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21-11-01罗浩

管理学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金融农业

罗浩

[摘 要]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鞏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文章以湘潭市为例,在对全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剖析当前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金融;农业;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8-0022-03

近年来,湘潭市农业综合能力跃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位居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达到2.8∶1,在全省领先。金融支持力度也稳步增加,2021年上半年全市涉农贷款达到678.61亿元,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但在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全、农业保险范围较窄、农村企业财务不规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弱等问题,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一、湘潭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现状

近年来,湘潭市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金融支撑保障作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质效,加大金融支持,着力缓解“三农”融资难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取得一定成效。

(一)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全市多层次、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完善,已形成以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为主、县域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辅的金融支农组织体系。一是各银行机构开始重新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回归农村,不少行恢复了原撤销县域分支机构。如工商银行于2018年恢复湘潭县支行,中国银行韶山市支行于2019年成立。二是建立差异化的审批快速办结机制,如农业银行湘潭分行设立了乡村振兴金融部,开辟了绿色通道,对乡村振兴信贷业务要求优先审查,限时办结。三是金融机构农村网点数不断增加,解决了乡镇金融服务点空白问题,培育发展了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率先发展组建了三家村镇银行,实现全市三县(市)村镇银行的全覆盖。四是积极推动金融干部驻乡(镇)工作,2021年5月,湘潭首位驻乡(镇)金融干部赴雨湖区姜畲镇任职。

(二)涉农信贷投放总量持续增加。2021年5月人民银行湘潭市支行联合4部门出台了《关于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潭银[2021]21号),对银行机构涉农贷款投放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开展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信贷评估工作。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认真落实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着力满足广大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等涉农领域的有效需求,确保涉农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其他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截至2021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达到678.61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8.28亿元,同比增长17.3%。同时还积极搭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融资平台,加大了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如2021年5月,湘潭县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银企对接会,以湘莲产业为主的共计18个项目签约达16亿元。

(三)涉农金融创新产品更加丰富

近年来,辖内各银行机构认真落实贯彻有关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项信贷政策,大力创新林权抵押、担保贷款等一系列的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如农业发展银行发挥政策性优势,大力推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信贷产品,支持了东郊、泉塘、湘潭荷鹃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十园十镇和重点项目;建设银行开发商户E贷、益农贷-油茶贷、益农贷-生猪贷等;农业银行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推出“惠农担-粮食贷”“惠农担-救灾贷”“惠农担-油茶贷”“惠农担-生猪贷”“湘莲贷”等系列产品,有力支持了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在韶山市,银行机构还根据当地特色,积极创新红色旅游信贷产品,相继推出了“民宿贷”“韶山旅游贷”等产品,特别是2021年7月份,农业银行推出的“韶山红色文旅e贷”,为该行推出的唯一以地名命名的红色旅游信贷产品,有力推动了当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四)农村薄弱环节信贷支持成效明显

在脱贫攻坚战胜利后,银行支持重点向乡村振兴转移的同时,也积极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湘潭市金融产业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持续增长,贷款覆盖面稳步提升。截至2021年6月末,全市金融扶贫贷款余额67.83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产业扶贫贷款18.51亿元。自2016年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近5亿元,助力近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早日脱贫目标。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民生涉农领域的信贷服务,在不同阶段确定春耕备耕、抗旱救灾、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菜篮子工程建设等信贷支持重点。

二、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基础建设滞后

虽然在政策上已经明确土地经营权可以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为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缺乏抵押担保资产的难题开辟了新路,但实际上湘潭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抵押登记、抵押物价值评估和处置等配套措施还比较滞后,导致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无法开展,同时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建设构筑物抵押登记工作也存在障碍,进展缓慢,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还仍然存在。在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大型农机、温室大棚、养殖圈舍、生猪活体等方面的贷款业务中,也因无相关管理部门和有效的抵押物而难以推广。

(二)风险补偿机制不全

一直以来,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偿还能力低,随之而来的信贷风险也较大,加上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相关配套措施,导致不少银行机构对涉农企业不敢过多涉及,而现有的信用贷款额度过低,对于需要扩大生产的重点涉农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难以满足资金缺口要求。从湘潭市实际情况看,一是没有针对农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涉农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二是没有专业的涉农担保机构,只有省农担在湘潭设有四个办事处,整个湘潭地区在保余额不到2亿元,其中湘潭县占比51%,韶山、雨湖、湘乡办事处担保业务来源不足。三是现有担保公司对涉农企业业务的拓展更加谨慎,动力不足。如湘潭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涉农担保额仅占该公司全部担保额的10%左右,加上担保门槛较高,担保公司在担保时要求反担保,这对本就缺乏抵押物的农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金融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农业科学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