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于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其价值研究
2021-11-01钟宏
钟 宏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东 惠州 516002)
扩张型心肌病的特征是左、右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其根据病因可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两种类型,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由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史所致,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病因包括家族性、遗传性或免疫性等[1]。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和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金标准[2]。除冠状动脉造影外新的检验检查手段在近年也逐渐开发开展,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临床量化心脏功能的一种常用检测方法,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3]。目前临床对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于两种类型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于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其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按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和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分为缺血性组和非缺血性组,各59例。缺血性组男性30例,女性29例,年龄45~70岁,平均(60.16±2.49)岁;非缺血性组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46~70岁,平均(60.24±2.53)岁;另选取同期50例左室收缩功能和左室内径正常者为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7~71岁,平均(60.33±2.58)岁。上述三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左室射血分数<45%者;③窦性心律者等。
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病史者;②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差等干扰图像分析者;③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等。
1.2 方法
(1)常规超声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美国HP SONOS 1000型),频率设置为3.5 MHz,受检者取左侧卧位,采用双平面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长轴切面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等。于胸骨旁3个左室短轴切面、3个左室长轴切面采集3个心动周期的高帧频二维动态图像,利用脉冲多普勒留取多普勒血流频谱并存储。
(2)动态图像采集:将图像传输到超声工作站,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后台脱机分析。于标准心尖四腔切面采集3~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每个研究对象均采集两帧。记录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以及环形应变(GCS)。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超声心动参数比较,主要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②二维斑点追踪参数比较,主要包括GLS、GRS、GCS。③ROC曲线分析左室射血分数及二维斑点追踪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心动参数
缺血性组、非缺血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非缺血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缺血性组(P<0.05);三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E/e’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超声心动参数比较(±s)
表1 三组超声心动参数比较(±s)
组别 例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cm左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cm左室后壁厚度/cm E/e’缺血性组 59 6.3±0.4 32±8 0.8±0.2 0.9±0.2 23.5±13.6非缺血性组 59 6.5±0.8 29±6 1.0±0.1 1.0±0.2 24.7±13.9对照组 50 4.5±0.4 66±8 0.9±0.2 0.9±0.1 22.6±12.1 F 4.562 25.173 1.664 1.975 2.583 P 0.011 0.000 0.725 0.773 0.697
2.2 二维斑点追踪参数
缺血性组、非缺血性组GLS、GRS、GC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非缺血性组GRS、GCS显著低于缺血性组(P<0.05);非缺血性组与缺血性组GL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二维斑点追踪参数比较(±s,%)
表2 三组二维斑点追踪参数比较(±s,%)
组别 GLS GRS GCS缺血性组 59 -9.5±3.2 -6.9±1.4 9.9±3.8非缺血性组 59 -9.7±3.5 -5.5±1.1 7.3±3.2对照组 50 -19.5±4.8 -21.7±4.9 36.7±9.5 F 1.667 3.759 5.280 P 0.765 0.012 0.003
2.3 ROC曲线分析左室射血分数及二维斑点追踪诊断效能
左室射血分数的灵敏度、特异度为52%、71%,GLS为52%、64%,GRS为67%、75%,GCS为66%、67%,其中,GRS的诊断效能最高。见表3。
表3 ROC曲线分析左室射血分数及二维斑点追踪诊断效能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受损、纤维组织增生引起,临床特点为患者心室逐渐扩大,以心律失常为其最明显症状[5]。缺血性心肌病缺血范围广泛时,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由于交叉现象无法得到精确的临床诊断。
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脏弥漫性运动减低、心脏扩大[6]。本研究中缺血性组、非缺血性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非缺血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低于缺血性组,三组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E/e’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在于心脏扩大主要与纤维化病因、营养代谢异常、微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其多样性会导致患者心功能代偿时间较长,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存在心肌缺血,出现胸闷状况时间较早,被检出时间也较早,与易仁凤等[7]研究结果相符。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以二维超声图像为基础,应用心肌某一点的应变率,通过运算心肌组织实时运动,定性定量描述中心脏的力学特性,并评价右心功能,其可客观准确地反映心肌力学功能状态。在本课题研究前期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还可用于初步明确糖尿病患者罪犯血管分支及类型。本文结果显示,缺血性组、非缺血性组患者GLS、GRS、GCS值低于对照组患者,非缺血性组患者GRS、GCS低于缺血性组,表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整体环形峰值和径向峰值较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受损更加显著。本研究通过对ROC曲线分析左室射血分数及二维斑点追踪诊断效能分析,得出GRS的诊断效能最高,与张惠英等[8]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定量分析心肌纵向、径向运动情况,GRS检测可准确鉴别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可作为扩张型心肌病初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