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应是美好生活
2021-11-03潘斌
潘斌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詹家镇芝溪家园小区屋顶上的光伏发电装置(徐昱/摄)
最近,从东北三省到东南沿海,拉闸限电时有发生,这和煤价高位运行、电煤紧缺,用电供需紧张有直接关联,也是个别地方“运动式减碳”所导致的结果。过去几年,各地为了完成能耗以及碳减排指标,严控煤炭使用,不断压降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产能。
实际上,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愿景,需要落实到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低碳社区可以灵活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禀赋,实现绿色清洁能源供给,还可以通过智慧城市管理手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形成一种具有公信力、公共影响力的低碳文化,更深地影响个体,使人们在生活中减少碳足迹,最终传导至产业链和供应链,促使整个经济循环系统朝低碳化方向发展。
零碳还是低碳?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中指出,当前全球平均温度相比工业革命前的水平已经上升了1℃,很可能在2030-2052年之间达到温升1.5℃。全球温升1.5℃时,高温热浪将增加,暖季将延长,而冷季将缩短,多年冻土、冰川和冰盖将加速融化。
现代社会的主流,终归不是要回归原始田园生活,而是要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减碳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意味着,即便生活领域碳排放相对较少,对个人碳足迹的测度、控制也刻不容缓。低碳社区是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
目前,低碳社区还是一种新事物。社会知名度较高的低碳社区多持先锋姿态,拒斥工业文明,尝试回归自然、简单的生活方式。对它们来说,“低碳”还不够彻底,“零碳”更能标示他们的决心与志气。
国际上,著名的零碳社区有英国伦敦BedZED零碳社区,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哈马小区等等。BedZED社区体现了设计者整体的、节约的构思——水、电都来自于自身装置,所有居民都不用交水电费;尽可能采用机械而非电动设施,连屋顶的天窗都是机械操控。设计者试图打造一个自我循环、自给自足的小区。
河北省安平县一家热力公司员工入户测量室内地暖温度(李晓果/摄)
相比BedZED只有几十户的规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市的新市镇MasdarCity(马斯达尔市),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城,面积6.4平方公里,堪称大手笔的零碳社区试验。其不仅以“零碳”城市作为造镇目标,还提出“零废弃物”“零车辆”等发展目标。
国内城市如上海也在探索、布局零碳社区。上海电气在崇明三星镇建设了一个小型光伏社区,屋顶布设光伏板,再辅以离网储能系统,就地生产、消纳清洁能源电力,将能源“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身份合二为一。
未来,上海还将在崇明东滩建一座生态城,有望实现八成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将通过风能、生物能和太阳能光伏直接获取热能和电力。
不过,在笔者看来,零碳社区固然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却未必便于大面积推广。
首先,零碳具有某种压迫性,似乎要求人们将欲望降到最低,过一种最简单淳朴的生活。但现代社会的主流,终归不是要回归原始田园生活,而是要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减碳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我国居民生活水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许多生活领域的碳排放不可避免。电力能源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零碳化,但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却要“只争朝夕”。例如,目前民用电梯、暖气都涉及碳排放。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们的居民生活用电只占工业用电七分之一,而美国由于去工业化,居民生活用电量远超工业。
融合与想象
低碳并不必然要求清心寡欲。低碳生活有阶段和程度之分,有圣徒式的零碳英雄,也有无法拒绝牛排美味的低碳达人。只要一个人是通过自主性选择去降低他生活中的碳排放,那他就是低碳践行者。
因此,低碳社区要具有包容性、普适性,不是去挑战和颠覆,而是去融合已有的生活方式。
打个比方,一个人在自家屋顶装上光伏板,在买菜时坚持使用环保购物袋,但同时对燃油车仍抱有情感,他的生活选择是可以被包容、被理解的。就像不能因为比尔·盖茨拥有私人飞机、大游艇、大别墅,就忽略他在更广泛生活领域的低碳努力,比如他崇尚吃人造肉,在私人飞机上加注绿色燃油。
包容性的低碳社区建设,首先不能背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东南亚小国家不丹,很早就实现了碳达峰,而且是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实现的:人的需求减少了,对工业化产品消耗少了,自然就达峰了。不丹也被称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
但很明显,不丹的路径无法在我国复制。我们无法忽视摩登城市的B面——老旧小区里住着许许多多等着安装电梯的年长者;很多害怕寒冷的人希望下一個冬天能装上地暖……低碳社区还要想方设法满足这类需求。
包容还意味着多元化以及想象力。特别是在当前这个阶段,新能源技术纷繁复杂,突破性、爆发性、革命性技术尚未显现,我们更要尝试多种方案、多种选项。有些人宁愿忍受堵车也要开车上下班,就要研发新能源车,并且提供尽可能多的充电桩;有些人有里程焦虑,就要研发混合动力车。
很多城市在低碳建设上提供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选项”。例如,为改善“亚洲第一大社区”回龙观的居民出行,北京开设了一条全长6.5公里的自行车“高速路”,这条“高速路”全程没有红绿灯,骑行途中完全不需要“刹一脚”,并且“装备”了各种人性化的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