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河子气象因子对棉纤维可溶性糖与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2021-11-03李红英马建军

贵州农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花后石河子棉纤维

李红英, 杜 峰, 季 芬, 马建军 , 田 苗*

(1.中国气象局 乌兰乌苏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新疆 石河子 8320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气象局, 新疆 莎车 844700)

0 引言

【研究意义】新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充足的光热资源,至20世纪90年代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和商品棉的生产和出口基地[1]。其中,2020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达250.2万hm2,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78.9%,且棉花总产量达516.1万t,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7.3%[2],棉花已成为新疆主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但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纺织企业对原棉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虽然棉花的纤维品质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不同的栽培措施和外部气候条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较大[3-4]。因此,弄清棉花纤维品质形成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对改善棉花纤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可溶性糖是高等植物主要的光合产物,也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暂时贮藏的主要形式,在植物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5-6]。棉铃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与纤维素的有效合成是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而气象因素对棉花纤维中含糖量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气候波动对棉花纤维含糖量的影响更为明显[7]。张丽娟等[8]研究表明,温度、光照和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棉纤维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且对纤维品质的各指标造成影响的气象因子不尽相同。其中,温度和光照对纤维品质的影响远大于降雨量和相对湿度[9-11]。因为温度和光照通过调节纤维素合成与沉积影响棉纤维的形成,从而降低棉纤维品质[12-14]。勾玲等[4]研究表明,棉花铃期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受平均气温的影响,而纤维中可溶性糖的转化主要受最低温度的影响。黄慰军等[15]研究发现,南疆地区高温和低湿的极端气候对棉纤维的转化不利,高温低湿是造成该地区棉花纤维含糖量低的主要原因。【研究切入点】新疆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石河子地区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光热资源充足,垦区内棉花栽培品种主要以早熟棉为主,未见气象因子对石河子早熟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影响的研究报道。为此,以石河子地区近几年主推的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早熟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石河子地区143团、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大学4个不同生态小气候试验点不同播种时期对其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探明不同播种时期对各早熟棉品种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的含量差异,以期为当地棉花生产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20年在143团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44°17′N,85°49′E,海拔468.2 m)、莫索湾(44°40′N,86°06′E,海拔346.8 m)、炮台镇(44°47′N,85°40′E,海拔375.5 m)和石河子大学农学试验站(44°32′N,86°08′E,海拔428.5 m)4个试验区进行,其多年气象数据为无霜期168~171 d,日照时数2 721~2 818 h,≥10℃的活动积温为3 570~3 729℃,年降水量125.0~207.7 mm,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试验区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见表1。

表1 试验地土壤的理化性质

1.2 材料

1.2.1 气象资料 根据棉花出苗至吐絮后各个不同发育期统计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日较差、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10℃有效积温,分别来源于乌兰乌苏气象站、炮台镇气象站、莫索湾气象站和石河子气象局。

1.2.2 棉花品种 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3个品种,均为石河子地区近几年主推的早熟品种。

1.3 方法

1.3.1 试验设计 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3个品种在4个试验地的播种时期:炮台镇为4月11日,莫索湾为4月12日,143团为4月13日,石河子为4月15日。种植模式为每膜6行,种植密度为18.0万株/hm2。每个品种3次重复,共计9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 m2。田间灌水、施肥、打顶及其他化学防控等管理按当地正常水平进行。

1.3.2 样品采集 于盛花期选取有代表性的棉花100株,挂牌标记第4果枝第1果节棉蕾的开花时间。之后每隔7 d随机选取5个挂牌标记的棉铃,经105℃杀青30 min后80℃烘干至恒重,烘干样经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后,将粉碎样干燥密封保存,用于后期测定相关指标。

1.3.3 指标测定 称取烘干后粉碎的样品0.05 g,倒入10 mL离心管中,加入4 mL 80%乙醇,置于80℃水浴中不断搅拌40 min,离心,收集上清液。其残渣加入2 mL 80%乙醇重复提取2次,合并上清液。向提取的上清液中加入10 mg活性炭,80℃恒温条件下脱色3 min后过滤,并将滤液定容至10 mL,用于测定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和纤维素的含量(mg/g)。

1) 可溶性糖。吸取前述乙醇提取液1 mL,加5 mL蒽酮试剂(150 mg蒽酮溶解于100 mL稀硫酸)混合,在沸水中煮沸10 min,取出冷却后在625 nm处测定OD值,3次重复,空白管以蒸馏水代替糖提取液。取20~50 μg葡萄糖以相同的步骤进行测定,拟合标准曲线,然后计算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2) 纤维素。称取前述粉碎后的干样0.05 g装入离心管内,加入硝酸和醋酸的混合液5 mL,塞住离心管,在沸水中煮沸25 min,并定期搅拌。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蒸馏水离心洗涤沉淀,共洗3次(10 mL×3)。沉淀中加入10 mL 0.5 N的硫酸-重铬酸钾溶液,沉淀溶解并搅匀,放入沸水中煮沸10 min,并定期搅拌。冷却后倒入洁净的250 mL锥形瓶中,用10~15 mL 蒸馏水冲洗沉淀,洗涤液合并到锥形瓶中溶液,冷却后滴入3滴试亚铁灵试剂,用0.1 N莫尔氏盐溶液滴定,用去的量记为b mL,由黄色经黄绿色至红褐色为终点。对照试验:取10 mL 0.5 N硫酸-重铬酸钾溶液,稀释至15 mL,冷却后滴入3滴试亚铁灵试剂,用0.1 N莫尔氏盐溶液单独滴定,用去的量记为a mL。计算公式如下:

M=0.00675×K(a-b)/n×100

式中,M为纤维素含量;K为莫尔氏盐滴定度;a为滴定10 mL 0.5 N硫酸-重铬酸钾对照液所耗0.1 N莫尔氏盐溶液的体积;b为纤维素测定样品所耗0.1 N莫尔氏盐溶液的体积;n为分析材料样品重(0.05 g);0.00 675为纤维素的标准滴定度。

1.3.4 花后棉纤维 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变化的特征值采用Origin中的Logistics函数进行拟合,在逐步回归分析中,以日平均温度(x1)、日最高温度(x2)、日最低温度(x3)、日照时数(x4)、≥10℃有效积温(x5)、相对湿度(x6)、≥10℃有效积温(x7)为自变量,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作为因变量,经拟合分析得出棉纤维可溶性糖的最大含量(Ym,%)及纤维素的最大含量(Ym,mg/g)、转化高峰期内可溶性糖的减少量(GT,%)及纤维素的增加量(GT,mg/g)、可溶性糖的最大转化速率(Vmax,%/d)及纤维素的最大转化速率(Vmax,mg/d)、可溶性糖及纤维素转化速率高峰期累积的时间(T0,d)、可溶性糖及纤维素转化高峰的起始时间(T1,d)与结束时间(T2,d)和可溶性糖与纤维素快速累积持续的时间(△T,d)。

1.3.5 花后棉纤维 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与铃期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模型及决定系数采用4个试验地点的日平均温度(x1)、日最高温度(x2)、日最低温度(x3)、日照时数(x4)、≥10℃有效积温(x5)和相对湿度(x6)为自变量,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得到模型,并计算出各模型的决定系数(R2)。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0.0对数据进行整理与相关性分析,用Origin 2018 Pro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的可溶性糖含量

从图1看出,石河子地区4个生态小气候试验点新陆早45、新陆早64和新陆早74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随护花后时间延长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品种间差异较小。143团和石河子试验点:新陆早45、新陆早64和新陆早74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花后14 d时最高,分别为40.0%、40.0%、41.0%和39.0%、38.0%、37.5%;花后21~42 d新陆早45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他2个品种;143团试验点3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花后63 d时降至最低,均为1%以下;石河子试验点3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花后70 d时降至最低,为1%以下。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新陆早45、新陆早64和新陆早74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花后21 d时最高,分别为38.0%、41.0%、40.0%和40.5%、42.0%、42.5%;至花后70 d降至最低,均为1%以下。

图1 石河子地区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的可溶性糖含量

2.2 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特征值

从表2可知,石河子不同生态小气候试验点各品种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的最大含量(Ym)、转化高峰期内可溶性糖的减少量(GT)、可溶性糖的日最大转化速率(Vmax)、可溶性糖转化速率高峰期累积的时间(T0)、可溶性糖转化高峰的起始时间(T1)与结束时间(T2)和可溶性糖快速累积持续的时间(△T)等特征值的变化。Ym:143团和石河子试验点分别为38.73%~40.41%和34.69%~36.52%,均为新陆早64>新陆早45>新陆早74;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分别为34.76%~39.20%和36.56%~40.66%,均为新陆早64>新陆早74>新陆早45。GT:143团和石河子试验点分别为25.50%~26.61%和22.85%~23.98%,均为新陆早64>新陆早45>新陆早74;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分别为22.87%~25.81%和24.07%~26.78%,均为新陆早64>新陆早74>新陆早45。Vmax:143团为1.08%~1.47%,依次为新陆早45>新陆早74>新陆早64;莫索湾试验点为1.19%~1.29%,依次为新陆早64>新陆早45>新陆早74;炮台镇试验点为1.20%~1.28%,依次为新陆早64>新陆早74>新陆早45;石河子试验点为1.19%~1.51%,依次为新陆早45>新陆早64>新陆早74。T0:143团和石河子试验点分别为35.56~39.97 d和44.66~47.44 d,均为新陆早45>新陆早74>新陆早64;莫索湾试验点为44.28~45.53 d,依次为新陆早74>新陆早45>新陆早64;炮台镇为44.21~46.41 d,依次为新陆早45>新陆早74>新陆早64。T1:143团和为莫索湾试验点分别47.73~48.02 d和54.29~55.74 d,均为新陆早74>新陆早64>新陆早45;炮台镇和石河子试验点分别为54.64~56.48 d和54.19~55.23 d,均为新陆早45>新陆早74>新陆早64。T2:143团、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试验点分别为23.29~30.20 d、34.24~36.13 d、33.77~36.34 d和35.14~39.66 d,均为新陆早45>新陆早74>新陆早64。△T:143团为17.51~25.54 d,依次为新陆早64>新陆早74>新陆早45;莫索湾和石河子试验点分别为18.16~20.42 d和15.57~19.21 d,均为新陆早74>新陆早64>新陆早45;炮台镇试验点为20.09~20.87 d,依次为新陆早64>新陆早45>新陆早74。

表2 石河子地区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特征值

2.3 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的纤维素含量

从图2看出,143团、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4个生态小气候试验点各品种花后棉纤维的纤维素含量随花后时间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品种间差异较小;其中,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3个品种均在42 d后有下降趋势,且均以新陆早45纤维素含量最高;143团和石河子试验点3个品种的纤维素含量在47 d后略有下降趋势。143团试验点:新陆早45、新陆早64和新陆早74的纤维素含量均在花后56 d和63 d时最高,均为90.0%、93.0%、89.0%;7 d时最低,均为1%以下。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试验点:新陆早45、新陆早64和新陆早74的纤维素含量均在花后70 d时最高,分别为80.0%、74.0%、73.0%,80.0%、75.0%、76.0%,84.0%、80.0%、79.0%;均在7 d时最低,均为1%以下。

图2 石河子地区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不同时间棉纤维的纤维素含量

2.4 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纤维素含量变化的特征值

从表3可知,石河子不同生态小气候试验点各品种花后棉纤维纤维素的最大含量(Ym)、转化高峰期内纤维素的增加量(GT)、纤维素的最大转化速率(Vmax)、纤维素转化速率高峰期累积的时间(T0)、纤维素转化高峰的起始时间(T1)与结束时间(T2)和纤维素快速累积持续的时间(△T)。Ym:143团试验点为88.78~92.21 mg/g,依次为新陆早64>新陆早45>新陆早74;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分别为70.34~79.60 mg/g和67.76~80.29 mg/g,均为新陆早45>新陆早64>新陆早74;石河子试验点为78.03~82.91 mg/g,依次为新陆早45>新陆早74>新陆早64。GT:143团试验点为58.46~60.72 mg/g,依次为新陆早64>新陆早45>新陆早74;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分别为46.32~52.41 mg/g和44.62~52.87 mg/g,均为新陆早45>新陆早64>新陆早74;石河子试验点为51.38%~54.59%,依次为新陆早45>新陆早74>新陆早64。Vmax:143团、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试验点分别为3.35~3.69 mg/d、2.85~3.19 mg/d、2.48~2.82 mg/d和2.39~2.94 mg/d,均为新陆早64>新陆早45>新陆早74。T0:143团、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分别为28.52~30.62 d、28.31~29.50 d和28.31~30.26 d,均为新陆早74>新陆早45>新陆早64;石河子试验点为29.37~33.16 d,依次为新陆早45>新陆早74>新陆早64。T1:143团试验点为20.30~21.89 d,依次为新陆早74>新陆早45>新陆早64;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分别为20.18~21.39 d和19.42~21.25 d,均为新陆早74>新陆早64>新陆早45;石河子试验点为20.43~22.25 d,依次为新陆早45>新陆早64>新陆早74。T2:143团和莫索湾试验点分别为36.75~39.35 d和35.90~37.61 d,均为新陆早74>新陆早45>新陆早64;炮台镇和石河子试验点分别为36.58~39.94 d和38.11~44.07 d,均为新陆早45>新陆早74>新陆早64。△T:143团试验点为16.45~17.46 d,依次为新陆早74>新陆早45>新陆早64;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试验点分别为15.18~17.10 d、16.54~20.52 d和17.48~21.82 d,均为新陆早45>新陆早74>新陆早64。

表3 石河子地区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纤维素含量变化的特征值

2.5 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与铃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从表4可知,石河子地区4个小气候试验点花后棉纤维中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各异。

表4 石河子地区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与铃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2.5.1 143团试验点 可溶性糖含量与日较差呈不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含量与平均相对湿度呈不显著正相关,与≥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较差呈不显著负相关,与日均温和日最低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日最高温呈极显著负相关。

2.5.2 莫索湾试验点 可溶性糖含量与日照时数呈不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最低温呈不显著负相关,与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日最低温、日较差和≥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含量与日最低温呈不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日最高温、日较差和≥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呈不显著负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2.5.3 炮台镇试验点 可溶性糖含量与日最低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和日最高温呈不显著负相关,与日较差、日照时数和≥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含量与日最低温呈不显著正相关,日均温、日最高温、日较差、日照时数和≥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2.5.4 石河子试验点 可溶性糖含量与日均温呈不显著正相关,与日最高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不显著负相关,与日最低温和≥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含量与日均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呈不显著正相关,与日最低温和≥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最高温呈不显著负相关,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2.5.5 全市 可溶性糖含量与日均温、日最低温和日照时数呈不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最高温和日较差呈不显著负相关,与≥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含量与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和日较差呈不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呈显著正相关,与≥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不显著负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

2.6 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与铃期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模型及决定系数

从表5可知,143团、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4个试验点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为因变量与各气象因子为自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后得到的模型存在差异,分别为y143团=16.08-0.05x7+0.53x6+1.76x1、y143团=-174.04+0.13x7+1.49x1、……、y石河子=-14.95-0.04x7+3.53x1+0.241x6、y石河子=-170+0.09x7+0.83x6-1.99x5+4.14x1-2.51x3。4个试验点各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16~0.978,均大于0.90。说明逐步回归结果能较好地解释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棉纤维的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受≥10℃有效积温和日均温的影响,棉纤维的纤维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受气象因子的

表5 石河子地区不同生态小气候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与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模型及决定系数

影响情况基本一致;143团和石河子试验点棉纤维的可溶性糖含量除受≥10℃有效积温和日均温的影响外,还受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棉纤维的纤维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情况基本一致;石河子试验点棉纤维的纤维素含量除受≥10℃有效积温和日均温的影响外,还受日最高温和日较差的影响。全市棉纤维的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受≥10℃有效积温、日均温、日最高温及日较差的影响,纤维素含量主要受≥10℃有效积温、日最低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3 讨论

棉花纤维含糖量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棉纤维含糖量过高会导致棉纤维加工时产生粘黏现象,影响纺织企业对棉纤维的深加工[16]。勾玲等[4, 17-18]研究表明,新疆棉花含糖过高的原因,一是由于新疆高温、低湿、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生态环境所致,二是由于蚜虫分泌的含糖物质造成纤维的蜜露污染。由于棉花生长发育前期温光条件适宜,促使较多光合产物运入棉纤维中,致使开花早的棉铃棉纤维中可溶性糖大量积累和纤维迅速伸长;后期又通过将可溶性糖迅速转化成纤维素,使纤维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纤维素含量增加[4]。研究结果表明,143团、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4个生态小气候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随时间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纤维素含量则呈持续上升趋势,品种间差异较小。其中,143团和石河子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的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在花后14 d最高,分别为40.0%、40.0%、41.0%和39.0%、38.0%、37.5%;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均在花后21 d时最高,分别为38.0%、41.0%、40.0%和40.5%、42.0%、42.5%。原因与4个不同试验点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气候相关,石河子和143团试验点均在南山北侧,两地间距较小,气候相似,故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一致而生理差异较小。而炮台镇与莫索湾垦区分别位于石河子地区的西北面和北面,该区域降雨少、积温高,有利于棉前期纤维的长时间糖分积累,导致其可溶性糖含量出现最高值时间晚于石河子和143团试验点。

棉纤维发育期的气候条件是影响内糖和纤维素含量的重要因素[18-19]。黄慰军等[15-16]研究表明,在棉花的生长季内降水偏少、空气相对湿度偏低的情况下,会造成棉纤维含糖量偏低;相反,当降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时,含糖量升高,促进单醣转化为纤维素沉积于棉纤维中。研究结果表明,143团、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4个生态小气候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花后棉纤维纤维素含量随时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品种间差异较小。其中,143团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的棉纤维纤维素含量均在花后56 d和63 d时最高,均为90.0%、93.0%、89.0%,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均在花后70 d时最高,分别为80.0%、74.0%、73.0%,80.0%、75.0%、76.0%,84.0%、80.0%、79.0%。

研究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可溶性糖含量与日均温、日最低温和日照时数呈不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最高温和日较差呈不显著负相关,与≥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含量与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和日较差呈呈不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呈显著正相关,与≥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不显著负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经逐步回归,石河子地区棉纤维的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受≥10℃有效积温、日均温、日最高温和日较差的影响,而纤维素含量主要受≥10℃有效积温、日最低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可能原因:在棉花铃期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特别是最低温度对纤维中可溶性糖转化和纤维合成影响最大,且积温对纤维可溶性糖转化的影响远大于纤维素合成[4, 20]。棉纤维合成前期较高的积温可促进可溶性糖向纤维素沉淀方向进行,但后期低温导致棉纤维中糖的积累,不利于向纤维转化[21],也对以收获纤维为目的的棉花不利。因此,对石河子地区的棉花生产而言,其秋季气温骤降、积温不足,可能会使棉株上部棉纤维可溶性糖转化慢,导致纤维内可溶性糖含量高。为此,生产上建议应选用早熟品种,采取促早熟措施,最大限度地使棉纤维发育时期与当地光热资源最丰富的时期一致,促进棉纤维的可溶性糖向纤维素转化,是提高垦区内棉花产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4 结论

石河子地区4个生态小气候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随花后时间延长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纤维素含量则呈持续上升趋势;棉纤维可溶性糖含量与平均相对湿度和≥10℃有效积温相关性极显著,纤维素含量与≥10℃有效积温和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极显著。

猜你喜欢

花后石河子棉纤维
花前渍水锻炼调控花后小麦耐渍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关于“双显法”对木棉纤维和棉纤维定性鉴别的探讨
花后高温干旱胁迫下氮素对冬小麦氮积累与代谢酶、蛋白质含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羊毛/腈纶/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基于花后累积地上生物量比例的冬小麦动态收获指数估算
包装材料及存储环境对棉纤维质量的影响
两次溶解对棉纤维d值的影响
石河子市汉维双语公示语翻译及其特点的窥探
新疆石河子市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葡萄为啥花后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