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人才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11-02王倩倩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市科技人才发展中心上海市外国人来华工作服务中心
文/王倩倩(1.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2.上海市科技人才发展中心;3.上海市外国人来华工作服务中心)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科技人才服务是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分,是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科技人才服务作为满足科技人才需求的公共服务,包括人才引进、培育、开发、使用等诸多方面。科技人才服务的手段、效率及品质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的建设,是吸引科技人才集聚活动的重要指标,对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不断深入、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上海在科技人才服务方面不断精细化,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科技人才作为创新活动核心重要性的不断体现,尽快提升科技人才服务水平,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上海科技人才服务现状
1.科技人才服务政策精准优化
为深入实施上海人才政策,厚植人才优势,更好服务企业、服务人才,2019 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推动成立了上海市企业HR 联盟,主要承担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活动交流四项职责,通过搭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人才服务合作平台,打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同时还发布了《上海人才政策“一本通”》,收录了上海市涉及人才创新创业和生活配套方面的87条政策。2020 年,上海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伯乐奖”;出台人才安居梯次保障政策;发布产业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完善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建立重点人才与重大科学装置、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的对接机制;加大人才计划评选力度;提升人才服务保障能级7 项人才环境政策。同时推出为用人单位和人才双方提供不见面面试的“云面试”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本市相关人才落地“专窗”专门服务;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分值、海外留学人才具有符合条件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可直接落户;民企引进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帮助符合条件的人才解决住房问题;实施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受理一窗式服务;深入做好引才荐才工作,支持用人单位持续发布空缺职位等7项精准服务措施。
2.科技人才服务网络畅通便利
近年来,上海市、区纷纷设立“一门式”服务窗口,包括设立行政大厅和网上办事窗口,通过整合相关部门资源,承担政策咨询、辅导、受理等多功能服务。例如,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科技创新政策“一门式”服务窗口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知识产权局、商务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并受理相关申请;上海市科委办事大厅集中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管理、行政审批事项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等一系列服务功能,还有浦东市民中心、徐汇行政事务服务中心等;除了线下服务,受众对象还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在线咨询,如上海科技网、科技114等。同时,上海市人才中心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让信息“一次申报、自动串联”,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通过压减材料、数据共享、容缺受理、承诺告知等举措,大大提升受理时效,实现了“马上办”,办理时间大大缩短。此外,通过借力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如“海聚英才云”上海人才服务智能小程序和“海聚英才”等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政策服务,对接海量资源,搭建信息平台,进一步推进人才政策“一网查询”、人才办事“一网通办”、人才服务“一码集成”,提升人才服务网络能级水平。
3.科技人才服务平台高效便捷
为了帮助海外引进高端人才,对接国家和上海的科技政策,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上海先后成立了海外引进高端人才“生活服务专窗”、海外引进高端人才“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为海外引进高端人才解决生活、科技事业方面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高层次科技人才集中的各区也普遍成立了专门的服务机构,如杨浦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闵行区高端人才服务中心、上海国际汽车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通过及时掌握科技人才的需求动态,形成立体联动的科技人才服务网络。目前,对海外引进高端人才群体的科技服务情况总体较好,市、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在政策制定、服务力量的配套支持方面不断加大力度,特别是重点区域的政策及服务力量。上海市人才中心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经常为海外引进专家开展“政策服务送上门”活动,专窗工作人员“上门讲、上门办”,深入了解单位和引进专家所需所想,为海外专家提供从居留出入境、落户、社保、医疗、税收、安居、子女就学等一条龙上门服务,把服务做到“家”。随着专窗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口办”已成为上海高层次人才服务的一张名片。
4.科技人才服务资源不断汇聚
科技人才不同于一般人才,对资源的需求尤其特殊,科技资源的掌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科技人才创新成果的大小。上海着力推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将科技文献、科学数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纳入科技人才服务体系,提供共享服务。2016 年12 月,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正式启动了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的建设,并于2017 年6 月28 日正式开通上线。专家平台上线以来,建立了包含专家人才的研究论文、专利成果、技术项目、任职机构、合作网络和科研指纹等信息的大数据平台,实现高层次人才的信息查询、学术评估、专家匹配和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在人才引进、人才评估、专家评审、数据统计、趋势研究、科技合作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撑服务。2019年“全球高层次专家信息平台3.0版”上线,进一步聚焦海外顶尖华人专家、挖掘应用型产业人才,并着力开发基于知识图谱构建专家学术肖像、研究人才评价体系打造GES 智能人才打分系统、发布引才清单和学术评估报告、展示全球人才可视化数据等功能。随着上海科技人才服务资源的不断汇聚,为实现各类科技资源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设施共用,切实地服务科技人才提供了保障。
二、 上海科技人才服务存在的问题
1.科技人才服务支撑体系不够健全
虽然上海在社会保障、人事管理、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户籍管理、职称评定、档案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目前科技人才服务“行政化”色彩依然较浓,市场化机制考虑偏少,与经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更偏向于“供给式”服务模式,暂时无法做到针对不同科技人才多样化需求的“组合式”服务。人才流动科学化、市场化服务以及市场对科技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力还未深入释放,社会化人才服务机构的培育和引导较为缺乏,人才服务机构的跨区域服务有待提升,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理职责划分还未清晰,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开发、使用等服务环节尚未串联,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科技人才服务支撑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2.科技人才服务数据功能急需提升
国内对科技人才的定义与内涵缺乏统一性,导致统计的口径以及指标上存在分歧。由于人才数据统计的应用需求不明确,现有人才库互动性和有效性不足导致信息过滤成本较高、服务无法聚焦等问题,阻碍科技人才服务水平的提升。现阶段上海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人才中介公司等拥有规模、种类不一的科技人才数据库,但大部分科技人才数据库仍停留在应用场景单一化阶段,只能实现简单的专家咨询和项目评审专家遴选功能,为科技人才引进、开发和评估等提供全面有效支撑服务的功能较弱,面对政府部门、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和中介机构在科技人才开发、利用和管理决策等方面强烈的需求,这些数据库在科技人才资源的基础性配置方面暂时还难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3.科技人才服务生态环境有待完善
上海通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完善人才战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集聚,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生态。但对标全球创新城市,上海在科技人才服务生态环境方面仍有待提升。当前整合政府和市场资源共同为科技人才服务已经形成初步共识,但在具体操作中,现有的政策服务体系内部融合较少,提供服务资源的各层级内部未能将各方机构日常工作与服务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从而造成分而治之的局面。科技创新的主体集中在大学与科研部门,企业发展、市场经济长期与科技管理工作相互割裂,这导致目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市场互动呈现二元格局。大量出现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需求,催生了科技服务机构的快速增加,社会化服务资源数量虽多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服务资源整合,也难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加灵活有效的服务。
三、上海科技人才服务的建议
1.加强科技人才服务政策的顶层规划设计
政府作为科技人才服务政策的实施者,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原则。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承担科技人才服务的政策宣传、资金支持、公共服务支撑等职责,强调政府在科技人才服务顶层设计的核心地位,但同时注重形成多元化参与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加入。政府相关部门应牵头负责,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制定规则与标准,培育市场需求,培育科技服务人才,给予政策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撑,确保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推进。
2.实施科技人才服务政策的落实成效评估
科技人才服务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推进的过程。政策的先期调研以及对政策执行后的跟踪评估措施相结合,能够有效避免政策的盲目性,提高政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服务政策评估的制度,加强政策评估理论研究,不断充实由各类科技人才充分参与的政策评估机制,有效提升政策评估的质量。应对政策评估工作进行常年的制度化管理,规范和优化政策评估行为、确定评估程序、理顺评估权利和责任、保证评估活动有序开展,实现评估工作程序化,保证评估活动权威性,保障评估活动资金来源,推动评估结论的应用,最终实现上海市科技人才服务政策有效性不断提升。
3.建立科技人才服务队伍的建设引导机制
探索建立科技人才政策服务工作的协调管理机制,依托市区两级科技人才服务机构建立科技人才服务工作平台,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契机,联动社会各界的服务力量,打通各科技服务领域,探索形成多领域科技人才服务合作模式。加强社会化的科技人才服务队伍培育体系建设,依托专业机构开展专项培训,提高科技人才服务队伍的综合能力。引导高等院校开设科技人才服务课程,培育专业化科技服务人才。通过资金和政策引导的方式,针对上海人才培养、人才联谊、技术交流等,给予各类科技人才服务机构专项扶持,在整合现有科技人才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创新工作的整体要求,提高专业化的人才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