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告急
2021-11-03李潇
李潇
10月8日,平遥古城城墙坍塌处理情况
平遥古城墙局部坍塌、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坍塌、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国保临汾丁村民居1号房正房垂脊倒塌,28号院东西厢房倒塌……
据山西省文物局10月11日发布的消息,山西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正陷于险情中。除了它们,还有大量散落在村落中未登记在册、未定级的传统建筑受损。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我国现存各类古建筑最多的省份,上迄唐代,下至民国,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美誉。
这场暴雨,让更多人了解到山西厚重辉煌的历史,关注山西古建的命运,同时让人思考:未来,我们应当如何更有力地保护中华瑰宝?
五千年中华文明看山西
一座座古建筑,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到2020年7月,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在册登记数量为53875处,其中古建筑有28027处,占52%。
“出镖嘞!”500年前,在平遥,晋商吆喝着出发。这里是商贸集散地,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平遥古城西大街被称为“大清金融第一街”。这些勤劳、开拓进取的晋商们,打造出古代山西“货通天下、汇通天下”商业盛况。如今,“日升昌”已经成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水灾暴雨对古建筑的伤害更具隐蔽性。”李朝阳表示,受潮腐蚀、浸泡、地基周边扰动等,都可能伤害到古建筑的寿命和完好性。
至今,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平遥古城里依然居住着原住民,整座城既是文物,又是生活区。古城保留了城墙、寺庙、店铺以及民居等古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
在古城周边,坐落着影视剧中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精美的大宅院曾是古代居民的住所。透过这些民居,我们不仅能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还能看到人们生活与文明发展的痕迹。山西有高原、盆地、山地,东、南面有山岭,易受西部冷空气和风沙影响。居民住宅主要为三合院、四合院,雁北一带民居有着独特的一字形布局,整体较为规整,院墙高大,外立面封闭,可用来保暖、防风沙;大院还点缀着多种雕刻装饰。
1997年,与平遥古城一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还有镇国寺、双林寺。镇国寺是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内有堪称“千年瑰宝”的万佛殿。
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有着建筑大师梁思成心心念念的应县木塔。第一次见到它,梁思成就赞叹“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应县木塔有着令人惊叹的纯木构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能保持如此之久,与当地气候有关系。”著名古建筑专家马炳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山西省大部分地区为半干旱气候,仅中高山区和晋东南地区属于半湿润气候。
这样的木结构古建筑散落在山西各地。全国600余座元代及元代之前的早期古建筑中,山西独占500余座。
从外看,木结构古建筑骨骼多为木构,单体建筑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底部用青砖或石料砌成高出地面的台基,中间以木构柱额和梁架组成屋身,上部为雨坡或四坡瓦顶。这样的山西古代木建筑一直在不断地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建筑史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让马炳坚担心的是,“木结构古建筑是木构架承重,墙体最早是草泥墙,后来是土坯墙,再后来才是砖墙,但外面是好砖,里边是碎砖,墙体不承重,不结实,如果雨量大,可能把墙体泡倒”。
那么,暴雨之后,山西古建筑怎么办?
多策齐下抢救文物
古建筑的保护从建造时就开始了,例如古代工匠会结合当地气候环境进行合理选址,设计木结构建筑的通风孔。
當今,很多古建筑有常态化的防护维修,还配置了防灾减灾相关设备,需要防火、防水、防潮、防虫等,通过监控、消防栓、烟雾报警装置、防水膜、保护壳、通风孔、药物喷洒等进行防护。
“对于不同类型的古建筑,可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专病专治。”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建造师李朝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然而,这次山西暴雨实属异常。有高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观察发现,“山西多年平均降水量是500mm,一般为7月、8月降水最多,这次却是10月暴雨。首先是时间反常,其次是降水量反常,短期降水量过多”。10月2日至7日,山西有18个县降水量超过200mm。
而且,山西木结构古建筑多,处于降水相对较少的北方,防火是重点。何况,古建筑防水相关研究甚少。
面对山西的困境,国家文物局已向山西紧急拨款,并派出专家组前往。
那么,此次灾情对于今后古建防灾抗灾有何警示?
“重点要加强专业人员观测,提前预防。针对极端恶劣天气下的不同类型建筑,可以采取非常规措施保护,如木结构临时支护、砖石结构堆土支护、古墓葬排水沟引水、摩崖石刻壁画遮挡苫盖。”李朝阳说。在紧急预防中,文物保护专业人员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数字化技术被应用于古建筑保护中。
文物保护要遵循“四原”原则,即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最高要求是恢复原状,最终应是修旧如旧。具体而言,古建筑保护要最低限度干预、保护文化传统、使用恰当的技术。
“水灾暴雨对古建筑的伤害更具隐蔽性。”李朝阳表示,受潮腐蚀、浸泡、地基周边扰动等,都可能伤害到古建筑的寿命和完好性。针对建筑基础,可以采用四周加基础桩、灌浆注浆等方式加固;针对墙体,可以采用加门垛、设圈梁等方法加固;针对屋架损坏,可以采用抽换腐朽构件的方式修复;针对屋面,可以通过清理杂物、修补瓦和刷防水涂料层加强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