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着“一词”,却感同身受

2021-11-03熊月蓉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4期

熊月蓉

摘要:《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通过指导学生品词析句,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将这种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表达中。

关键词:品读语言;体会内心;感同身受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这样的课文,如何让学生不感觉陌生,且学有所获?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教学。

一、学习语言,体会内心

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再结合本课课后习题二的要求“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可以把目光重点聚焦到课文中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语句的品读上。

第一部分:闻噩耗——悲痛

首先,我们来品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关于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语句在第4自然段:

[出示多媒体课件]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这段话中的第一句“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是动作描写,从“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个动作我们可以体会到:爱子牺牲在战场上,这一噩耗犹如当头一棒,让毛主席痛苦难言,他只有靠着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来宣泄内心的极度悲痛。我们来欣赏一段采访录:

[视频资料补充]

《毛泽东遗物的故事》片段:李家骥回忆当时主席吸烟难过的动作、神情。

我们再来看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这句话里面有人物的语言描写“岸英!岸英!”,动作描写“按着、喃喃着”,神态描写“紧锁的眉头”。毛主席紧锁着眉头可能会想些什么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来理解。这段文字反映出岸英的成长经历。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难以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部分:做抉择——忍痛

如果说儿子的离世让毛主席心如刀绞,那面对岸英的遗体到底是回国安葬,还是在朝鲜安葬这个艰难的抉择,主席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的第二部分,这部分有三处描写毛主席的语句:

[出示多媒体课件]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我们先来看第一处:“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一句是对毛主席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示动作的词语有“站、仰、望、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父亲在失去儿子后无比痛苦的状态,如果是我们平常人,我们可以号啕大哭,可以尽情地发泄,可是毛主席却有高于常人的坚强的意志力,选择将这种痛苦强压在心底。还有一处神态描写“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眷恋着牺牲的爱子毛岸英,想见儿子的遗骨。这是一位父亲内心最真实的感情,饱含着他对儿子的无限思念与爱。

我们再来看第二处:“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是一处非常明显的语言描写,其中有两个有力的反问句让我们感受到毛主席虽然非常想念儿子,但他还是忍住了内心的悲痛,选择了顾全大局,选择了国家利益,做出了将儿子的遗体安葬在朝鲜的惊人决定。这一段铿锵有力的语言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伟人不徇私情、以国为重的崇高精神境界。

[多媒体补充资料]

播放影片《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片段。彭德怀总司令向主席请罪:“感谢主席宽宏大量,我没有照顾好岸英哪!是我终生不能够原谅的事!请求主席处分!”主席却说:“老彭啊,你也不用过分自责了,革命战争哪有不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一名革命战士,他为国际共产主义献出了生命……”

相信,此时学生对主席不徇私情、以国为重的崇高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来读这句话,他们更能读出对主席的崇敬之情。

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话:“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这一句写了毛主席的神态、动作,表示神态的词语是“黯然的目光”,这是经历过悲痛后的自然神情,表示动作的词语是“转向”“指指”“示意”,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另一方面表现毛泽东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如果说前面毛泽东得到消息、收到电报是情感高潮的话,此时,又是另一个情感高潮,一签字,就意味着毛泽东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岸英将永远留在异国他乡,真是落笔千钧啊!此时的主席犹豫踌躇是再正常不过了。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泽东的常人情怀、伟人胸怀。

[出示多媒体课件]主席给岸英的家书图片+主席和岸英在一起的图片

(画外音:当年,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毛主席无法见到在苏联求学的岸英,于是亲笔写下了一封封家书,后来,岸英终于回到了延安,这对阔别18年之久的父子终于团聚了。可是……如今,岸英牺牲了!这一切已经成为回忆。)

此时,学生再来读这段文字,更能感受毛主席内心的痛苦。

二、总结写法,鼓励运用

通篇读下来,我们可以感受到主席丧失爱子的痛苦。但是,通篇却没有一个地方提到“痛苦”这个词,而是通过对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生动描写,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主席内心的痛苦。这就是作者写法上的高明之处:不着“一词”(痛苦),却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方法。今后,同学们可以将这种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学习表达,提升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后,我们可以设计一道课后练习:请从“高兴、难过、焦急、失望、激动”这些词语中选择一个,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一位同学这样写:“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瘫坐在地上,眼神暗淡下来,有气无力地说:‘希望化作了肥皂泡,是没指望了。”虽然这句话中没有出现“失望”一词,但是我们从表示动作的词语“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地上”、表示神态的词语“眼神暗淡、有气无力”、语言“希望化作了肥皂泡,是没指望了”,可以体会到人物内心的失望。

此环节的设计,使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语言,成功地过渡到現在的运用表达,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充分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达成了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荻芬.课堂教学语言的种类和结构艺术[J].语言文字应用,1995(03).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