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学习的根本在于理解
2021-11-03蔡宇薫
【摘要】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语法的学习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英语实际应用的基础,也是最困难、易错的环节。本文系统分析了英语语法与学习者的关系,利用逻辑性找到学习规律,并且结合英语本身的特点,从理解的角度提出学习英语的最佳方法,利用精学、泛学、思维导图等学习方式来巩固对英语语法知识的理解,以期达到良好的英语学习目的。
【关键词】英语;语法学习;逻辑性;系统性;理解
【作者简介】蔡宇薫(2002-),女,福建厦门人,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专业2020级,本科,研究方向:英语。
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内容也在不断增多。学习并不是在有了一定原始积累以后戛然而止的,而是随着积累越来越深奥,以横向和纵向延伸下去,英语学科就是典型的“学无止境”。为了掌握并运用英语,英语语法的地位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人们意识到学习英语首先要熟悉英语语法,而学习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是引导和辅助部分,关键在于理解。目前国内外研究文献中少有对英语语法中理解作用的分析,因此,以理解作为学习方法仍然有很强的探究价值。
一、英语语法学习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第二语言是高素质人才的常态化技能,在我国的对外交流中,英语占据主流。人们学习语言时主要是从音、形、义三个方面着手,是语言的三要素,也是语言的难点。三个部分彼此联系形成了完整的结构,适用于日常的交际场合中。形指的是语言的语法结构,就是最容易混淆的环节,英语学习中对语法的学习时必不可少的,通过语法展现英语的完整架构,为分析、掌握英语提供了基本方式。英语语法因其逻辑性与系统性,成为英语组织架构中最严密的部分,并且通过英语语法,使得英语有了词形的变化,遣词造句的不同方式,形成了语言的规则性和不规则性,将两种本应矛盾的性质融合在语言这一学问中。
英语语法主要包括两点内容,一是词法二是句法,如果不能充分理解就很容易混淆。申小龙曾在研究西方语言特点时指出,英语重视结构的完整和形态方面的变化,因此结构分明,句式之间互相关联,语言组织丰满,充分体现了系统性和逻辑性。正因此,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必须做到理性理解和认识词法句法反映的相互结构,掌握规律,才能有实际的学习效果。
除了英语语法和英语之间的关系,大众所学习的英语语法是公认的重点难点内容,在实际学习中,英语语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拥有奠定基础的作用。从学生接触英语并且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不难看出都是要在学习语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语法知识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掌握了语法中的逻辑规律,也可以奠定基础,在学习时为了理解英语文章或者英语句子,必要时会将长句拆分,然后再进行理解,因此可以说英语语法是打开学习的关键性钥匙
第二,拥有提升阅读水平的作用。由于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过程中占比最多的部分,并且和其他环节相比,英语阅读文本中的生僻词很多,有时候组合成长句也会增加难度,混淆句意。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会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含义,或者寻找词汇和句式的规律性辅助理解,因此,英语语法是提升英语阅读水平的不二法门。
第三,拥有增强书面表达的作用。因为英语学习不仅仅要熟悉英语知识,还要使用英语知识,所以表达也是英语语法带来的积极作用之一。掌握了英语语法,能够保证语句的流畅和连贯,同时帮助学习者遣词造句,避免语病的产生。
二、“理解”对英语语法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人们将学习中的“理解”行为定义为知识的认知,在漫长的进化与理论的更新之后,认知学习理论与理解性学习的含义最为相仿。20世纪70年代之后,盛行通过信息加工论把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模拟,这一行为正是分析了人的认知过程。因此人们对认知的定义是一个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且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进行知识的自我消化,理解概念并且将其转化为自身信息库的一员,这在学习语法时有很重要的作用。近20年的探索中,有许多相关学者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于认知信息不断解構并且建构的过程,人家们通过现有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并且加以记忆,因此学生在理解到一定的词汇、语法之后,消化进行内部转化,形成英语语法记忆,在拥有英语语法记忆,并且掌握英语组织结构之后,学习的过程也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学生不仅仅能够根据理解行为对阅读文章有大致的分析,还能通过已经转化的知识理论,从结构进行探索,找到深层理解的切入点,提高已经学到词汇的重复率,灵活使用词汇和语法,在书写和语言表达中都能尽量避免错误。
英语语法学习的根本在于理解,而理解对英语语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快速”,下面我们列举并分析这三个“快速”的具体情境:
第一,理解能够快速掌握英语语法。从上文我们得知,学习英语的关键点在于英语语法,英语语法虽然是困难点并且容易混淆,但是其本身却有严谨性和逻辑性。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从理解词汇、句式出发,从而掌握信息量更大的英语段落及文章的含义,从中国传统学习理论来说,就是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理解了基础性知识点,也就能够快速掌握英语语法知识。
第二,理解能快速纠正英语语法。理解是学习英语语法的根本所在,在掌握英语语法的基础上,深度的理解还能对错误的英语语法进行纠正。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大学生,所遇到的题型中都有关于英语语法的辨析题目,能快速判断对错就要基于理解,也可以说纠正英语语法是理解的第二阶段。
第三,理解能快速使用英语语法。纠正英语语法是理解的第二阶段,那么使用英语语法就是理解的最高阶段。当理解充分,已经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量,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对词汇、句式的理解,使用英语语法,这对写作和交流都有积极作用。
三、“理解”英语语法的具体对策
传统的英语学习中,以背诵为主,硬性刻印在记忆中产生惯性印象。但是英语概念是复杂繁多的,硬性记忆并不能准确地使学习者使用英语语法,甚至有可能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在英语的预习、学习和复习中都很吃力。根据上文所述理解对英语语法的重要性,可知英语语法学习的根本在于理解,但是怎样才能做到理解,具体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对此可以列出有效理解的三种方式。
1.精学与泛学相结合。什么是精学和泛学?是指在英语学习中的精读课和泛读课,而精学与泛学相结合,就是英语语法学习的典型方式之一。在语法学习中,虽然可以根据语法系统将词汇和句式进行粗略的划分,将精读部分和泛读部分区分开来,避免混淆情况,也避免了不分主次,分散精力,造成不必要的学习重点偏颇的情况,但也可以采用结合的方式,使以精读为代表的质的学习和以泛读为代表的量的学习齐头并进,深入并且广泛地学习,从多角度反复推敲,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主体和更加深入的含义,来理解英语语法的深度表达,提高对语言的理性认识。不仅如此,精学与泛学的结合还提高学习者对英语的感性认识,理解框架结构含义,由表及里、表里合一地理解英语语法。
精学是分析性理解,泛学是直觉性理解,二者相辅相成就能以逻辑思维为重点,將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结构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在学习中,精学和泛学相结合的理解性学习,能够突出高质量分析性和逻辑思维的特点,从质量上保证了对语法学习整体性和感性的认知,使得学习过程是清晰明了的,有层次性的。
2.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由于英语语法是英语的基本结构框架,所以其有很强的整体性。英语语法的学习不仅仅要熟悉技能并且巩固知识的规律性,还要符合知识系统地掌握和技能强化训练的规律性,这两种规律性表现就是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二者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作用。集中学习时,是将原本系统性和整体性很强的语法内容集中起来学习,具有针对性,能够巩固对语言结构的把握,更好地掌握语法点,并且进行更细致的认识。这种从整体把握和各个击破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在英语语法学习的理解性使用中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通过学习一个时态,从单一理解到多个理解,产生连锁反应,使词汇和句式的变化井然有序,方便学习者快速掌握语法知识。而分散指的是在集中理解之后再分散到各个语境中,用逐一详查的方式进行查漏补缺,明确分散到其他语境当中,相同的词汇和句式是否发生变化,直至全面了解,可以说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理解性学习方式,是英语语法高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3.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相较于前两种方式,要更加具体一些。利用思维导图理解英语语法,从而达到英语学习目的,给学习过程带来很多可能,因为图片记忆比文字记忆要容易,学习者可以在头脑中将知识按照词性和使用环境进行有序排列,形成数据库,并且在学习中制作出导图结构,依托井然有序的系统来起到理解作用。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同的人对英语语法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因此思维导图也是更合理的理解英语语法的途径,是制订个人方案的具体行为。思维导图可以从个人的理解能力出发,满足个性化需求,比方对“by”“of”“since”这些抽象介词的掌握并不牢固,思维导图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帮助学习者进行介词的区分和使用,将介词分为不同的支线,延伸出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注意事项,利用思维导图来理解词汇、句式要更加方便快捷,是有很大研究空间的学习方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英语语法的学习和使用,其中英语具有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是可以加以利用的特性,学习者可以根据上述特性,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理解。英语语法学习的根本在于理解,掌握了理解语法的方式也就掌握了快速学习的捷径,无论是精学结合泛学还是集中学习结合分散学习,亦或者是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都在于达到理解性目的,基于理解掌握英语语法,突破传统中的强迫性记忆,将英语学习能力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左静妮.论英语语法学习方法——语法学习中注重系统性与逻辑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137-138.
[2]欧思思.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英语语法学习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8(48):235.
[3]邓跃平.可理解性输入对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