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食品安全中的化学问题
2021-11-03张晓兰
张晓兰
摘要: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化学视角出发,辩证看待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过程中的化学问题,并从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快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健康意识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字:食品安全 化学问题 措施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1]。这不仅需要遵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要求,也需遵守各项国家强制标准,即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过程均不可忽略法律、法规的威严 [2]。然而谈及食品安全,更多是贬义,甚至出现了谈“化”色变的情况。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全面客观辩证的看待食品安全中的化学问题。
一、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过程中的化学问题
(一)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化学问题
中国拥有全球7%的耕地,却要养活全球20%的人,如此艰巨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各位科学家的付出,离不开生产技术的创新,离不开生产资料的辅助。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这无疑是有好处的,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认为营养素越多越好,因此,在重视产量的同时,忽略了过量使用生产资料造成的危害。例如:化肥过量使用,植物无法有效吸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未被吸收的化肥,大量堆积,严重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作物的质量;化肥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威胁水生生物生存。农药过量使用,使瓜果蔬菜表面残留物增加,这些残留物清洗难度大,尤其是施用时间不合理,残留量更甚,最终进入人体,在体内不断富集,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
(二)食品加工、包装过程中的化学问题
食品加工具有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同时可提高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配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会让食物更富有色、香、味,也铸就了舌尖上的中国,然而过量的添加剂,却对身体健康存在弊端。例如:食盐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成分,过量摄入,会让身体保留更多水分,稀释血液中的钠元素,打破电解质平衡,长此以往,形成高血压。更有甚者,为谋求高额利润,将未经国家食品卫生部门批准的非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食品中,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
食品包装可以提升物质美感,提高货物价值,避免外界环境的污染。现有食品包装——纸质包装、塑料包装、陶瓷包装等。其中塑料包装较为常见,虽然塑料本身方便、无毒,但原材料存在安全问题,例如:苯乙烯、氯乙烯等有低毒性、甚至有致畸、致癌风险,此外有些包装材料热稳定性差,遇热分解,这些成分都会随食物进入人体,因此一些食品包装在使用上存在安全隐患。
(三)食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化学问题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盛产物质大不相同,为了给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物质运输日趋强大,为了减少储存和运输中的浪费,保鲜剂、催熟剂应运而生,例如水果保鲜剂可以消杀微生物、细菌,在水果表皮形成保护膜,让水果更新鲜。催熟剂在运输领域更为常见,例如水果未成熟时采摘和运输,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再涂抹“催熟剂”,提高经济效益。错误的使用保鲜剂、催熟剂会对消费者身体造成伤害,导致慢性中毒,甚至影响内分泌,导致肝肾功能损坏。
(四)食品销售、消费过程中的化学问题
广告宣传可以让人们熟识食品的化学成分和功能,促进食品的销售和消费。但是商家为谋求高额的利润,常常会夸大某种化学成分的作用和功能,进行虚假宣传,大肆抬高食品实际价值,例如某些保健品,虽有保健作用,却赋予了“神”的价值,欺骗消费者。
基于现阶段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过程中出现的化学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二、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
(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严格规范行业标准,并公布在專门网站上,便于民众查询,同时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认知程度。对于不遵守法律规范的行为,尤其对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需要加重处罚力度,起到震慑作用,此外,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举报作用,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二)加快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管理,全面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意识
进一步明确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等部门职责,加强沟通合作,提升质量安全意识,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例如: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不断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以减少或替代化肥;督促商家严格遵守法律规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经营者的规范经营确保食品安全。
(三)建立食品安全健康意识,提升食品安全常识水平
聚焦民众感兴趣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科学实验论证真伪,普及科学常识,积极宣传、引导食品的科学食用方法,改变不良食用方法。例如宣传蔬菜、水果的科学的清洗方法:水洗浸泡法、碱水浸泡法、加热法等。也可以利用农药的特性,采用储存法、光照法让其自然降解。
三、结言
食品安全乃国之大计,应民以食为先,不以利为先,既需要引导化学在食品安全中的积极作用和亮点,又不可忽略化学不规范使用的危害,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规避食品安全中的化学问题,建立食品安全的良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强. 食品安全问题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广州化工, 2011(20):151-153.
[2]汤云,朱云松.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 (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