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会展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究
2021-11-03于慧
【摘要】本文灵活运用学习动机与策略理论及启发式教学理论来设计《实用会展英语课》的课堂教学,巧妙设计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良好。
【关键词】会展业;英语;动机与策略;启发式
【作者简介】于慧(1967-),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目前,英语课的微课、慕课很多,课堂设计也层出不穷,但涉及经济领域的专业英语课,如《实用会展英语》等课程,微课、慕课资源却很少。如何把专业英语课教授得既有英语课的特色,又具有经济类专业课的特点,涵盖专业课的信息及案例分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阅读与写作技能与应用水平,使学生在会展工作中能熟练使用流利的英语与国外客商交流;既能以较快速度熟练翻译和处理外文技术资料,又能以优美、地道、专业的文字来写作各种商业应用文。我们通过《实用会展英语》这门课的学习,可以培养专业的会展人才,从而驾轻就熟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学习策略与动机理论及启发式教学
1.学习策略。习得与学得假说。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是对“习得(acquired)”和“学得(learned)”的划分。克拉申认为“学得”不是“习得”,“习得”是在自然的不经意的语言过程中得到的语言能力;而“学得”是有意识地经过后天的学习、培训,并进行有意识地练习、记忆等活动得到的语言能力。教师要不遗余力地给学生营造“习得”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语言能力。
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方式,行为。克拉申认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极其重要。情感因素主要指动机、自信心与焦虑状况。动机是学习外语的动力。
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中动机的作用。
Gardner和 Lambert提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性动机的二分法,并且提出持有这两种动机的学习者进行外语学习更持久,更能维持掌握外语的动力。
国内的一些研究也阐明了动机与二语习得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动机与学习因素的相关性;二是动机与课堂及课堂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的关系;三是动机与策略的互动关系。
融入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相对,是指个人学习外语时对一种或多种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可以融入所学语言的社会及文化。持融入型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外语时更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能够在短期内掌握一门外语,因为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根据融入型动机及原理,在学习会展英语词汇时,我设计了会展英语词汇的教学策略田字格游戏、会展英语词组接龙等游戏, 让学生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方式乐此不疲。
工具型动机是指带有工具性动机的学习者希望通过第二语言达到自己的目标,得到侧重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实际价值和好处,比如考学、就业、出国等。
根据工具型动机原理,了解到学生的专业是“会展经济与管理”,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会展业,而流利的英语会话和地道的商业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会展人员必备工具。于是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课堂上与会展业相关的实操场景。如:展览中心人员给外国参展者电话报价英语片段;给外国参展者或嘉宾介绍展厅功能、面积、展位等英语会话表演;帮助外国参展者安排食宿,租借会议室、电子设备、安排展位等英语会话;安排学生课下写作英语展位报价单、参展合同等。实践证明,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很感兴趣,认为很有价值。
基于动机理论,我还设计了其他教学课堂:在学生之间进行情境口语表演、角色扮演表演;还有会展业、商业应用文写作比赛,会展业词汇比赛等等项目,参与的学生都有奖励。这种做法极大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学习很有兴趣,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
3.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具体方法。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中国,“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长时间但还想不通,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在欧洲,苏格拉底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
问题式启发教学。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注释,并就每个段落设计一个或几个新颖的问题。学生通过网上阅读,对即将讨论的话题有备而来、 有话要说。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对问题的要点作出引导并与学生互动;或者提前提供导学案,让学生自主阅读书目,在网上查阅信息。小组集体讨论时亮出个人观点、个人论据,此时教师起辅助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第一章第二小节“中国会展业的历史和现状”时,就设计了一些启发式问题,如:1.SNICE是什么?2.SNICE是哪几个公司的合作?3.专业术语“exhibition”“trade fair”与“Expo”“trade show”意思一样吗?哪一个用在美国?4.问题讨论:(1)外国人在中国做生意,难点是什么?(2)中国的会展中心是否有过度建设的问题?行业非行业在参展上没有价格区分,从长远看,这种做法对中国的会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在讲解第二章第一节“会展中心的面积与位置”时,设计如下问题:1.会展业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各是什么?2.2008年四川举行过什么展会?通过教师对每一章每一节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寻找并归纳答案,利用互联网寻找信息并展开讨论。这種做法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生对这种自主学习的新方式饶有兴趣,打破了从前满堂灌的壁垒。
情景式启发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问题情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与本课核心知识、内容紧密相连的情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了解本课的方向和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也在实战中锻炼能力。比如:在会展英语的课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篇幅涉及会展的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展位的广告兜售、与国外客商的咨询联络、迎来送往国外客商、展会期间的对外商服务、撤展时解决外商商品运输问题等。在学习课文之后, 怎么才能不动声色地练就学生在这些情景下的一口流利的英语呢?笔者在备课、上课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查阅大量资料,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情景教学现场,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用自己提前準备的英语交流。如:
第一场“中国上海国际服装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学生分组,全体参与。组与组进行比赛,评出前三名,教师给予奖励。每组成员扮演不同角色,如:主持人、发言人、五或六名外国记者、同声传译者、摄像师(负责对推出的每一个镜头写英语注释)等。角色分配下去之后,学生们非常踊跃地在课后写发言资料。为使全班学生都能听懂,教师要求主持人把每个人的发言资料统一做成电子图片,在现场模拟时播放。
第二场:电视展位广告兜售模拟现场。小组成员穿着不同颜色的服装,每人表演说一句有创意的广告词,可以是搞笑的,也可以是经典的,等等。
第三场:电话与国外客商的咨询联络,包含报价、展会时间等信息。
第四场:迎来送往国外客商,在展厅巡游,撤展时提供帮助,等等。
第五场:展会期间的对外商服务:投诉、建议;电子及其他设备租用;会议室的使用、上下水供应;食宿及其他。
在情景教学前,教师还隐隐担忧,担心学生无法用英语写资料,无法用英语交流,张不开嘴。但五场模拟下来,学生的表现消除了教师的顾虑。首先,教材上已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写作格式等信息,学生的写作负担不重,使他们不会失去学习兴趣;其次, 每一个学生都上台表演,没有退让的余地,他们也不愿给小组抹黑,唯一的选择是努力向前;第三,青年学生几乎都有表演的兴趣,模拟现场正好满足了他们表演的兴趣。
五场模拟下来,教师惊奇地发现,学生用心地对待每场模拟,比平时上课认真,不仅有一次比一次流利的口语交流,还准备了相应的表演形式和道具(服装等),那些会展业中很专业的英语词汇,他们也脱口说出。看到这些表现时,我倍感欣慰。
三、结语
通过学习动机与策略理论及启发式教学理论的运用,以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实施一系列教学,如:会展业词汇启发式教学、课文问题设计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会展业词汇比赛教学、会展业商业应用文英语写作比赛。这些教学巧妙地融入了启发式教学理论,融入了融合型、工具型动机等理论,让学生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学,在玩中学,在不知不觉中学,在实战中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而且还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把知识变成了自身技能。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发现,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非常理想,笔者仅仅做了有限的尝试。让我们一起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使之接近或达到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Gardner B W. Lambert.Attitude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Rowley, Mass: Newbury.
[2]董佩佩.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与我国的外语教学[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4):44-48.
[3]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3):92-99.
[4]林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马冬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新发展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9(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