

2021-11-04周建峰高欢欢

关键词:人际沟通人际媒介

周建峰,汪 新,高欢欢

(1.金陵科技学院后勤管理处, 江苏 南京 211169;2.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8)

交流与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英国学者汤姆·斯丹迪奇在《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介2000年》中曾指出:“从罗马时期的莎草纸信件到今日的互联网,社交媒介的媒介形态一直是人类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石。”[1]社交媒介形态的变迁,反映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通过媒介化的方式,形塑着人类社会的交流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人类进入移动传播的“媒介化时代”[2]。社交媒介由最早的打电话、发短信,发展到通过微信、QQ等发消息、视频通话等,新型社交媒介已成为今日社会的“在世存有”[3],并以其开放性、社交性、便携性等优势迅速成为大学生群体分享经验和观点的重要媒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人,较2020年3月新增8 885万人,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4]。早在2019年由该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就指出,中国网民使用最多的上网渠道是手机,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99.1%[5]。媒介化时代,以手机终端为基础的新型社交媒介愈发突显其影响力。2018年凯度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介影响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认为社交媒介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积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指数从2017年的79.8上升到了80.6[6]。微博、微信、知乎、豆瓣等新型社交媒介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沟通方式及思维习惯[7],并不断深入日常生活场景。

一、研究方法

截至2020年12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1.0%。其中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是新型社交媒介的核心用户,他们对社交媒介的选择和使用方式,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互联网社交媒介的发展态势,也是预测未来社交媒介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介的使用情况以及社交媒介对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

问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受访者的性别、专业、年级等;二是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介使用情况,主要包括社交媒介的使用时间和频率、使用途径、使用工具以及使用目的等;三是新型社交媒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和本次调查的前期准备,本文将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研究分为4个维度:人际沟通能力、人际亲密度、人际信任度和情感满足度,每个维度由5道题目组成,共20道题。

二、研究数据及结果分析

(一)问卷情况与基本信息数据描述

本次调查面向江苏省内的高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1份,问卷有效率95.2%。受访者基本信息如下:男生257人,女生314人;文科学生196人,理科学生214人,艺术类学生161;大一学生150人,大二学生108人,大三学生205人,大四学生108人。

(二)社交媒介使用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78.5%的大学生几乎每天都使用社交媒介,仅有1.6%的学生几乎不使用任何社交媒介;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介的时间为2.95小时/天;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介分别为微信、QQ、微博、抖音、知乎和百度贴吧(图1)。

图1 大学生社交媒介使用情况

在使用目的统计中,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介的前三个目的分别是:娱乐休闲、加强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丰富自己的知识(图2)。

图2 大学生社交媒介使用目的

(三)社交媒介使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新型社交媒介的使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亲密度、人际信任度、情感满足度4个维度产生影响。

1.人际沟通能力。在本次调查中,67.3%的学生认为,相较于现实生活,他们在社交媒介上与他人的沟通能力更强,表达更加积极主动;其中44.1%的学生认为,在社交媒介上,他们更能主动地发起话题与他人交流;即使碰上与自己无关的话题,50%的学生也认为自己能够主动地进行询问或主动参与话题谈论;与人沟通陷入困境时,66.7%的大学生会采用表情包的方式缓解尴尬,这可能是因为表情包本身丰富有趣,能使对话变得更加有趣,沟通也能继续下去。总体上看,大学生在社交媒介上与人交流时主动性更强,更容易与他人进行沟通。同时,有37.6%的大学生不认为自己在网上交流很活跃、现实交流很拘谨。由此可见,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介时更愿意表现自我,这对提升其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能力有一定积极作用(图3)。

图3 社交媒介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

2.人际亲密度。57.8%的大学生认为,相较于现实生活,他们在社交媒介上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其中近一半的大学生愿意在社交媒介上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展现更真实的自己,他们认为在社交媒介更容易找到自己愿意交流的群体。58.3%的学生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介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且认为这有助于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可见,社交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辅助工具。但经常使用社交媒介并没有让大学生忽视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生对社交媒介的使用,增加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社交媒介成为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有益补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图4)。

图4 社交媒介对大学生人际沟通亲密度影响

3.人际信任度。社交媒介上的信息纷繁复杂,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干扰,而虚假信息的传播,不利于人际信任的建立。调查显示:44%的大学生表示在社交媒介上更愿意与认识的人交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认识的人了解程度更高,相比陌生人而言更少出现虚假信息;45.7%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在社交媒介上展示自己真实的形象;但同时也有54.5%的学生表示,因为在乎自身形象,会注意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群体在通过新型社交媒介与人交流时,会考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极少毫无保留地在社交媒介上展现自己。此外,50.8%的大学生会非常在意社交媒介中的虚假信息,有33.6%的大学生表示如果在社交媒介上人际交往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也会使他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产生不信任感(图5)。

图5 社交媒介对大学生人际沟通信任度影响

4.情感满足度。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正处在“亲密对孤独”阶段。这一阶段,大学生有着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的渴望和需求,同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调查发现:48.7%的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介时更愿意与异性进行交流;58.7%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介上发布信息时会在意他人的关注。这表明,社交媒介有利于满足大学生与异性交流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寻求他人关注的重要媒介。39.2%的大学生认为,与现实交流相比,社交媒介更能够满足其情感需求,其中习惯的需要、求知的好奇心以及个性展现的需求,占据了大学生社交网络情感满足的前三位。同时,大学生在利用社交媒介表达自我情绪和满足自我情感需要时,表情包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7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社交媒介上与人沟通时,总是采用表情包来表达情绪,这可能是因为仅仅使用文字不能够完全表达情绪和情感,而表情包丰富、短小、有趣,更能直观地表达情绪,在让对方充分理解自己情绪时,也能够增强对话的有趣性,使沟通更加愉快。这表明,大学生在社交媒介上希望有更好的情绪表达,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情感满足度(图6)。

图6 社交媒介对大学生人际沟通情感满足影响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熟人圈的建立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新渠道。新型社交媒介的使用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带来了新的转变,他们会主动利用社交媒介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特别是与熟悉人群的沟通,提高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拉近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为其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人际传播研究专家 Walther 提出的网络人际交往“超人际传播模式”在新型社交媒介人际交往中同样适用,即双方都有充足的时间来编写最合意的讯息,又不会破坏会话的进程,所以印象形成不会受阻[8]。互动的双方会使用自己偏好的方式来构建展示信息,提升信息传受的吸引力。通过圈子内的沟通和互动,亲密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熟人间的强关系变得更强。以微信为例,熟人圈的建立使家庭、朋友、师长关系得到强化,如微信家人群的建立、群里发红包等活动以及通过朋友圈对个人生活的展示,能够促进亲友间彼此了解生活状况和兴趣爱好。

2.虚拟社交依赖症正逐渐被大学生虚拟与现实交融的人际交往方式“治愈”。信任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希望网络平台和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都是真实可信的,这两类空间都受到同等重视。新媒体社交平台与现实生活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而言,只是形式或媒介的不同,没有虚实之分。此前学界的相关研究流露出对社交媒介“虚拟社交依赖症”和“社交恐惧”的担心,认为过多地使用社交媒介会对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张琰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交媒介的使用削弱了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加了大学生的孤独感[9];唐雪松的研究也表明网络的使用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10]。但本次调查发现,依赖网络的社交媒介交流所导致的现实中人际沟通能力变差、不愿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情况正在好转。调查结果显示:37.6%的学生并不认为自己在网上交流很活跃、现实交流很拘谨;42.7%的学生认为经常使用社交媒介不会使他们忽视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流。

3.社交媒介的新方式新功能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感表达需求。新型社交媒介的全新表达方式,如表情包的使用,也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与人沟通交流时的趣味性,同时也满足了他们情感表达的需求,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情感满足度。 以微信为例,“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找”(“摇”)到趣味相投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社交媒介为这些人提供了表达的平台,帮助他们突破面对面人际交流的障碍。在获得他人的积极回应及反馈后,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促进了人际关系的构建[11]。

(二)建议

1.合理安排社交媒介使用时间,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同感。调研中,大学生群体社交媒介依赖现象较为普遍,在手机社交媒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相对而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运动、社交、休息时间会被压缩。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应正确使用社交媒介,合理地安排时间,以现实交往为目标,在学习之余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同感。

2.构建线上线下“朋友圈”,增强人际交往虚拟与真实交融性。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新型社交媒介虽然消解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但不能完全取代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一切媒介均是感官的延伸”。如果说传统媒体作为“耳目的延伸”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需求的话,那么新媒体因为提供了人机互动的界面则满足了感官的深层次体验——人性体验的需求。通过社交圈的互动,人们的存在感、认同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释放。而这种互动的“虚拟面纱”一直存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是有区别的,加之网络语言和符号的虚拟性,这就需要大学生在线上和线下同时构建“朋友圈”,增强人际交往的虚拟与现实的交融性。

3.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一方面,应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络犯罪行为的治理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还应加强网络普法宣传,培育青年网络法治意识,维护网络社会安全秩序,规范大学生交往行为,在校园向学生宣传网络散播谣言、网络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使学生了解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权益。学校还应从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入手,帮助他们正确认知社交媒介本质、辨别社交媒介中信息的真伪,在如何在社交中合理表达等方面加强引导与教育。同时,还可以通过丰富现实社交活动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大学生交往行为的养成,除交友、娱乐等自身内在需求驱动外,外部环境传递的交往观念也对其交往行为起到引导作用。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应引导大学生回归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实现线上交往与线下交往的有机结合,将人际交往的技能、礼仪等内容纳入教育范畴,注重对大学生健康交往观的培育[12]。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人际媒介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搞好人际『弱』关系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技工院校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