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株野生高大环柄菇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仿野生栽培

2021-11-03刘潇文陈润臣王鸿磊王红艳

贵州农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氮源碳源生长量

刘潇文, 陈润臣, 徐 晨, 王鸿磊, 王红艳, 丁 强

(中国农业大学 烟台研究院, 山东 烟台 264670)

0 引言

【研究意义】野生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大多数野生食用菌主要依赖于野外采集,随着野生食用菌需求量的逐年增加,造成野生菌的过度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1-3],故野生菌人工驯化势在必行。【前人研究进展】高大环柄菇(Macrolepiotaprocera)也称为高脚环柄菇、高柄环菇、棉花菇等,国外别称阳伞蘑菇,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大环柄菇属。其子实体较大,最高可达30~40 cm,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4-6]。高大环柄菇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野生食用菌[7]。在欧洲高大环柄菇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用菌,在国内仅有零星栽培报导[8-10]。【研究切入点】目前对高大环柄菇的子实体形态特征、菌种生物学性质、栽培特性等缺乏系统研究,且尚无大规模人工栽培的记录。关于其他方面的报道也甚少[11],偶有关于菌丝生长条件的相关研究,其研究方面也不甚全面,对于大规模栽培而言参考不够[1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形态学和分子学相结合的方法对2016年9月采集的1株高大环柄菇属真菌子实体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以菌丝生长量为指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仿野生栽培,以期为丰富山东省食用菌栽培品种,实现高大环柄菇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2016年9月采集于烟台市高新区林地内,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食用菌实验室分离保藏,编号为EF-5。

1.1.2 试剂 大豆蛋白胨、蛋白胨、酵母膏、土豆浸粉、胰蛋白胨、(NH4)2SO4、NH4Cl、NH4NO3、KNO3、红糖、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糖蜜、纤维素、KH2PO4、K2HPO4、CaSO4、K2SO4、MgSO4、MnSO4、Na2SO4、ZnSO4、FeSO4和NaCl等,市购。

1.1.3 其他 ITS通用引物ITS1(TCCGTAGGTGAACCTGCGG)和ITS4(TCCTCCGCTTATTGATATGC),购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土豆浸粉、琼脂、麦粒、麸皮、木屑、玉米芯及石灰,市购。

1.2 方法

1.2.1 培养基制备

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采用土豆浸粉1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水1 000 mL制备。

2) 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培养基)。采用土豆浸粉10 g,葡萄糖20 g,水1 000 mL制备。

3) 氮源培养基。采用蔗糖20 g,MgSO40.5 g,琼脂20 g,水1 000 mL制作基础培养基,然后分别添加1%的大豆蛋白胨、蛋白胨、酵母膏、土豆浸粉、胰蛋白胨和0.5%的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硝酸钾等制成不同氮源培养基备用。

4) 碳源培养基。采用土豆浸粉10 g,MgSO40.5 g,琼脂20 g,水1 000 mL制作基础培养基,然后分别添加2%的红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乳糖、糖蜜、纤维素和蔗糖等制成不同碳源培养基备用。

5) 无机盐培养基。采用糖蜜20 g,土豆浸粉10 g,琼脂20 g,水1 000 mL制作基础培养基,然后分别添加0.1%的KH2PO4、K2HPO4、CaSO4、K2SO4、MgSO4、MnSO4、Na2SO4、ZnSO4、FeSO4和NaCl等制成不同无机盐培养基备用,以不加无机盐的培养基做对照。

6) 二级种培养基。采用麦粒90%、麸皮10%制备。

7) 栽培培养基。参照文献[13]的方法采用木屑50%、玉米芯38%、麸皮10%、石灰2%配制栽培培养基,含水量65%。

1.2.2 菌株鉴定

1) 形态学观察和菌种分离。参照文献[12-14]的方法,于烟台市高新区林地内发现高大环柄菇子实体1个,拍摄子实体、菌褶等照片。采集子实体,取菌盖和菌柄连接处的菌肉组织,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上,24℃培养得到高大环柄菇菌种。

2) 分子生物学鉴定。参照文献[15-20]的方法,将高大环柄菇菌种接种至PDB培养基中,150 r/min,24℃培养10 d。取适量菌丝体液氮研磨,利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再利用真菌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高大环柄菇基因组ITS序列,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合格后送生工生物(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采用NCBI的BLAST比对真菌PCR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获取相似性较高的菌株,用MEGA 5.0构建系统发育树。

1.2.3 生物学特性观察及指标测定 参照文献[15-17]的方法研究菌株的生物学性质。

1)菌落和菌丝形态特征。将高大环柄菇菌种接种至PDA培养基平板上,24℃培养6 d后观察菌落形态特征并拍照。另将高大环柄菇菌种接种至PDA培养基平板上,在距接种块1.5 cm处斜插1片盖玻片,24℃培养5 d。取1片洁净载玻片,滴1滴美兰染色液,将盖玻片有菌丝一面盖到染色液处,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特征。

2) 菌丝生长温度。菌丝培养温度设7个处理,即5℃、10℃、15℃、20℃、25℃、30℃、35℃。用Φ8 mm打孔器打取菌落边缘的菌丝块,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表面,然后置于不同温度下培养。培养8 d测量菌落直径,计算菌丝生长量(下同)。

菌丝生长量=(菌落直径-接种块直径)/2。

3) 菌丝生长pH。根据菌丝培养pH不同,设8个处理,即pH为4.5、5.0、6.0、7.0、8.0、9.0、10.0和11.0。按试验要求制备相应pH的PDA培养基平板,用Φ8 mm打孔器打取菌落边缘的菌丝块,接种于不同pH的PDA平板中央,24℃培养8 d,测量菌落直径,计算菌丝生长量。

4) 菌丝生长氮源。按照添加氮源不同,设9个处理,每种氮源1个处理,即大豆蛋白胨、蛋白胨、酵母膏、土豆浸粉、胰蛋白胨和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硝酸钾等。用Φ8 mm打孔器打取菌落边缘的菌丝块,分别接种于各氮源培养基表面,25℃培养8 d,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菌丝生长量。

5) 菌丝生长碳源。按照添加碳源不同,设8个处理,每种碳源1个处理,即红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乳糖、糖蜜、纤维素和蔗糖等。菌丝接种、培养及测定方法同上。

6) 菌丝生长无机盐。按照添加无机盐不同,设10个处理,每种无机盐1个处理,即KH2PO4、K2HPO4、CaSO4、K2SO4、MgSO4、MnSO4、Na2SO4、ZnSO4、FeSO4和NaCl等,以不加无机盐为对照。菌丝接种、培养及测定方法同上。

1.2.4 栽培试验 将高大环柄菇菌母种接种至二级种培养基中,24℃培养直至长满。取二级种接种到栽培培养基中,培养至长满菌袋。将菌袋脱去,埋入毛樱桃林内进行仿野生栽培。

1.3 数据处理

采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绘图,利用MEGA构建系统发育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大环柄菇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2.1.1 形态学鉴定 从图1看出,高大环柄菇子实体近白色,菌盖直径约8.5 cm,上覆有棕褐色鳞片,呈同心圆状排列,中央乳头状凸起,褐色。菌柄中生,长8.2 cm,直径0.8 cm,棕黄色,较细长,较韧,上有双层移动菌环。菌褶近白色,不等长,靠外缘处曲折,其余部分平直,离生,孢子印白色。菌落不规则圆形,灰白色。菌丝多分枝,具锁状联合。

注:A子实体,B菌盖正面,C菌环,D菌褶,E菌落,F菌丝和锁状联合。

2.1.2 分子生物学鉴定 该真菌PCR扩增产物约700 bp,登陆NCBI,用BLAST程序比对测序结果,获取相似性较高的高大环柄菇30654(Macrolepiotaprocera30654)、白大环柄菇 YSU-1(MacrolepiotapuellarisYSU-1)、长柄大环柄菇 MFLU121764(MacrolepiotadolichaulaMFLU121764)等菌株,构建获得系统发育树(图2),该菌株(EF-5)与高大环柄菇菌株30654遗传距离达99%,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其为高大环柄菇(Macrolepiotaprocera)。

图2 高大环柄菇EF-5系统发育树

2.2 高大环柄菇的生物学特征

从图3看出,不同生长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

2.2.1 温度 随着培养温度升高,高大环柄菇菌株EF-5的菌丝生长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培养8 d后菌丝生长量为0.275 0~29.925 0 mm,表现为25℃>30℃>20℃>35℃>15℃>10℃>5℃。当培养温度低于15℃时菌丝生长量缓慢增加;当培养温度超过15℃时菌丝生长量迅速提高;当温度达25℃时菌丝生长量达最高,为29.925 0 mm;继续提高培养温度,菌丝生长量呈下降趋势,当温度增至35℃时,菌丝仍能生长,但生长很慢。

2.2.2 pH 高大环柄菇菌株EF-5菌丝生长pH范围较宽,pH 4.5~11.0均能生长,随着环境pH增加,高大环柄菇菌丝生长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菌丝生长量为16.060 0~31.678 3 mm,表现为pH8.0>pH9.0>pH7.0>pH10.0>pH6.0>pH5.0>pH11.0>pH4.5。当pH<8.0时,菌丝生长量呈上升趋势;当pH 8.0时,菌丝生长量达最大;当pH>8.0时,菌丝生长量呈下降趋势。

2.2.3 氮源 高大环柄菇菌株EF-5在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培养基上均可生长,菌丝生长量为9.926 7~33.441 7 mm,表现为土豆浸粉>大豆蛋白胨>酵母膏>胰蛋白胨>蛋白胨>硫酸铵>硝酸钾>氯化铵>硝酸铵。菌丝对有机氮源的利用明显好于无机氮源。其中,菌丝在以土豆浸粉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生长量为33.441 7 mm,显著高于除大豆蛋白胨和酵母膏处理外的其余处理;大豆蛋白胨与酵母膏处理菌丝生长量分别为31.605 0 mm和30.456 7 mm,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除胰蛋白胨和蛋白胨处理外的其余处理;硝酸铵处理菌丝生长最慢,显著低于除氯化铵处理外的其余处理。

注: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2.2.4 碳源 碳源可为高大环柄菇EF-5菌丝生长提供碳元素和能量,是菌丝生长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物质。高大环柄菇菌株EF-5菌丝在各种碳源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菌丝生长量为16.038 3~32.206 7 mm,表现为糖蜜>葡萄糖>麦芽糖>纤维素>可溶性淀粉>红糖>蔗糖>乳糖。其中,以糖蜜作为碳源时的菌丝生长量最高,与其余7种碳源间差异显著,为高大环柄菇EF-5菌丝生长最佳碳源;葡萄糖和麦芽糖其次,菌丝生长量分别为32.206 7 mm和31.586 7 mm,均显著高于除糖蜜处理外的其余碳源处理;菌丝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慢,显著低于其余碳源处理。

2.2.5 无机盐 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渗透压、保持细胞内酶活性等重要物质,是微生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高大环柄菇菌株EF-5菌丝在各种无机盐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菌丝生长量为27.377 5~34.530 0 mm,表现为MnSO4>CaSO4>K2SO4>FeSO4>K2HPO4>Na2SO4>NaCl>CK>ZnSO4>KH2PO4>MgSO4。10种无机盐中,MnSO4、CaSO4、K2SO4、FeSO4和K2HPO4具有明显的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其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但MnSO4、CaSO4和K2SO4处理菌丝生长量显著高于除FeSO4和K2HPO4外的其余处理;FeSO4和K2HPO4处理菌丝生长量显著高于除Na2SO4外的其余处理;Na2SO4处理菌丝生长量显著高于MgSO4处理,但与其余处理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促进菌丝生长的5种无机盐中,以硫酸锰的菌丝生长量最大,菌丝最为浓密,为高大环柄菇EF-5菌丝生长最佳无机盐。

2.3 仿野生栽培

从图4看出,将高大环柄菇EF-5母种接种到二级种培养基,25℃培养大约60 d菌丝长满菌种瓶。将二级种接种到栽培料,第2天菌种即萌发,第8天基本封面,经66 d培养基本长满栽培袋,继续培养14 d进行后熟。脱袋后埋入毛樱桃林中,61 d开始陆续现蕾,菇蕾初为球形,后菌盖与膨大的菌柄基部逐渐分离,菌柄拉长将菌盖托起。当菌柄伸长,菌盖尚未展开时采收。栽培状态下的高大环柄菇EF-5可长至22 cm长,单个菇重超过100 g。

注:A为二级种,B为长满的栽培袋,C田间栽培(埋入地下),D菇蕾,E幼菇,F采摘的成熟菇。

3 讨论

探索了高大环柄菇EF-5菌株子实体形态特征和生长条件,并通过仿野生栽培成功获得了子实体。该研究筛选出的最佳温度、氮源及发菌时间等与前人结果均有差别,究其原因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不同或菌种的特性不同所致。

高大环柄菇属于新兴食用菌,相关研究刚起步,很多生物学性质并不清楚。该研究虽然成功获得子实体,但也发现在试验栽培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二级种生长缓慢。高大环柄菇二级种的培养时间长达60 d(750 mL菌种瓶),远长于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且菌种培养后期产生大量黄水。其次,栽培周期长。高大环柄菇接种至栽培料到菌丝成熟需要80 d,覆土至现蕾需要61 d,从接种到现蕾的时间长达141 d,远远超过常规栽培的食用菌品种。第三,出菇条件不清楚,产量低。经过1年的试验,在实验室无法获得子实体,经仿野生栽培虽然获得子实体,但总产量较低。由于存在以上几方面的问题,高大环柄菇大规模人工栽培尚需时日。今后需进一步对二级种培养基和栽培培养基进行优化,以缩短栽培时间提高产量;同时,需要研究高大环柄菇的出菇条件和采摘条件,以实现工厂化可控栽培。

4 结论

对采自野外的1株大环柄菇属真菌(编号EF-5)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确定其为高大环柄菇。其菌丝生长最佳条件:氮源为土豆浸粉,碳源为糖蜜,生长温度为25℃,生长pH为8,无机盐为硫酸锰。此真菌菌种在麦粒二级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时间为60 d,接种栽培料后66 d长满菌袋,经仿野生栽培成功收获子实体。

猜你喜欢

氮源碳源生长量
反硝化脱氮过程中外加碳源的选择与投加
利于高地芽孢杆菌YC-9生长和芽孢形成的碳源筛选
豫南地区青钱柳生长节律研究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硫酸盐还原菌复合碳源的筛选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黄檗家系幼龄期生长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去除脐橙白皮层的产酶培养基优化
拉曼光谱分析有机氮源促进乙醇发酵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