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女性形象分析
2021-11-03董晓东
董晓东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是以陕西关中地区的白鹿村为缩影,借用鹿氏和白氏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来展现自清末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历史变化。小说中刻画了许多经典形象,贤良淑德的白赵氏、叛逆勇敢的田小娥、聪慧果敢的白灵等等。接下来本文将从这三个典型代表入手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一、贤良淑德,传统女性代表—白赵氏
在《白鹿原》中,全书的描绘几乎都在颂扬温柔贤惠、贤良淑德的一类女性形象。这一类女性,她们既有着母亲的关怀慈爱和坚韧,又有着妻子的温柔贤淑、勤俭持家,与其说这是对女性们无私奉献的褒奖,倒不如说是一种对女性的物化和对女性自身作为本体个人的一种蔑视。在她们看来,女性的属性就是用来生育、繁衍后代的工具,女性的职责就是处理好家庭里外的家事。
白赵氏就是这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与其同类的还有白吴氏、朱白氏、鹿贺氏等等。而作为第一代女性楷模代表人物的白赵氏,她这一生为白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直到白老爷子死后也依然凭借着她果敢、干练的处事能力操持好了一切家事。在白赵氏的心里,女人本身就是卑贱的,生来就是为了给男人繁衍家族后代,并且她自身也认为繁衍子孙后代可谓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以至于家里儿子、孙子的生育大事都有她来安排掌控,她为儿子娶七房女人,为孙媳借种生子……这一系列行为,也使其最终彻底沦为男权社会的奴仆,父权腐朽制度的帮凶。
这一类女性形象的塑造,除了展现其母性的光辉和妻子的贤良,全然没有作为个体本身的行为塑造,是被扭曲的传统社会女性形象。而这一类形象特征的女性,却是男人的最佳择偶人选,即使是多么放浪形骸的男人,最终也能有机会接触到这类“优质”女性,为其继续繁衍后代。这类女性是如此的伟大却又如此的无奈,她们的一生都在为他人而活,为男人屈服,其形象特征几乎是由男权社会打造出的最佳女性审美形象,也因此沦为男人的“阶下囚”。
二、叛逆勇敢,冲破父权枷锁代表—田小娥
若说贤良淑德的白赵氏是传统男权社会最理想的女性形象,那么叛逆大胆的田小娥就是男权社会的对立面,两相极端。
在压抑中反抗以致疯狂。田小娥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精神独立、无拘无束,是妥妥地应对男权社会的女斗士形象。她臭名昭著、不守本分,与黑娃私奔,与鹿子霖乱伦,勾引白孝文。从她迷恋黑娃到变鬼附体,最终被镇压塔下,无论你对她这一形象的行为举止有多么的鄙夷,但她在当时那个年代对男权反抗的精神却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个女性,田小娥的理想也不过就是想要嫁给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当个名正言顺的庄稼媳妇罢了,可这简单的愿望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无法实现,以致她最终走上不归路,成为男权社会下女性反抗的牺牲品。
和白赵氏不同,田小娥这一生都在追随自己的意愿活着,她一生都在反抗封建礼教,即使死后也依然还魂对封建礼教进行严苛的批判。然而,全书却对此形象进行了抨击,当女性拒绝对传统父权社会的封建礼教进行服从,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时就会受到警告,以此来镇压她们的反抗行为。纵观田小娥的一生,她和多个男人有过关系,这和传统封建礼教的忠贞顺从完全相反,也因此被作者刻画成了一个“魔鬼”形象。
三、烈士之殇,聪慧果敢代表—白灵
第三个典型形象就是作为中间者的先进人士“白灵”,她没有固守传统礼教的观念风气,但同时也没有田小娥那样激烈的行事作风。
白灵在小说里被塑造的形象几乎是最接近现代女性的形象,她聪慧伶俐、独立自主、果敢大胆、理智清醒,是白鹿原上几乎唯一有机会成为现今时代优秀女性的代表。然而这样一个“有前景”的女性,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无论多么先进,多么清醒,最终也是难逃宿命的,甚至没有资格载入白鹿原的史册。她的父亲白嘉轩认为,如果女儿能乖巧、顺从一些也许就不会落得这么个悲惨结局,当女儿违抗他的意愿之时,他将女儿赶出家门,甚至抹除她生命的痕迹,而最终的结局也就是白氏家族里再也没有了白灵这个人。
剧中的白灵作为新时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她勇敢的挑战了男权,撼动了男权社会的基石,甚至令男权社会惶恐不安。但这一套在封建社会里是完全走不通的,如果她不回归传统礼教,那么最终就是被消灭,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顺从即毁灭”,可以说是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白灵的一生,在白氏家族里,没有女性的历史印记,有的只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男性历史,反映的也只是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历史构建历程。
四、女性主权—三类女性代表的现实分析
《白鹿原》以这三类女性为典型代表,写出了她们对传统男权社会封建礼教的温顺服从、大胆的叛逆、激烈的反抗,然而这一切,都没有能真正拯救当时的女性。不过,作者对这一系列女性的反抗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更是深刻揭示了女性苦难的生存现状,表达了对当时女性的同情和关心,对女性即使最终没有战胜男权社会,但依然奋勇反抗的精神持以褒奖和敬意。
对白鹿原女性悲惨命运的描写,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两性关系解放的思考。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新旧思想夹杂冲突,两性关系更是当今社会绕不开的一大话题,社会两性关系良性发展的前景,任重道远。
女性是社会中一大重要的组成群体,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衡量。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社会里,女性也不过就是社会的附属物,是男性泄欲以及繁衍的工具,男性可以随意支配女性,毫无个体价值。而本文所分析的三类经典女性形象也几乎是能反映当时社会的最饱满的人物形象,封建礼教是导致她们悲惨命运的根源,这些女性人物形象的经历就是引发后人关注的核心焦点。
五、总结
《白鹿原》是对过去封建社会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旧思想交织时期的描述,当时的社会物质匮乏,人们意识淡薄,更谈不上是什么文明社会。放眼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小说里描绘的时期,可以说是一个性别文明意识的启蒙期,物质的匮乏也最终决定了人的思想意识的匮乏。
首先,我们应认知到,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人只有在满足了基础物质需求,在物质充沛的条件下才会有其他思想行为认知的欲求和认知的提升。这样一来,也不难理解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女性的地位和生存环境,客观来说是历史发展進程的规律,也是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既没法责备那个年代里那样“迂腐”的男人们,甚至也没法埋怨物质匮乏的时代,它只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的一个历史必然。
其次,我们在不能责怪历史必然的同时,也不应当忽视历史必然进程里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男女性别的不平等,女性的欲望,以及最终给社会发展进程带来不利的后果。传统儒学文化中对于女性认知偏颇的地方我们应当提出来予以摒弃,纵使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渗入血液的影响,也不是让我们逃避社会问题的借口。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必须摒弃,当代社会里依然存在着大量对女性刻板化、传统化的贤妻良母形象的吹捧。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更加清晰地认知到两性的相处之道:平等而非对立,更非压迫。现代人应当拥有的是对性别理性的认知和自省的精神,检视根深蒂固的男权集体意识,清除几千年的男权文化积淀,打破传统文化中虚假的女性形像,以便营造出一个性别平等的对话空间。
最后,希望无论是新时代的男性还是女性,都应当不断地从历史进程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用更加清醒理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而不是潜意识地维系自身的权益。只重视自身权益的维系,忽视社会权益,从而引发两性对立,最终将危及个体自身的利益,于个人、于社会发展都将是无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