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监测助力绿色发展
——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例

2021-11-02祝晓芸安徽省黄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安徽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安江黄山市断面

文/祝晓芸(安徽省黄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是我国新时期“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然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理论认识上的升华和飞跃,更是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我国当前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的积极回应。新时期,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美丽地球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

多年来,流域上下游城市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给上游城市带来利益补偿,加快上游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流域生态保护,为下游城市提供优良的水资源,实现流域上下游和谐发展。生态补偿机制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升生态保护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政策工具。

2011 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和推动下,皖浙两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启动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解决了上游新安江与下游千岛湖水质保护长期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困境,提供了上下游共保联治的平台。作为生态环境监测人员,身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一线,笔者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例,浅谈生态环境监测对绿色发展的助力作用。

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中监测相关内容

一、新安江流域概况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六股尖的新安江,是安徽省境内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见图1),流域面积11674 平方千米,河长359 千米,流域地跨安徽、浙江两省(近2/3 在安徽境内),经黄山市歙县街口镇进入浙江省境内,流入下游千岛湖、富春江,汇入钱塘江,是长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见图1。新安江是钱塘江流域的重要源头,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每年注入千岛湖优质水量60 多亿立方米,平均出境水量占下游浙江千岛湖入库水量的68%。新安江水质密切关系到下游千岛湖水质的优劣,关乎长三角水环境安全。

图1 新安江水系图[4]

1.试点监测方案

2011 年,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要求以流域跨省界断面监测水质考核为依据,坚持“监测为据,以补促治”原则,开展补偿试点工作,自2012 年开始,三年为一轮。

《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要求,以安徽和浙江两省交界的街口国控断面作为考核监测断面(以鸠坑口国家水质自动站的监测数据作为参考),由安徽和浙江两省开展联合监测,皖浙两省监测人员须在采样断面同时采集水样,进行相同的前处理,然后分成两份样品,双方各取一份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分析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 中所列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4 项指标,双方尽可能统一监测分析方法。以四项指标常年年平均浓度值为基本限值,测算补偿指数。补偿指数测算公式如下:

式中:

P

为街口断面的补偿指数;

k

为水质稳定系数,考虑降雨径流等自然条件变化因素,

k

取值0.85;

k

为指标权重系数,按4 项指标平均,

k

取值0.25;

C

为某项指标的监测值;

C

为某项指标的基本限值。

2. 第二轮试点工作——提高考核标准

为进一步巩固试点成效,第二轮试点基准限值由2008—2010 年三年均值调整提高为2012—2014 年三年联合监测均值,水质稳定系数

k

提高为0.89,与首轮试点相比,二轮试点水质考核标准提高了7%。

3.第三轮试点工作——提高氮磷权重

2018 年,为深入开展新安江生态补偿实践,建立长效机制,皖浙两省签署了《关于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开启第三轮试点。依据近年来新安江流域总磷、总氮指标浓度上升的现状,加大了总磷、总氮的考核权重,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4 项指标权重

k

分别由前两轮的各0.25 调整为0.22、0.22、0.28、0.28,水质稳定系数

k

由第二轮的0.89 提高到0.90。

4.三轮试点成果

截至2020 年底,三轮试点工作顺利结束,新安江水质总体为优,千岛湖营养状态指数逐步下降,水质变差的趋势得到扭转,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新安江流域成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先行探索地,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充分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

三、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补偿工作中的重要性

1.联合监测工作流程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补偿工作的数据来源和技术支撑,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切实为联合监测工作提供规范、科学、可操作的实施依据,皖浙两省联合印发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联合监测实施方案》,对街口联合监测过程制定了详细的流程及规范、统一的操作要求。

(1)现场采样:水样采集是生态环境监测的第一步。街口断面作为新安江流域安徽省出境断面,充分反映了新安江进入浙江省前的水质状况。街口断面水样由黄山、杭州双方测站共同采样、分装,采样人员持证上岗,采样规范操作,水样冷藏运输,尽快运至实验室。

(2)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关键环节。水样到达实验室后,第一时间开展实验分析。项目分析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操作过程,严格把握每一个细节。

(3)质控要求: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及精确性,联合监测采样需采集现场密码样、全程序空白样,分析过程中需做平行双样及同步测定质控盲样。

(4)数据交换:每月每次采样结束后,黄山、杭州双方应尽快完成数据交换和比对,根据双方监测结果相对偏差判定数据是否合格。

(5)样品复核:黄山、杭州双方测站初次交换数据比对不合格的,经双方确认后立即启动复核程序,若复核结果比对仍不合格的,则一方实验人员赴轮值方实验室使用备份样品同步进行分析。

(6)数据报送:若黄山、杭州双方对监测结果没有异议,监测数据分别报送各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若双方对监测结果有异议且无法协商解决时,由各市环境监测站分别向各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报告,由双方省级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协商解决。

2.水质状况分析

2012—2020 年,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街口断面水质均可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指标可达到Ⅰ类水质标准。从单个监测分析项目看,街口断面氨氮浓度呈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磷和总氮总体呈现略微上升趋势。

每年3~6 月份,街口断面水质较其他月份稍差。黄山市作为产茶大市,3 月是茶园追肥高峰期,伴随着农业施肥,街口段上游农业面源污染造成下游街口联合监测断面总磷、总氮浓度升高。此外,春季及梅雨季节黄山市雨水天气较多,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垃圾入河也是影响水质的因素。

3.水质预警作用

水质监测数据是水质监测的成果,反映了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及时排查、解决问题,发挥预警作用,确保新安江流域水质保持优良。

2019 年上半年,街口断面总磷浓度大幅提高、水质出现异常波动。对此,黄山市立即展开新安江地表水监测断面及入河排污口水质上溯倒查评估,对街口断面以上水质波动较大的断面、频率和倍数进行了分析研判。根据评估结果,启动新安江流域预警监测方案,建立覆盖新安江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科学准确监测水质状况,对水质监测数据异常断面进行连续跟踪监测,实时监控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精准识别水质异常重点管控区域,及时通报水质状况及异常情况,有效落实各区县主体责任。各区县对水质异常断面开展深入排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整改。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19 年下半年新安江流域水质整体好转,街口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2019 年补偿指数

P

值达到考核目标。

四、黄山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工作

黄山市境内水资源丰富,上下游区县也存在着辖区分割与流域整体性之间的矛盾。2019 年,黄山市人民政府印发《黄山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按照“谁超标、谁赔付,谁保护、谁受益”原则,在全市建立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将跨区县界断面、出境断面等列入补偿范围。

《办法》要求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4 项指标的当月监测值测算补偿指数

P

值(计算公式参考街口断面),作为获得生态补偿金或支付污染赔付金的依据,实行分档补偿(赔付)、定期通报。

2019—2020 年,黄山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工作有序开展。水质监测数据显示,2020 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6.7%,同比上升10.0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见图2。全市新安江流域、长江流域水质均稳定向好,总体水质均为优。

图2 2020 年黄山市地表水生态补偿断面水质类别比例

五、总结与展望

1.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成绩突出

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已圆满完成三轮试点,街口断面连续9 年达到并优于补偿考核要求,新安江水质总体为优,稳定向好,千岛湖营养状态指数逐步下降,实现了以生态保护补偿为纽带促进流域上下游统筹保护和协同发展的目的,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2021 年,新一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达成初步共识,即流域上下游持续开展水质补偿,研究完善水质补偿机制,共同推进联防共保,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升级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充分发挥预警作用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是生态环境管理的基础,是生态补偿的数据支撑,要坚持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提高监测技术水平,扩展监测项目,充分利用自动监测结果,实现新安江流域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监管全覆盖,全面掌握新安江流域水质状况。

加强水质预警体系建设,深入分析监测数据,从数据发现问题,以水质监测数据追溯污染物来源,为精准排查溯源和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落实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为政府及企业治污提供方向。

3.推广“新安江模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积累了宝贵经验,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启示,试点经验被总结为“新安江模式”。“新安江模式”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以生态补偿为抓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充分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强大真理伟力、强大实践伟力和强大指导伟力。

“新安江模式”的全面推广,为全国各流域、河流地表水及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各地纷纷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补偿范围上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扩展,共保联治,互利共赢。生态补偿机制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实生态文明战略,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效益。

猜你喜欢

新安江黄山市断面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新安江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茂名市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
浙江省数学高考考法剖析
基于电气分区的输电断面及其自动发现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新安江水环境生态平衡
新安江流域茶园农业面源污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