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的话:回应比发起行为更重要

2021-11-03兰心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敌意伴侣夫妻

兰心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夫妻互动中最完美的状态,提醒我们珍重、理解他人的情谊。然而,如果对方投过来的是刀子呢?那我们也要以牙还牙吗?睚眦必报、小肚鸡肠、锱铢必较……类似的词语总是带有贬义。这证明,如果对方不能善待我们,我们用敌意的方式回击,并不是上上之策。

谈到夫妻之间的情感状态,我们要思考两个很深刻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怎么看待伴侣的行为?我认为,无论是积极行为还是消极行为,都需要放在整个夫妻互动模式中来看。因为,婚姻不是一个人的事。如果你觉得伴侣不尊重你的感受,可以先观察他对别人是否一样无礼?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很抱歉,你需要调整自己的回应行为,很可能是你们的互动让他觉得可以这样对你。

第二个问题是,回应方式到底有多重要?很多人会觉得,你对我有敌意,你对我不好,那我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事实上,这样的想法会把婚姻的状态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因为,回应方式作为夫妻互动中的关键一环,其作用甚至比发起行为更重要。

首先,回应方式是冲突的阻隔剂或者增强剂,回应得好,夫妻冲突可能会缓解;回应得不好,夫妻冲突会更加激烈。有一对经常争吵的夫妻,互动方式是你争我吵、互不相让。直到有一天,妻子厌倦了争吵,开始重新思考和丈夫的关系,发现每次吵架都没有结果,两个人都说了很多攻击对方的话,却没有解决实质问题。那么,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两个人到底该怎样说话呢?妻子决定改变自己的回应方式,换种方式和丈夫沟通。

下一次,丈夫发起挑战时,妻子任由丈夫发泄。等他说完了,她问:“我听你说了这么多,大概懂你的意思了,你愿意听听我是怎么想的吗?”一句话就让丈夫冷静下来,两个人开始有商有量地解决问题。这就是好的回应方式对夫妻冲突的阻断作用。

其次,带着情绪回应对方,还是绕过情绪看到冲突行为背后对方的需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比如,丈夫生气地责备妻子:“你这个月怎么花了这么多钱?”如果妻子立刻被点燃怒火,开始和丈夫争吵,強调自己有权花钱,那么就可能被丈夫的情绪带偏了,对夫妻关系毫无帮助。相反,如果她绕过情绪去思考:他平时不是这么计较的人,是不是家里的经济状况出现问题了,进而关心地询问,那么,丈夫感受到妻子的关心和担当,也能够给出更多的积极回应。

最后,我们谈论夫妻间的情感互动时,也要考虑到文化的因素。中国有句俗话“打是亲,骂是爱”,伴侣很多关心包裹在一种类似“牢骚”的行为下面。比如,妻子一边唠叨,一边给丈夫洗臭袜子;丈夫嘴里骂妻子“败家”,却悄悄买了一支她最喜欢的口红……这些行为恰巧告诉我们,不要只看到表面的互动,而是要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伴侣。

除了研究婚姻中夫妻的互动模式,方晓义教授还把夫妻互动、人格特质和家庭压力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夫妻互动对婚姻质量的影响远远超过人格特质和家庭压力。互动不只是一方的发起行为,也包括另一方的回应方式。所以,当情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仅要去解决问题本身,更要针对夫妻互动模式去调整。思考一下:我们是怎么互动的,带着友好还是敌意?有没有更好的回应方式?然后一起去找到高效、友好的互动模式来替代原来的互动模式,就能更快地走出婚姻困境,重新拥抱幸福。

猜你喜欢

敌意伴侣夫妻
短暂相逢?
萌趣伴侣
亲密关系可以激发欲望
从弗兰肯斯坦的个体内心冲突看敌意的消极属性
那些美国议员内心深处的“敌意”
跟踪导练(二)(6)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封闭自己的伴侣,到底在害怕什么?
80后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