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工运寻访
2021-11-03
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旧址纪念馆
万航渡路2036 号
七十多年前,这里是培养教育工人的学校,是锤炼共产党人的熔炉,是组织工人运动的堡垒。
七十年多后,这里成为党史教育的课堂,人们再聚于此,探寻革命先辈、工运先驱的历史往事。——这里,就是“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
抗战胜利后,中共上海市委指示迅速打入教育界,以办民校为主要形式,积极扩展农村阵地。于是,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就成为当时众多的夜校之一,培养、发展了多名共产党员,他们在自己所在的工厂里发动工人运动,组织动员工人们参加上海解放前夕的“护厂运动”。
今年年初,位于苏州河畔的“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旧址纪念馆”,正式摇铃复课。纪念馆坐落于万航渡路2036 号,馆内面积约120 平方米,从史料文献准备到选址装修,前后历经了两年的筹备。如今,步入纪念馆,朴实的青砖纹路营造出了浓厚的历史年代感,陈列的煤油灯、收音机、打字机、珠算盘等老物件,还原了昔日夜校的场景。馆内主要展示了抗战胜利后,党组织为唤起民众觉悟,壮大革命力量,推翻当时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受到的压迫,从而创办三十七民众夜校的历史。
小小的展示馆,见证着工人运动的开展、工人们迎接解放曙光的斗争。
上海南洋烟厂遗址
东大名路817 号、胶州路668 号
1924年,上海南洋烟厂工人举行了一次全国闻名的大罢工,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领导人邓中夏评论认为:“党领导了南洋烟厂工人罢工,这是从1922年底以来党所领导的最大的一次罢工”。
提及南洋烟厂遗址,大多资料能找到上海总厂东大名路817 号和迁址后的胶州路668 号。
如今,胶州路附近已经是名为南洋家园的公寓楼,在一间内部空空如也的商铺门面上标着 “胶州路668号”的门牌。追寻红色记忆,在“静·邻一家”江宁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的“红色印记”党史学习教育点中还能找到南洋烟厂的故事。
虹口区东大名路的南洋烟厂遗址更多以建筑地标的形式出现,817 号的门牌下可以看到两块牌匾,一块标明了这里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1994年公布的优秀历史建筑,第二块牌匾则标明这座高阳大楼正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旧址”。大楼始建于20 世纪初,北邻东长治路,西靠高阳路,两端各有一座塔楼,规整对称。
如今,大楼的一层两边分别是一家“新客来”餐饮食堂和一处售卖烟酒的商铺。据二楼的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自从他们在2000年入驻这座大楼开始,便已改建为商务中心,用作办公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