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研究
2021-11-03陈子宇
陈子宇
摘 要:随着小学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农村地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许多方面亟待進行优化与调整。本文探究了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的具体策略,在课堂时间、教学方式、情景设计、运用多媒体技术四个角度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措施,旨在为全面加强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前言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相比于城镇内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而言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由于农村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课外资源、学习素材等都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需要,使得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课堂活跃性较高,但是实际学习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有效教学”的新课改理念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一、教师要发挥精确语言教学的魅力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水平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也需要生动简单的语文教学语言,在课堂上需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于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利用高效的教学语言是当前教育的核心问题。例如,在《听听,秋的声音》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采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将课程学习的目标展现出来,并且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与相关重难点采用高效的语言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魅力尤为关键。如果一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节奏会显得很拖沓,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合理规划课堂时间
农村学生回家之后的自主学习性较差,由于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家长指导学生课后学习的情况寥寥无几,在正常教学内容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农村教学的特点,帮助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巩固基础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并选择记忆性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尽可能减少课后学习的量。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听讲,在活跃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使得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对文章脉络以及课堂知识点进行总结。
三、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农村小学的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关联性较大。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大部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关联,这也使得学生课堂活跃度较高,但是缺乏长久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针对课本教材内容创设情景,充分利用农村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动活泼的天性。例如,在《田家四季歌》的教学过程中,农村学生对于大部分内容的理解程度较高,教师可以采用情境重现的方式让学生展示劳作过程的状态,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农村小学目前基本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师的全覆盖,但是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频率不高,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比较常见,大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语文学科不需要多媒体设备的辅助,这种错误观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课文内容以图片、视频、音乐、语言等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将课外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采用思维导图碎片化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主动提问,并自主解决问题。此外,多媒体设备使用过程中,教师需要避免流水式播放的情况,应该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课件的合理应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多媒体工具能够大大提升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并将课文内容展现更加具体与形象,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五、强弱帮扶,合作学习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针对农村学生缺乏家庭辅导的情况,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强弱帮扶组合”。教师可以采用划分小组、批次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并结合学生表现制定后续的教学计划。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讨论大自然内常见的声音有哪些,让小组内活跃的学生带动消极的学生,让知识点覆盖面广的学生带动知识面薄弱的学生,形成合作的学习模式。
六、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生课后学习主动性不高,受到的监管力度不大,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着孩子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农村小学生好动、活泼的特点,构建良好的情景式教学,利用情境重现的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此外,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协同学生构建学习小组,搭建起强弱帮扶的小组学习模式,展开全面的合作式、开放式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政英.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策略——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J].林区教学,2020,04:121-124.
[2]肖正德,王振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乡村属性”教学能力:价值、结构及培养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64-69.
[3]邹天鸿,陈旭远.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价值追求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