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语文命题特点与教学启示

2021-10-31郑丽洪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试题命制教学启示中考

郑丽洪

摘 要 2017年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2020年中考,又是全面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后的第一轮考试。在新的考试背景下,中考语文试卷在命题思路、试卷结构、试题题型和赋分比例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和调整。为适应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握中考的试题走向,提升教学与复习备考的效率,本文拟从2019、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归纳这些新的命题方式对未来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中考;试题命制;教学启示

一、近年来福建中考试题呈现的特点

1.“立德树人”,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试题注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关注价值取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教育等人文教育内容融合在试卷中,试题选材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学韵味和文化气息。

21.为了民族未来,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创下了    ①    的壮举。(《红星照耀中国》)(2020年福建卷)

名著阅读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体现了中国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

从整份试卷看,除了名著选材体现的革命豪情之外,小语段考查涉及到诗人屈原的作品,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强烈的爱国情感,文言文阅读语段展现了人物不慕荣华的可贵品格,文学作品阅读中李时珍的医道人心,对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正确的引导作用。《拜谒李时珍》中的传统医学,让我们拥有了战胜“疫情”的底气;楚辞唐诗的文学意蕴,为我们注入了民族文化的基因;《传统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中的当代观照,使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全卷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传递社会正能量,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能受到精神感染与熏陶。

2.守正创新,注重能力立意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试卷力求稳中出新,坚持守正创新统一,在保持命题指导思想、整体结构稳定的同时,试卷题型、题量、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要求与往年基本一致;考查点的设置切合文体特质与认知规律,题干设计指向性明晰,答案拟制简明规范。

试卷在重点考查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语文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比如,试卷以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创设特定情境,以解决问题来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尤其重视创设生活情境,勾连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的联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通过拟制学科认知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来设置语文任务,考查学生在实践中解决生活问题的语文能力;写作试题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保证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强调对象意识,倡导写有用之文。

19.与2016年相比,2019年公众对志愿者服务项目的需求有什么变化?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20.如何才能把自愿者服务做得更好?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你的建议。(2020年福建卷)

上面两道是2020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试题,选材体现对当下生活的关注,特别是符合疫情防控下学生的认知特点。题目设置紧扣时代热点“志愿者”这一话题,贴近生活,形式新颖,图文并茂,把生活中常见的联系方式“工作群”、微信聊天等融入到试题中,是很好的尝试,富有鲜活的时代感与生活气息。

第19题能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及信息概括能力;20题能巧妙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题目设置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比对、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图文转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针对性。试题关注学生思维的分析综合,注重学科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比如,2019年的作文题目“最好的作品”,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内涵丰富,导向明确,题目中的“作品”,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一幅画、一件手工作品等,也可以是一件事、一个场景等。文题设置思辨性强,既有开放性,也有限制性。开放性体现在能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同时又有一定的限制性,题目中的“最好”和导语中的提示语,则是启发学生对抽象的内容能自圆其说,形成一定的哲理思考。

3.涵咏文化品味,体现语文学科的文学特性

试题选材富有文学韵味和文化气息,主要体现在试题的选材和命制上。第一道题就是古诗文背诵默写,试题精选古诗文名篇名句,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试题题型以填写上下句为主,兼有情境默写,难度适中,大部分是课堂上反复强调的。比如,《礼记· 大道之行也》《木兰诗》、李白《渡荆门送别》、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论语>十二章》等。对古代诗词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热情,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的情感,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学习、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

2019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选文《火车上的见闻》,散发着浓郁的文学韵味和文化气息。题目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目设置规范,涵盖内容较丰富,包括赏析句子、分析形象等。设题形式较灵活,题干表述突显语文学科特质。2020年文学作品阅读选文是《拜谒李时珍》,选文文质兼美,是一篇怀古写人的散文,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中赏析题第12题有两个小题:

(1)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赏析加点词语)

(2)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赏析句子)(2020年福建卷)

第(1)小題是赏析“枯瘦”这一词语,第(2)小题是赏析句子,并未说明是从什么角度赏析,对于答案的包容性较大。两道题是针对词语和句子的欣赏分析,是中考常见的题型,明显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质。这类有关历史人物的文化散文,文笔优美风格别致,语言富有文采,但却往往让学生觉得陌生,对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审美鉴赏能力有不小的考验。所以,从基础年级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读书,慢慢积累阅读经验。这两年的中考阅读试题,摆脱了原来僵化的答题模式,是教学上深入阅读多样化文本的理性回归。

4.立足教材,体现良好的教学导向功能

2020年中考试卷立足教材,关注教材资源,在教学上有良好的导向功能。古诗文默写、阅读直接取自教材,作文材料源自教材,病句类型与教材“小补白”相一致,文言文阅读虽取材课外,但考点均出于课内。与教材紧密勾连,旨在引导教学必须祛除盲目刷题、低效训练之流弊,要特别重视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作文试题“学习与性格”,导语出自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紧扣平时的教学实际,巧妙创设真实情境,不限制文体,考生可以记叙自己性格养成过程中的学习、生活经历,也可以探讨学习、生活与性格养成之间的关系,学生有话可说,又能區分出不同程度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写作上回归指导学生立足生活,抒写真实情境下的经历、体验和思考。

二、中考试题对教学的启示

1.重视夯实基础,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教学学习的规律,以夯实基础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必备的知识与基本能力。中考试卷考点设置兼顾语言、内容与形式,以积累运用、信息筛选整合、理解分析、情感感悟为主体,体现基础性。阅读,强调基于文本特质设题;写作,强调为学习、生活需要而作。在此基础上,引导语文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需要,加强基本读写能力的训练,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一是要重视“主问题”的问题设置。它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从各个不同角度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主问题”是立体的,有张力的,是文本的,又是个性的,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需要老师提出有品质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引导,关注情感体验,积极培养创新思维。二是要重视多文本阅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语文大单元教学理念注重阅读教学由单篇走向群文,由零散走向关联,走向有整体建构的系统教学,在多文本的联系比较、迁移拓展中实现学生思维能力从低阶到高阶的发展。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统编教材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20-121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试题命制教学启示中考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从一道数学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方法
居高临下不如用心其中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加强试题实证意识 提高命制和解答质量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