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立人”而教育

2021-11-03曹建忠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德育

曹建忠

摘要: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德育,德育最大的问题是立人。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书写好“大写的人”?“成人—成才—成功”的金苹果教育思想,引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关键词:德育;立人;金苹果教育思想

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什么是思想?所谓思想,维特根斯坦做了精辟的论述:“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我们一般称之为“观念”,观念的形成和活动的结果属于认识。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校长需不需要思想?试想,校长之间的交流如果只是停留在“萝卜炒萝卜,还是萝卜”的状态,那他研讨的内容只停留在“术”的层面上,没有“道”的修为,就没有文化的引领。

一、金苹果教育,引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德育,德育最大的问题是立人。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书写好“大写的人”?我们提出了“成人—成才—成功”的金苹果教育思想。具体的思考与实践是——

(一)何谓金苹果教育?其内涵是什么?

金苹果在亚当夏娃手中开启了人类新知的大门(体现人性的光辉);在牛顿头上敲醒了自然科学的钟声,发现了万有引力(彰显科学的素养);在乔布斯的团队里“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革命(突出创新精神)……

金苹果是一种健康、美好的象征,金苹果教育寄寓着“智慧、美好、创新、力量”的理念。金苹果教育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新”为基准,引领孩子们在“五读”(读书、读人、读事、读图、读环境)中积蓄能量,储备智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成人的发展过程。“金苹果教育”探索的就是追寻教育本真的过程,是对教育本源的探索,是建立在“合目标”“合规律”“合道德”之上的本真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是激励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

我们对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成人成才的关系理解和关注上。为此,我们的教育一要“归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二要“求真”——遵循学生身心、语言、思维发展的规律;三要“悟体”——学生是人,是独一无二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具有个性特征和自主精神的生命个体,只有正视差异,尊重人格,敬畏生命,眼中有人,把学生当人看,我们的教育才能回归理性,回归本真。

“成人—成才—成功”是金苹果育人思想。在小学阶段“成人”就是培养合格的小公民,强调一个“德”;“成才”以“标准+多元”为培养方式,实现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强调一个“能”;“成功”力求实现品学兼优、人格健全,强调一个“果”。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使命,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生命质量的充分展现(知识、能力、情趣、视野、思维……)。這是教育属性所至,如何书写大写的人,应集中在对成人成才的理解和关注上。“三成”是教育之间辩证统一的过程。“三成”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自我实现,是以发展为主线,动态地展示了成人、成才和成功的过程,是对人的教育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成人、成才是统一在人的自我实现的进程中,从小打好基础,共同构成走向成功的目标。

成人、成才、成功是育人的三个层面,教育要以育人为本、立人为根,要接地气,其育人的落脚点就是追求教育本真的过程(在古语中,“本”是元气,“真”是真气。在现代词语注解中,“本”是指具体的实际事物或是人,“真”是规律)。

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波浪式推进发展的动态过程。

成人,是根本方向和终极目标(是成才的前提与基础,体现人的共性需求,其目标的实现都要体现在大大小小的成功体验上)。

成才,是人的深化、发展与提升(伴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是成人的外在表现和关键,体现人的差异性,成才要区别对待,人人皆可成才,但有先后之分、阶段之分、层次之分、大小之分)。

成功,是发展阶段性目标和衡量指标,要因时因人因地,是价值追求与个体发展的永恒动力,是不断完善人格和发展自我观念实现的个性化过程,体现的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成人,就是学会做人:做好人,做合格小公民,做一个“志存高远,有理想、勤奋学习,有思想、勇于实践,有创新、心系家国有大爱”的时代新人。

成才,就是学会学习:读好书,学好真本领,立志成才。

成功,就是学会做事,做成事,从小事做起,学小成大。成功,不仅体现在结果上,更体现为成功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向着目标不断积累、不懈努力的过程。

只有三者辩证统一,才能培养未来复合型的人才,这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教学生六年,要为他们想六十年,即“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为民族的未来着想”。金苹果教育思想旨在激励孩子们在读书明理中学小成大,做最好的自己。

(二)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时代赋予的哲学命题

成人与成才,归根结底是一个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双重问题,这就需要唤醒与激励。赋能于人,赋能于己。为防止实践中的活动性和功利性,务必明确:

(1)“三成”(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它是高度统一的关系。

(2)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金苹果教育,以成人成才为育人的主线,课堂是主渠道,活动是主载体,寓教于乐于行动中。

(3)确保本真教育教学的主要地位。改变教育方式,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改变教学方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以关注学生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作为课程的基础,以着力提高德育实效性和德育功能为课程的追求。

未来已来,教育要为未来而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务必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坚持实践“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五育并举”——

德:不只是道德,还要加上“公民”道德,培养做人的道德底线。

智:不只是智力,而是智慧。现代教育应由知识传递者向智慧的传递者方向转变,由平移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向。

体:不只是健康指标, 而是体健、体意、体美。体育重在育,育这种不屈无畏的精神、敢打敢拼的精神!它更需要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美:不只是美,而是美感。既要艺术教育,又要面向全体学生涵养终身受益的审美情操、审美体验、审美修养、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

劳:不只是劳动,而是有智慧地劳动。当信息智能成为时代的新宠,劳动要赋予新的含义,它需要的是一种智慧的匠力。教育是件良心事,当以慈悲为怀,教育只有扎根在生命的课堂里,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长在师生心灵上,教育才能真正落地。

二、党建带队建,赋予少先队员新动能

(一)命题与思考

真正成全生命的真教育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应该遵循哪些自然规律和基本规则?简单地说,要基于儿童立场,回归生活本位。故,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是有颜色的,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红色绿色,还是青色金色,无论有形,还是无形,都应基于人生的“三元色”。

教育是圆的,无论从哪里开始都不迟,只要找准生命的坐标,就能把握教育的方向。教育要回归原点,这个原点是什么?回归初心本心,回归朴素自然,回归生活生命,回归常识常态,回归文化信仰。也就是要回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三个教育的追问!教育要落地,务必思考:面向未来,我们追问的不是中国的教育是什么,而是要思考拥有什么样的教育,应该办一所怎样的学校。

(二)行动与赋能

新时期少先队工作往何处走?如何紧贴时代脉搏?如何发挥“党建带队建”的示范引领功能?我们的实践是——

少先队工作不是追求华丽,不是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是脚踏实地地追寻教育的规律——朴素与自然,探索教育润物无声之道,让教育活动真正回归本真、回归本色、回归生活、回归人、回归健康的教育生态。学校立足实际,着眼发展,以活动促行动,以行动促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我们力求把握好“三个维度”(守底色、能出色、增亮色),形成“多元育人、立体发展、人人成长”的育人特色。

党建带队建,党队齐迈进。我们科学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立交桥,力求做到以学校为依托,以家庭、社会为两翼,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活动为主载体,实现全员参与、全程推进、全面发展,让星星火炬高高举起,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三、大手拉小手,让生命在阳光下拔节

党建带队建,需要靠什么赋能?需要靠思想赋能、文化赋能、精神赋能、技术(互联网+及人工智能+)赋能。我们要有系统思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党建带队要党团队一条心,学思达一条龙,家校区一盘棋,教学做一条线。少先队员正处在生命成长“拔节孕穗期”,要更加呵护栽培。作为育人者需要“六大关注”——

文化拔节——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和优势,用三大文化,即传统文化(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红色文化(长征精神、红船精神)、先进文化(“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赋能孩子们的文化拔节成长,通过三种文化力量滋养“拔节孕穗期”的学生。

思想拔节——行动产生思想,思想创造价值。让思想价值的“势能”转化为实践行动的“动能”。“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培养孩子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树立从小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

精神拔节——身体发育一阵子,精神发育一辈子。让真善美赋能孩子们的精神拔节成长,提升行动自觉,从“自我赋能”向“于人赋能”的转向。

身体拔节——我们关注的不只是健康指標, 而且是体健、体意、体美。体育重在练,练的是勇敢无畏的精神、敢闯敢拼的精神!它更需要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心理拔节——育人从育心开始,知情意行,内烁与外烁,内我与外我,心态与状态,需保持一种定力、静力、心力,阳光向善,阳刚向上。

能力的拔节——从物到人,从知识到能力,从思想到行动,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知识分子到知道分子,从知道分子到知行分子,从知行分子到知智分子,实现“破壳”蜕变。拔节是竹子生长的过程,它有两股力量,一个向下扎根,一个向上生长攀升。只有做好深蹲之功,才有起跳之力。

今天的校长,如果不能拥有家国情怀,不能把脉办学本质,不能辨析教育大势,那么我们的治校就将失去基本方略与定力;今天的教师,如果还是停留或陶醉在重温昨天的故事里,不能自我扬弃,不能先人而学解,那么我们的治校就将失去时代气力与价值;今天的教育,如果不能唤醒教育的灵魂、点燃孩子的梦想与激情,那么就显得苍白无力。

未来已来,教育要为未来而来。面向未来,我们扛鼎在肩,赋能自我,赋能于人,做一名新时代教育风向的洞察者、教育问题的思想者、自我赋能的充电者、教育行动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李雪萍.“立人教育”:用理念带动学校文化建设[J].甘肃教育,2011(19).

(责任编辑:吴延甲)

猜你喜欢

德育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70年德育:在回望中前行
“阳光银行”德育活动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及其形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