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法初探
2021-11-02闵丹
摘要: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地位和教学特点决定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朝着更加自主自强、更加开放合作、更加综合全面的方向发展。但是,大学英语课程传统的评价体系只注重学习结果,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难免会产生悲观,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很低。于是,许多高职院校加快了课程的评价与测试体系的改革。在当代,高职院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总成绩单式”的评价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沟通合作能力。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效能感;教学评价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高职院校加快了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评价与测试体系的改革,比如建立分类分层的评价体系,引入多样化的评估工具等。目前,诸多高校已经加强了对形成性评级机制的实践和推广,逐步完善了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原则,,推动了高校形成性评价改革的重要进程。笔者尝试从评价主体、评价原则、评价方式和评价效果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盼构建更为合理完善的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建构体系。
(一)根据实际需求,丰富了课程评价主体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作业和测验,学生也只是查阅一下分数,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是避而不谈,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值得庆幸的是,目前高校采取的主流评价方式皆为 “以学生为主体”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从配角过渡到主角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激发了他们掌握知识的兴趣,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有效循环。笔者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发现,目前主要的评价方法为学生自评法、学生互评法、教师评价法等,这些方法多管齐下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独创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1. 学生自评
现代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参与性才是提供不断学习的原始性动力的源泉。因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让位于学生,使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他们才能承担应尽的义务。因此学生自我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课堂中,教师都在引导学生采用学习档案记录卡、自评表等合理有效的方法对自己的成果加以记录。
2. 学生互评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语言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懈怠。学生更多会偏向对同伴的关注,接受来自组内成员的理解和批评。而学生互评则是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助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合作来完成学习项目。学习者通过与同伴的讨论,听取他人的观点,可以明确和适当调控自己的学习目标,获得较高学习效能。在笔者的课堂教学里,口语教学和写作教学常常采取此类方法,颇有成效。
3. 教师评价
公共课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首先明确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如实评定;其次对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活动,发挥引导作用;最后教师会在课堂内外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前预备、课堂表现及课外任务等环节的参与度和完成度,给出公正明确的综合性评价。
(二)立足教学单元,课程评价工具更灵活多样。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英语课程的教学中采取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有很多,按照学习的规律性和学习过程,大体上课整理归纳为“三卡”
1. 学生学习档案卡
学习档案记录卡,也就是Portfolio评估方法,將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收入为档。通常,记录可以包括:上学期能够反馈学生实际基础的成绩;学生自我的期望目标;平时作业;学习笔记、学习反思等。,老师还可以增加学习软件里的学习记录,如单词打卡记录,录音文档,配音视频等,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多样。学习档案卡遵循“一人一卡”的原则,按照个性化和差异性,做适当调整。
2. 课堂表现记录卡
课堂表现主要是指学生参与情况,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程度,上课的学习态度和精神状态等。在课堂活动中,笔者会布置相应的项目作业,比如在Chinese Cuisine单元中,要求学生完成中国地域特色饮食小报的作业。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班可分按照4-5人组成小组。在课堂上,学生可通过组与组之间的PK,进行得分比拼,然后再进行组内互评得分。
3. 课外学习内容记录卡
课外学习内容记录卡更偏向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追踪和记录。该内容卡主要涉及到个人学习部分,包括单元的预习、读书笔记,资源拓展收集等。以大学英语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笔记检查、收取读书笔记或者调研报告等考核内容进行检测和评定。另外,教师也可适当在英语趣配音、流利说等APP中安排课外的口语作业,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会比较适合高职高专的大学生。
3. 突破传统,确立了更为清晰的评价原则
1967年,形成性评价率先由美国的斯克里芬专家(Striven M)[]在其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提出。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研究学者们在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上也取得很多成绩。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也历经了近5年的考核改革的摸索。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以及本校的实践经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已初步确立了清晰多元的评价原则,保障了其体系的持续运行,也增强了评估过程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形成性评价遵循了开放性原则。一方面,评价活动不仅仅只是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可将评估活动推广到整个教学活动,包括兴趣态度、习惯行为、合作能力等,在评价内容上更丰富多样,例如对学生素养综合评定,可在学校举办英语能力活动比赛等活动进行;另一方面,评价形式也是丰富和开放的。形成性评价不用拘泥于课堂,在时间分配上教师可以灵活机动。如果部分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不尽如人意,老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二次完成的机会。
形成性评价突显了激励性原则。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给予分数,其本质应该是在于激励学生的发展。而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曾明确指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说,激励性的评价来自于老师或同伴,都是不可或缺的。为了能够真正的激发学生可以努力的学习,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将平时成绩=出勤40%+ 课堂参与度30%+ 个人的进步值30%。根据公式会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更多需要在课程的参与度方面进行努力,这也能逐渐缩小优劣学生之间的差距。
4. 评价结果更客观,师生认可度较高
笔者所在的教师团队四年前就开始了大学英语评估改革探索。在执行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过程变化和成果,另一方面师生关系也越来越融洽,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教师摒弃了以往“一言堂”“独角戏”,在教学过程中让位于学生。教师从忽略学生到关注学生,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师生的认可度和满足感也在增强。以往学生在期末出现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情况屡见不鲜,而如今,期末笔试成绩只占50%,平時成绩占到50%,学习不再是一锤定音,而是突出学习的长久过程,学生也开始积极参与其中,产生了对英语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可以说这是教与学双赢的理想结果。
笔者所在学院的英语教学团队,已开展四年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在疫情期间,我校19级所有学生均采用线上教学。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采用形成性评价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暂将每个教学单元的固有知识做弱化处理,重点放在线上课堂的教学互动交流及课后的自主学习中。期末,学校教务处对所有参加线上课程的班级以问卷星的模式发放了“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线上教学课程调研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涵盖了教学方式、线上学习资源、教学内容、课程作业等七个项目的评价。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课程互动,课程作业和老师答疑的评价满意度皆很高。超星学习通APP自动会生成由签到、讨论、作业、视频、投票和问卷等组成的平时成绩,学生对于自己的成绩能进行可视化观察。从数据上和访谈中,笔者发现,相比较传统的评价方式,学生更能理解和接受。
本论文结合学校实施方案的内容进行了探索,梳理和提出了一些考核方案的实验。实验证明了考核方式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该校的形成性考核体系也在逐步细化和完善中。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对于将来考核系统还需要一定的完善和丰富,更需要进一步来研究和论证。
参考文献:
[1]胡燕;张丽萍 ,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01):13-16
[2]倪慧 ,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实践探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1,43(01):60-64
[3]朱晓宁,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J];长江丛刊,2020,(34):39+47
[4]朱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研究 [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5):161-163
[5]张彩云,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形成性评价实践探索[J];现代英语,2020,(10):3
作者简介:闵丹(1985年2月-)女,汉族,湖北武汉,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研究,英语翻译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