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桑树
2021-11-03王剑英
王剑英
蚕农陈东日在柳州市柳城县凤山镇桑园里采摘桑叶
2020年我国饲料产量达2.9亿吨,而饲料粮中的蛋白源——大豆仍主要依赖进口,2020年累计进口大豆10033万吨,首次超过1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90%。我国是全球蛋白质饲料原料最大进口国。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每生产1亿吨大豆需占用耕地近8亿亩,而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不足20亿亩,完全依靠自产势必挤占三大主粮(小麦、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威胁口粮安全。
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调整畜牧业结构,开辟饲料来源,意义重大。作为生态型、经济型饲用植物蛋白源,“桑”正是极佳选择。
日前,第二届桑蚕经济论坛在北京召开,《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论坛现场获悉上述信息。
围绕论坛主题“今天的饲料,明天的食品”,数十位政府官员、企业界代表、学界专家先后发言,以“线上+线下”方式探讨、交流,聚焦桑树资源的饲料化利用,为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供破解方案。
“我们不仅要把粮食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也要把畜禽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畜以饲为天
世界粮食安全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20年国际食物价格指数达到127.1点,为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油料、谷物、食糖三大价格指数均达到2017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20年全球饥饿和食物不足的人数达到23.7亿,创2007年以来新高。
“当前,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财富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模式变化等一系列压力,正在挑战着我们的粮食体系提供营养食物的能力,和以环境可持续方式提供改善生计机会的能力。”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助理代表张忠军表示,新冠疫情蔓延、国际经贸摩擦不断,以及蝗虫和草地贪夜蛾等因素引发了国际市场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国际食物价格急速攀升。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仓廪实,天下安。長期以来,我国农业守住了“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战略底线,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但总体来说,我国饲料用粮供应保障不足,“人吃”与“马喂”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矛盾。
从短期来看,进口方式可以暂时弥补我国耕地资源禀赋的不足;从长期来看,却存在很大风险。
近年来,我国人民膳食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口粮消耗减少,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肉蛋奶的人均消费量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粮食安全的内涵逐渐从口粮安全演变为口粮与饲料粮安全并重。
数据显示,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152千克,2017年下降为110千克;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猪肉、禽类、鲜蛋消费量分别为13.7千克、1.0千克、3.7千克,2017年分别上涨为20.6千克、9.7千克、10.3千克。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主席朱保成强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让畜禽更多地吃上‘中国粮越来越重要。我们不仅要把粮食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也要把畜禽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古语云: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天。
畜牧业直接影响肉蛋奶的有效供给,关系国计民生。2021年5月至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分赴内蒙古、吉林、湖南、四川、云南、青海等6个省(区)开展检查,发现“饲料供给不足”已成为突出问题,影响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亟须补齐短板弱项。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介绍,预计到2025年,我国饲料粮消费将达到2.5亿吨,占粮食总消费量的42%以上;从国内生产保供看,饲料粮自给率将在目前不足70%的水平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供不应求十分突出。
“目前,世界粮食贸易量仅是中国消费量的三分之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组织有义务、有能力保障中国的粮食供给。”陈萌山表示,“保障谷物基本自给,是粮食安全的底线。谷物基本自给,主要是饲料粮的基本自给。”
另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李德发介绍,2020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2.5亿吨,同比增长10.4%;总产值9463.3亿元,同比增长17.0%。
蛋白质制造工厂
我国正处于由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饲料资源短缺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等问题的严峻挑战,需要开拓创新加以解决。
“桑叶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大有可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表示。
桑树被誉为“蛋白质制造工厂”,桑树中含有3000多种蛋白质,仅叶片中就有2000多种,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远高于大豆和苜蓿,兼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一系列优点。它生长迅速,产量高,是目前木本叶用植物中产量最高的树种之一,单位桑园可年产植物蛋白为大豆的3.6倍。
桑树对环境的适应范围很广,从海平面到海拔4000米、从潮湿的热带地区到半干旱地区均能较好生长。种植饲料桑可以在丘陵、山区、沙漠地区、石漠化地区进行,也可以利用零星边角土地栽种,不与粮食作物争地。
在中华农耕文明发展史上,种桑养蚕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产业。我国是桑树的原产地,现有桑园面积1200万亩,估算全国每年可饲料化桑枝叶超过1000万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名誉主席向仲怀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桑基因组、微孢子虫基因组三大基因组计划,推动了传统的蚕桑学步入现代学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