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在颅内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2021-11-01刘国华
刘国华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 广州 510900)
颅内肿瘤是临床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脑部肿瘤疾病,是患者机体颅内各组织中的原发性肿瘤和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肿瘤的总称[1]。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均可发生该疾病,疾病发生后可对患者的脑部血管、神经造成压迫,从而使患者出现语言障碍、情感障碍、肢体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不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手术作为临床治疗颅内肿瘤的首选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手术治疗前需要先确定患者的病变部位,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疗效,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2]。因此,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91例疑似颅内肿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探析采用CT与MRI检查后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91疑似颅内肿瘤患者,男患者49例(占比53.85%)、女患者42例(占比46.15%);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47.59±2.81)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订同意书者;②伴有颅内压增高、眼球震颤、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等颅内肿瘤相关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②合并心肝肾等脏器障碍者;③哺乳期女性或是妊娠期女性者;④依从性较差或配合度不高者;⑤存在认知障碍或是沟通者;⑥合并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91例患者均分别接受CT与MRI检查,具体操作如下。
CT检查:(1)检查前:①采用上海飞利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机(型号:Brilliance)进行检查;②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告知患者检查流程、需要注意事项,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身体放松;③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控制练习,确保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屏气频率相同;④叮嘱患者尽量穿纯棉的衣物进行检查。(2)检查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平仰卧位),设置参数为层厚3 mm、间隔3 mm、螺距1.5 mm;根据患者的头部定位像开始进行扫描,待扫描完成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对获得的图像进行重建,形成多层面图像或是3D图像。
MRI检查:(1)检查前:①采用 SIEMENS 1.5T Avanto扫描仪进行检查;②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类型、人格特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讲解检查流程与目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有利于检查工作顺利安全完成。(2)检查时:①患者采取平卧位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要求完成穿刺工作,以防感染;②设置参数,短阵256×356、层厚6 mm;③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剂量为0.2 mL/kg,速度控制在2 mL/s,对患者的头部矢状位、横轴位、冠状位行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与MRI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包含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91例疑似颅内肿瘤患者经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共检出76例、阴性共检出15例,颅内肿瘤确诊率为83.52%。
2.2 CT诊断结果
CT诊断结果显示,阳性一共检出58例,阴性一共检出5例,诊断检出率为69.23%(63/91),见表1。
表1 CT诊断结果 单位:例
2.3 MRI诊断结果
MRI诊断结果显示,阳性一共检出71例,阴性一共检出3例,诊断检出率为81.32%(74/91),见表2。
表2 MRI诊断结果 单位:例
2.4 对比CT与MRI诊断效能
CT诊断颅内肿瘤的准确率74.73%、灵敏度76.32%、阴性预测值35.71%均显著低于MRI的91.21%、93.42%、70.59%(P<0.05);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对比CT与MRI诊断效能[%(n/m)]
3 讨论
颅内肿瘤在临床上又可称为颅脑肿瘤,在临床神经外科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起病速度较为缓慢、病情进展快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可将颅内肿瘤分为2种类型:一种为继发性,另一种为原发性。但目前临床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暂时还未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化学因素等有关[3]。对于颅脑肿瘤患者来讲,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颅内肿瘤患者临床特征无显著的特异性,所以临床在实施手术治疗前需要先了解患者的颅内情况。当前,临床在诊断该疾病时仍然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若是能在术前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明确患者的肿瘤位置、性质等情况,不仅能为患者制定最佳手术方案,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影像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CT与MRI检查方式作为临床常用的2种检查手段,在诊断以及鉴别各种疾病中均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中,91例疑似颅内肿瘤患者均分别接受CT与MRI检查后,结果显示,MRI诊断颅内肿瘤的准确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其原因分析可能为:①CT作为临床诊断颅内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对患者的肿瘤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具有密度分辨率较高、扫描时间短等优势;同时该方法在诊断颅内肿瘤的时候,可以选取相对应的层厚对患者的检查图像进行分析,适用于诊断症状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但是,CT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其诊断结果容易因患者配合度较差、正常组织与肿瘤细胞间的密度差、难以诊断出密度接近的偏良性肿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患者的预后[4]。②MRI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无创诊断技术,在诊断颅内肿瘤患者时软组织辨别能力比较强,能够清楚地显示患者肿瘤转移、肿瘤体积以及四周组织的情况;同时,它还可以从多个方面将患者的病变范围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快速确定患者的肿瘤性质。除此之外,MRI在诊断颅内肿瘤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三维立体成像,有效避免患者的其他颅内组织对病灶判断造成的影响,且成像不会因颅底伪影受到任何影响,降低误诊、漏诊的概率,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该检查方式也无X线辐射副作用,具可靠性高、安全系数高的特点[5]。由此可看出,采用MRI诊断颅内肿瘤的临床价值与CT比较,前者更优于后者,获得的诊断效能更为准确,有利于临床医师根据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CT与MRI诊断颅内肿瘤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RI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更高,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