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新教材双线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1-11-03朱静

教育界·A 2021年10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朱静

【摘要】传统的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经典,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看重学生获得并提高综合素养及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文章针对线上、线下的双线混合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一、双线混合教学模式的基本形态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与普及,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所实施的线上教学已经十分常见。如当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的MOOC就是一种十分典型的基于线上教育资源的教学形态。此外,我国也出现各种利用中短视频进行教学的微课,并且基于这种线上资源开创出全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

双线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展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根据线上资源和线下教学各自的特点来最大化地发挥各自优势,以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实现更多样化、动态化且双向互动式的教学,在大量的互动中锻炼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其二,目前所探索出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借助线上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试,而线下课堂上的教学利用多媒体素材进行辅助,同时转变线下教学重点,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开展各种互动性、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以往的静态化学习转向自主建构式的动态化学习,促进其语文思维的发展以及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其三,双线混合教学模式拥有极为广阔的教学研究空间,能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迅速利用更高效便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

二、高中语文应用双线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从高中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看,阅读文本的难度更大,单纯依靠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学生固然能够知其表,但无法解其意。且学生只有对高中语文学科的内容形成深刻理解,才能够进行内化、记忆与运用,单靠以往的死记硬背,很难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教学中,对于“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呂哟”一句,学生不能只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更要体味背后的意蕴,如此才能在阅读中做到情到之处,信手拈来并加以应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更多的并非教师的讲,而是学生自身的理解与感悟,需要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互动来真正进入高中语文世界。从这一角度讲,双线混合教学模式所具备的优势恰恰可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更好地达成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其次,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角度讲,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网络教学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在学校停课的情况下,线上网络教学就成为保持“停课不停学”的关键。在后疫情时代,国内仍然存在疫情局部爆发的可能,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与其他学科一同探索更为完善的线上教学模式,并深化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以满足今后各种情况下的教学需求,将线上教学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

再次,从学生角度讲,现代学生是成长于网络时代的一代,对手机、网络等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和使用兴趣。相较于语文教材纸质内容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口述与板书,网络资源更为鲜活。因此,现代高中生更喜欢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和知识。在此情况下,要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教师应适应新时代高中生的特点,结合他们的需求创新教学方式,加强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应用,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同时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高中语文双线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

(一)明确双线混合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应用双线混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先明确一些原则,否则将会影响该教学模式的科学合理性,反而降低教学成效。

首先,要遵循适度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线上教学所提出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固然为教师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开展教学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必须依赖于网络而对学生不管不顾。例如现阶段一些教师在教学时过分依赖线上资源,课内课外都依靠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自己的“教”完全变成了学生依赖这些多媒体资源的“学”,教师本人也乐得清闲。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双线混合教学的初衷,也忽视了“立德树人”的本质,将双线混合教学变成了单一的线上教学,不但达不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反而使高中语文教学陷入另一种困境。因此,在探索线上教学的应用时,教师必须把握好适度性原则,明确线上教学的辅助地位,不能本末倒置。

其次,灵活性原则。线上教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灵活,可以由学生结合自身需求选择教育资源。同时,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不是课堂、课外的割裂,而是一种不同场景的深度融合,即课堂上可以利用线上教育资源,课外也可以在网络上实施类似课堂的教学。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灵活性原则,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开展双线混合教学。

(二)利用双线混合教学实施翻转课堂

目前,翻转课堂已经在众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被证实其有效性,且这种全新的教学形态是对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化。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应用双线混合教学模式时,可以参照翻转课堂的具体方法。

首先,教师应对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重新进行设计和组织。譬如,在古文《师说》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字、词、句等基础教学内容以线上资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进行自学。高中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汉语言基础和良好的网络使用能力,可以利用线上资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而针对课文中一些更具思想性、思辨性的内容,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教育意义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如此,就将课堂时间更多地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上,而基础性、重复性的学习内容放在课外由学生利用网络独自完成,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教师要对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做好重新规划。在翻转课堂中,针对课前与课后的线上学习,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育资源。例如在《喜看稻菽千重浪》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新闻通讯文体的相关知识、我国水稻研究的相關内容、袁隆平事迹以及文章写作技巧等内容制作成微课,并将文字、视频等素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独立阅读文字和观看微课完成自学。这些教学素材也可供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的回顾与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本课的重点、难点等作为主讲内容,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写作练习、单元思维导图绘制等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重点更为突出,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利用线上资源来进行知识拓展、思维引导等,使本课的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文,从多维度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三)结合教学内容开发线上资源

从双线混合教学的基本要求看,线上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两者融合的基础。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应用好这一教学模式,还需要科学做好线上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方面,教师应注意所开发的资源必须具有引导作用,即可以辅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例如针对《短歌行》的线上资源开发,除了文言文字词注释等基础知识讲解外,教师还需要预设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学习,达成学习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所应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板书,教师要利用生动丰富的内容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通过视听刺激来使学生对这首诗的意蕴、情怀有更深刻的理解。

另一方面,线上教育资源的开发需要保证多元化,即基础知识类资源、课外拓展类资源、学生测评类资源等都要有,以方便学生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人性化。

(四)开展线上线下综合测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关系到教师教学的调整和学生的自我完善。应用双线混合教学模式同样不能忽视评价这一环节。双线混合教学为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提供了可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各自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增强评价的时效性、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

例如教师利用线上教育平台或软件对学生自学的成果进行评价,并及时搜集学生的评价反馈,了解学生在线上学习时遇到的有关基础知识、文章理解等方面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课堂效率。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等,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来建构更完善的自我认知,找到自身的不足以及与他人的差距。再者,教师可以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教学时间来为学生展开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实施全面的监督与反馈,并利用信息技术加以记录,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进步过程,看到自身成长,进而提升语文学习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线混合教学模式正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双线混合教学模式,教师要把握好相关原则,从具体实施模式、线上资源开发以及线上线下综合测评等角度着手探索双线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形成一套完善的应用路径,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李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农家参谋,2020(22):217-218.

陆珺洁.高中语文微写作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0.

易彬.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上),2020(02):104-105.

马晓妍.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