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文本阅读,开启小学语文教学新时代

2021-11-04江苏省启东市民主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25期
关键词:议题记叙文文本

江苏省启东市民主小学 陆 琴

多文本阅读,即群文阅读,是素质教育理念下诞生的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多文本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让学生于广泛阅读中了解社会生活,了解世界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文本阅读的价值更是无须赘述,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显著的价值。本文将对多文本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制定阅读议题,建构阅读意义

多文本阅读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议题,而议题既是教师选择文本的根据,更是师生讨论的主要话题。在某种程度上,议题可以视作多文本阅读的灵魂,是开启多文本阅读的引擎。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内涵,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讨余地。在制定阅读议题时,教师需将学生作为主体,既需要确保议题的通俗易懂,不能超越学生的理解范畴,又要保障议题的开放性,使学生对议题产生更加多元化的认知。只有明确阅读议题,才能真正建构出阅读的意义,为多文本阅读“开个好头”。

在小学阶段,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塑造学生的品性更是德育的终极目标。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良好的品性,教师可为学生设计“感受人物高尚品格”这一议题,并为学生精心选择了《桥》《穷人》《我不能失信》《金色的鱼钩》等课文。这组课文全部都展现了人物的高尚品格,但其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桥》这篇课文中,主要为学生展示了老书记“舍己为人”的党员精神;《穷人》则展现了渔民桑娜一家善良、热心的高贵品质;《我不能失信》体现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金色的鱼钩》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爱护士兵、宁愿牺牲自己的老班长形象。因此,教师可将这几篇课文相提并论,让学生展开群文阅读,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文章是如何凸显人物的高尚品格的,作者又运用了哪些技巧实现这一目标,自己读了这些文章有哪些感受等。教师带领学生研读上述文本,可以从心灵以及精神层面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

在设置议题时,教师需要确保议题的通俗易懂,还需要具备讨论的价值和意义,并能给学生带来启示,这样的议题设置才是有效的、科学的。

二、选择适宜文本,夯实阅读基础

和单篇阅读不同的是,多文本阅读不仅增加了文本数量,而且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实现多文本阅读时,一方面,需要建构阅读的意义;另一方面,更需要关注文本的质量问题。多文本阅读不只需要从“量”的层面进行扩大,更需要在“质”的方面显著提升。在选材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情以及兴趣,还需要注重篇幅、题材以及体裁等问题,同时紧紧围绕议题进行选择,这样才能确保筛选出来的素材符合多文本阅读的需求,从而夯实多文本阅读的基础。

在筛选文本素材时,教师应遵循“互文性”“文质兼美”以及“可理解性”三个标准。所谓“互文性”,主要指的是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这些文本全部都是由议题延伸而来,自然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理解议题。而“文质兼美”强调的是文本的审美价值和质量;“可理解性”则强调了素材难度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具体而言: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感受童趣生活”的议题,并为学生选择了《火烧云》《祖父的园子》《手指》《童年的发现》等文本。之所以做出上述选择,是因为这4 篇课文不仅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出自名家之手。此外,这4 篇课文全都展现了童趣生活的重要切面,符合议题的要求。而且这4篇课文适合小学生阅读,且未超纲。只有选材合理,多文本阅读才能真正实现。

选材是多文本阅读的基础条件,在选材时,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要的选择依据,以学生的学情、兴趣为核心,以议题为导向,以可理解性为标准,力求选择更为适宜、更科学的阅读素材。

三、设计文本问题,提升思考深度

当下,在实施多文本阅读时,教师常常提一些重复的、琐碎的问题,“对不对”“是不是”这类无营养又高频的问题,并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堂心生不满。因此,在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避免此类问题的提问方式。在实施多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宏观的角度看待这些文本,将其视作一个整体,并设计冲突性、迁移性、比较性和讨论性的问题,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更加多元化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展开赏析品读,让学生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具体化的认知,并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进行相关总结。既然文章表达的是思乡之情,教师可以将此作为多文本阅读的议题,为学生筛选其他相关的素材进行阅读。例如,教师可为学生推荐《月是故乡明》《祖父的园子》《梅花魂》等。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这一组文章,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这些文章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你认为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上存在哪些不同之处?或者更确切地说,作者是以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在阅读上述文本时会更有针对性,也会提高阅读效果。学生在解读这些文本时,会更注重分析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设计问题是极为关键的,因为设计问题的初衷是高效解读文本,加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在探索文本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这对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意义非凡。

四、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果

多文本阅读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需要在同一时间阅读多个文本,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令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不知道阅读重点是什么。由此可见指导方法的重要性。阅读方法涉及多种多类,不同的文本、不同的体裁适合不同的阅读方法,而多文本阅读涉及的文本类型更加广泛。因此,教师在指导方法时更需要精细化。例如,针对说明文这类文本,掌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极为关键,因此可利用列表格的方法梳理文章的信息。教师指导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处理文本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例如,记叙文是小学阶段最为常见的文本类型,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多。在阅读此类文本时,更需要结合记叙文本身的特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了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征以及阅读方法,教师给学生推荐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穷人》《西门豹治邺》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全部都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在阅读这些文本时,教师提醒学生从记叙文六要素着眼,然后初读文本,理清文本层次,看看这三篇课文各自讲了什么事,试着分析文本主人公具备怎样的个性特质。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何将事件经过写清楚的。例如,针对人物形象,教师应分析文本使用的描写手法,并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角度分析人物、感知人物。对于事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主次以及详略,看看作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作者这样处理的根据是什么。采用这样的阅读方法,可帮助学生突破记叙文的阅读障碍,使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征。

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由于涉及不同的文本类型,即便是同一体裁,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而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极为关键。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及效果。

在小学阶段,多文本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本文从四个角度分析了多文本阅读的实施策略,同时列举了一些生动的教学案例进行辅助说明,旨在构建精彩生动的多文本阅读课堂,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猜你喜欢

议题记叙文文本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