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2021-11-02曹培培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曹培培

摘要: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分总则、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附则6章65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出发,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公众利益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及目标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工作效率和结果,从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维护公众利益的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所谓风险,是指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可能导致其内控目标无法实现的因素。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长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客观且系统地评估行政单位在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

一是合理保障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行政事业单位有着作为行使公权利的国家机关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决定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带头遵法守法,依法从事各项经济活动,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最底限的要求,也是其他四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基础。

二是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容易被不法之人挪用,发生贪污腐败行为,而由于管理上的不够严格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有可能被盗窃,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可能面临的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是提高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

三是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妥善保管和有效使用资金、资产,更进一步要客观真实地报告相应的信息,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是上级部门及外部监管机构判断行政事业单位是否履行受托责任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是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行政事业单位掌握着社会公共资源,若公共资源分配不均,造成部分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度,更严重的话会影响了政权的稳固和发展壮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有助于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五是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这个目标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提高单位公共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单一的内部财务活动控制,没能覆盖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业务,着重建立以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为重点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很多人将内部控制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日常工作无关。

2、内部控制监督执行不到位,且内部控制评价无力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单一,过分依赖于外部监督机构,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监督执行力差。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虽已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有了确定的框架和构成要素、系统的评价内容与指标,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相应岗位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一人多岗情况较为普遍,内部控制评价无力。

3、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应用流于形式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投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人力物力又是极其有限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应用尚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应用流于形式。

三、对策及建议

1、拓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涵盖范围

拓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涵盖范围,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全单位的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整个单位内部各个级别的全体人员,内部控制活动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所有部门。主要工作包括梳理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制度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编制风险管理文件,确认关键流程、控制点和控制措施、优化业务流程、动态管理控制活动。

2、培养内部控制专业人才,提升内部控制监督执行力及评价工作效果

内部控制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包括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运行及后续监督评价和完善,涵盖了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全流程、全过程、全方位,涉及面广、错综复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全局性的风险管理及内控相关决策,协调、指挥中介服务机构提供风险评估和其他技术支持,牵头内部各部门协同合作落实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职责,并组织单位开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培养内控专业人才,提升内部控制监督执行力及评价工作效果。

3、强化对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应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应强化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应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度是一种约束手段,要使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种文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环节。行政事业单位要从控制前、控制中、控制末等三个阶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并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深化内部控制内涵,培育内部控制文化,是内部控制理论在行政事业单位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2.

[2]李清清.行政单位内控评价模式选择与指标构建-以A法院为例.2019.

[3]彭卫霞.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对策.中国民商.2020.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