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2021-11-01江永霞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通过经典的中外文学作品的渗透不仅让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人文素养、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学作品;渗透
自1862年第一所正式的英语教学组织京师同文馆的建立至今,英语教学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大学英语作为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书写了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版)指出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更是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选择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具有前瞻思维、国际眼光的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文学的功用
古人云文以载道,文以载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她的价值体现在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语言和认知的提升、理解和沟通的促成、美学和想象的升华[1]。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事件、经历和感受的艺术化体现,更容易引导学习者体会语言之美和语言之力,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者来说,除了具备听、说、读、写、译这些基本的语言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其对自身和他人的理解,分析和预判的训练、想象和包容的能力。而这正是文学赋予学习者的财富。她让人们看见了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地对“美”的顿悟。这种“美”才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本源。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的缺失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的缺失主要是由于教授和学习目标的单一化引起的。学生和老师过于关注其功能性的体现,比如能否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毕业找工作增加砝码等,故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得以重视和全面的实施,而忽略了其人文性。而阅读文学作品是实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最为有效而必须的媒介和途径。虽然学界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但现实是不容乐观的。以众多高校选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1-4册的教材内容为例,四册书总共32个单元,其中只有第二册的unit4和第三册的unit2和unit3具有明显的文学性,可想而知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所能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十分有限,再加上他们自身的专业学习要求,想要课后布置文學阅读也显得力不从心,学生们不仅受限于时间,更加受限于对文学的理解和共鸣。如此学生们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下的文学阅读、欣赏和批判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对笔者所带安徽师范大学2019级历史、物理、化学三个专业18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有80.2%的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感兴趣,但只有4.7%的学生有课下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究其原因,不感兴趣占17.6%,受限于专业学习占58%,没有合适的学习途径占73.6%,大学阶段对文学学习的弱化占到85.5%。而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到是否愿意增加大学英语中的文学作品学习比例,学生们的赞成比例竟高达90.8%,而且希望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的比例占到30%以上的学生也达到了78%。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的渗透
1.教材的改革。适当提高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的编辑体系为例,笔者认为每一册的八个单元中至少有两个单元的文学欣赏类作品。而且在不同的学期可以重点涉及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或者中国文学等,给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文学发展框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的相同性和相异性,以供学生在理解单一的文学作品时会有一个更加宏观的认知,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学欣赏力和包容度。
2.现有教材中课文内容教学方式的补充和改变。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Unit3 Text A Journey through the odyssey years为例,在学习课文之前,笔者以 The Odyssey, (oxford, 2000)为蓝本给学生介绍了荷马史诗中奥德赛艰难回家之旅这一著名的希腊神话,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西方文化,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并提升非专业英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再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四册Unit 2 Secrets to Beauty为例, 笔者完成教材内容学习之余给学生增加了毛主席的诗词《卜算子·咏梅》的英译版,从对诗词的欣赏技巧、翻译策略到创造背景的介绍和延伸让学生体会诗词之美,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精神之美,中国文化之美。学生在多元学习听、说、读、译的基础上更增添了文学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3.先进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合理使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增加一些文学欣赏的基本技能和手段。比如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为学生们系统有效地展示修辞的用法、中英诗作的特点、小说的要素等文学作品欣赏中必备的知识和方法。此外,单一的教师讲解和文学作品分析只能吸引少数学生的关注力。为了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配合度、理解力和创新性,教师应该改变之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引入诸如任务型学习、同伴互助学习之类更为先进的ELT教学理念。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渗透是必要的,是符合教育部提出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要求,是了解西方文化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技能,更能在吸收和对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提升学习者的包容性和创造性[2]。
参考文献
[1].Kelly, A. Colette (ed). Childrens Literature: Discovery for a Lifetime. Arizona: Gorsuch Scarisbrick Publisher, 1996.
[2].Murat Hismanoglu. 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Literature.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Studies. Vol.1, No.1, April 2005.
作者简介:江永霞(1977.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省广德县,学历:硕士研究生,(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博士在读)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