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管理学》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2021-11-01王蔚东庆利
王蔚 东庆利
摘要:《管理学》是国内很多高校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优势。结合家国情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责任等课程思政元素,提出了“互联网+”、“时政热点+”、“实习基地+”及“身边榜样+”等融入方式的探索和“课前+课堂+课后”、“线上+线下”的创新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管理学;创新探索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印发和实施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思政教育体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学》是国内很多高校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涵盖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多个专题。管理学以人类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1]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同时又包含众多哲学命题,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优势,对于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塑造家国情怀、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对于结合中国特色,创新中国方案、体现中国智慧、发挥中国价值等具有普适意义。
一、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的缘起及演变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既是思政教育的产物,也标志着党的思政教育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和发展的历史表明,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能动作用和激励作用在新时代挑战、新发展格局下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课程思政”是依托、借助、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3],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发端于上海。2005年上海开始“两纲教育”、“学科德育”为核心的课程改革,2010年进行了“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试点,2014年才真正启动了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探索,并构建了回归育人为本、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资源共享等的联动制度体系。这一时期,上海逐渐形成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并选取部分高校作为试点单位,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上海市高等教育的课程思政探索实现了多门课程的育人合力作用,也带动了全国很多高校的效仿和探索,在教育部颁布的通知和文件中,“课程思政”被屡屡提及。目前,“课程思政”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围绕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本质和“协同育人”理念,很多高校和很多课程都进行了从教育结构、教材体系、课程设计、融入方法等方面的積极探索与创新。
二、《管理学》课程的思政元素解读
《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而这些元素在《管理学》课程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思政元素融入管理学教学的结合切入点举例如下表:
以“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为例,内容主要涉及风险的识别与分析、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以及危机管理三部分内容,针对“危机反应与恢复管理”,提到了诸如建立危机处理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或制定新的方案、隔离危机、获取更多信息等危机反应内容,[4]这都为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砥砺家国情怀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众多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抗疫第一线,舍小家,保大家,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家国情怀。同时这也为学生居安思危,提高危机防范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上了生动一课。而且,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又不得不面对当前社会多方面激烈的竞争,还需要正确对待生活、就业、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因此,结合相关管理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其优良品格,提升其精神境界,实现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新时代课程思政融入《管理学》教学的探索和创新设计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也都呈现出新特征。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管理活动也日益反映了新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交互关系。以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管理学”课程选用的马工程教材《管理学》为例,新时代课程思政融入《管理学》教学的探索和创新设计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管理学”课程的教和学创造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更高,对于信息、资料的获取更加便捷,学生通过互联网信息的搜索,融合互联网交流的多元路径,如QQ、微信群、论坛贴吧等,可以实现和教师的有效即时互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管理学的相关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如结合华为、格力等企业实现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提出问题和答疑解惑相结合,将独立思考和共同交流相结合,这本身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课程思政元素的体现。
(二)“时政热点+”
“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虽然侧重基础理论和方法,但同时更强调和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和时政热点的结合。“抗疫之战”“黄河战略”“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等时政热点都可以在管理学中找到恰当的融入点。例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家的战略安排和目标,和管理学中的组织目标等内容相吻合,另一方面也与社会责任、环境保护、领导职能等息息相关。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都为思政元素融入管理学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应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作用,实现思政融入的探索和创新。
(三)“实习基地+”
如果说课堂教学更强调教师授课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解读和融入,那么实习基地则在思政教育中担当着以实践为主的思政元素践行和养成的重任。以济南大学文旅学院为例,目前山东省文化产业英才培训基地挂靠学院,学院还拥有山东新丞华展览有限公司、济南金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台儿庄古城、周村古城、舜耕中学等十几处实习基地,学生的认识实习、綜合实习和毕业实习加起来达十几周的时间,通过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各种专业知识的结合,再加上实习基地的实践和强化,可以加快实现和检验思政元素与课程融合的效果。此外,很多实习基地的组织文化都包含责任担当、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有很多实习基地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实习基地和课堂讲授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可以实现思政元素和管理课程的直观和动态融入。
(四)“身边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更具有近距离的指导和参照意义。将我们身边的榜样以合适的方式融入到管理学课程中来,能够较好地实现思政元素的多元化融入问题。例如结合2020年“抗疫之战”,可以邀请同学身边的医护人员讲述亲临抗疫一线、惊心动魄的抢救故事和“舍小家、保大家”的牺牲精神,也可以邀请广大的志愿者现身说法,讲述其不惧危险,积极服务的无私和忘我追求,而这些都能在管理学的相关职能阐释中找到答案。再如2020年疫情期间,济南大学某学院学生利用自己参加比赛获得的奖金购买数万只口罩,无偿捐献给学校,这是新时代青年文化素养的体现,也蕴含了珍贵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也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息息相关。
《纲要》指出:“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这才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5],而《管理学》课程一方面是关于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另一方面,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学》课程又是指导管理实践和生活实践的宝典,这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同向同行。因此,结合《管理学》课程的体系和特点,实现众多思政元素的恰当融入、有效衔接和创新探索,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可以加快“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实现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管理学》编写组.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 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 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武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02).
[4] 《管理学》编写组.《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5]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B/OL].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作者简介:王蔚,女,汉族,山东诸城,1979年4月生,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
东庆利,男,汉族,山东诸城,1994年3月生,研究生,助教。
基金项目:济南大学2019年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管理学》学习模式改革(J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