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副鼻窦冠状位中的应用

2021-11-01史丽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8期
关键词:鼻窦低剂量密度

史丽娥

(民航总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123)

CT检查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影像检查手段,在副鼻窦炎病变检查逐年也呈递增趋势[1]。副鼻窦CT是确定副鼻窦炎的金标准。副鼻窦生理解剖结构复杂,形状不规则,主要由骨组织,软组织、气体组成,应用常规剂量的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但是辐射剂量大,危害晶状体、角膜、甲状腺等邻近器官[2]。所以,临床诊断应该选择比较合适的低剂量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辐射危害[3]。本文对240例副鼻窦患者采取低剂量CT扫描的扫描条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行副鼻窦扫描患者240例,其中男性130例,女性110例,年龄12~77岁,年龄和性别均不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对所有患者检查以外的部位均采取防护。在保持除电流外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按照管电流大小分为四组:280 mAs、240 mAs、200 mAs、150 mAs分别对应A、B、C、D组,每组60例患者。采用下述不同参数对四组患者进行副鼻窦CT扫描。

1.2 设备和方法

使用GE Optina CT620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硬腭垂直于床面,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重合,在检查前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保持静止不动。扫描范围: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和鼻腔。所有患者均行鼻窦冠状位常规扫描,扫描参数:电压120 kV,层厚2.5 mm,层间隔2.5 mm,显示视野(DFOV)25 cm,探测器宽度20 mm,上述参数不变情况下,A组采用280 mAs常规剂量,B、C和D三组分别采用240 mAs、200 mAs和150 mAs低剂量对副鼻窦进行横断位CT扫描。

记录每次扫描患者接受X线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CTDIvol可以反映多层CT扫描长度内的平均吸收剂量[4]。

1.3 图像评价和分级

四组患者的图像质量通过5名高年资影像医师和耳鼻喉医师采用双盲式方法进行评价和分级,评价图像的质量如有不同意见时,由观察者协商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确定[5]。CT图像中观察的主要对象有窦口鼻道复合体各解剖结构有无异常密度影,各鼻窦黏膜是否增生,窦腔内有无软物质密度影以及黏膜下有无囊肿等病变[6]。如有病变,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以及密度,边缘是否规则,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是否良好,是否对诊断造成影响进行评价,并将CT图像的质量分为四级:1为优秀:副鼻窦解剖结构及病变形态、密度显示清晰,无伪影,图像颗粒均匀;2为良好:解剖结构及病变形态,密度显示较清晰,无伪影,图像颗粒略粗;3为尚好:解剖结构及病变形态,密度显示尚清晰,有轻度伪影,图像颗粒较粗,但不影响诊断;4为不合格:解剖结构及病变形态模糊,密度显示不清晰,伪影重,图像颗粒粗,噪声大,包括两项以上者定为不合格图像。

1.4 剂量指标

记录并比较A组、B组、C组、D组四组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的数据以及计算四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率[7]。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和分析,根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对不同组间的CTDIvol值、DLP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以(±s)表示;对不同组间图像质量等级进行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

2 结果

将所得数据经过多次配对设计两样本的卡方检验得出,随着电流降低,CTDIvol也随之减小,低剂量B,C、D组与标准A组,扫描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B组、C组与标准组A组比较,图像质量等级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360、7.174,P=0.501、0.067>0.05),低剂量D组与标准组A组比较,图像质量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23,P<0.001)。B组和C组在其余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所的图像,副鼻窦黏膜以及周围组织显示清晰,不影响图像质量,D组所得图像噪声增多,颗粒增粗,副鼻窦黏膜显示欠清晰,影响图像质量。见表1、表2。

表1 不同剂量组扫描剂量

表2 不同剂量组图像质量分级结果 单位:例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医学影像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T作为副鼻窦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CT能安全、可靠地显示各个副鼻窦窦腔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但是CT检查可以导致患者受一定剂量辐射。由于晶状体对放射线十分敏感,并且眼球与大部分筛窦处在同一层面上,X射线多次照射会造成晶状体透明度降低,同时也会极大地增加患者白内障的风险[9]。同时也避免了甲状腺、性腺、造血组织等对射线敏感的组织器官,受到不必要的过量射线的照射。所以,制定合理的管电流、降低扫描剂量、使患者受到损害程度降到最低,是我们本次研究的目的。

对于CT辐射剂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管电流、管电压、扫描时间以及螺距等因素均会对辐射剂量造成影响。但是管电压降低虽然可以降低CT辐射剂量,但同时也会使X射线的质量降低,从而影响穿透力。增加螺距也可以降低CT辐射剂量,会降低扫描时间,同时会导致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降低。管电流与扫描辐射剂量呈正相关性。因此,降低管电流是最常用的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管电流越高,辐射剂量越高,管电流越低,辐射剂量也随之降低[10]。管电流降低对低密度对比分辨力影响较大,对于副鼻窦这种高密度对比分辨力影响较小。但是如果管电流过低,也会导致图像噪声增加,密度分辨率下降。所以,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管电流十分重要。

本研究显示当降低管电流为240 mAs和200 mAs时,图像颗粒增粗,噪声增加,但是能清楚地显示副鼻窦解剖结构,鼻腔黏膜以及鼻腔内异常密度影等多种病变,不影响图像质量,能满足图像诊断要求。其中DLP均明显降低,CTDIvol较常规剂量280 mAs相比分别下降15.52%、32.35%。但是管电流降至150 mAs时,虽与为常规剂量A组相比CTDIvol与DLP有明显降低,但图像颗粒粗,噪声大,解剖结构及病变形态模糊,密度显示不清晰。低剂量C组(200 mAs)符合本次研究目的,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低剂量扫描可以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清楚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结构,同时也不影响CT图像的诊断,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辐射损害,对保护患者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了医疗照射中最优化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可以节约CT管球运行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鼻窦低剂量密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