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设计方案
2021-10-31李娟
李娟
一、案例设计背景与目的
1.依据教材内容,设定基本思路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通过摆、圈等操作,建立几何直观,初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设计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建立倍的概念的过程,并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本节课使用教学一体机和希沃白板,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借助书写、拖动、克隆等操作,结合语言在希沃白板上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说理能力。通过教学一体机的使用,设计动画情境,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认识到倍的本质“突破重难点”。利用教学一体机和手机,对学生的课堂答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抓拍,并上传到一体机,在大屏幕上分析,进行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二、教学理念(如基于问题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性教学、分层教学等)
1.个性化学习理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探究新知、理解概念环节中,笔者设计了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变化中,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理解环节,同时,笔者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认识到倍的本质。
2.分层教学理念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对学生因材施教,提出有差异性的学习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课堂知识的密度和思维的梯度,使得“人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节课通过练习设计的层层递进,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发展。
三、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划分知识点)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次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四、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分类或学科核心素养分类)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考虑,预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构建倍的直观模型的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2.教学难点
建立“倍”的概念。
六、学习者特征分析
1.起点能力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笔者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并结合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和希沃白板中的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直观形象,在丰富变化的比较活动中,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建立起倍的概念。
2.信息素养
经过前期的操作培训,学生基本具备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技能,如,书写、克隆、拖动等功能,基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作业、练习等操作,但熟练程度有待提高。
七、教学环境、工具及资源准备(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
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希沃白板、手机、希沃课件
八、教学过程
九、教学流程图/上课板书设计
十、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看一看、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建立“倍的概念”的过程,还通过摆一摆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學生充分积累感性经验。
利用一体机教学,结合希沃课件突破重难点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机会。学生上台利用希沃课件、笔工具,真实地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利用创设的动画情境,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变化活动,在活动中建立“倍”的表征,加深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在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使学生在不断的抽象中实现一次次理性的飞跃,使学生对“倍的认识”达到概念性的水平。
在学生做练习过程中,教师用手机即刻对学生答案进行拍照,通过手机“希沃白板”的同步操作,把作业照片传送到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中。全班学生通过大屏幕分析错题及学习正确的解题方法。
十一、教学创新与亮点特色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
(一)教学创新
经过预学,学生初步找出胡萝卜与红萝卜存在比多少的关系,还存在倍数之间的关系,但对于谁是谁的几倍,还是容易混淆不清。因此,通过运用希沃白板达到了以下教学效果。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希沃课件设计小兔分萝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分清三种萝卜的名称,为后面学生说一说活动,做好铺垫。
2.精心组织学生学习活动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用希沃课件笔工具,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
3.在比较活动中,实现直观到抽象的思想转化
利用希沃课件分别改变红萝卜的根数以及白萝卜的根数,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对“倍”的认识达到概念性的水平。
4.借助手机希沃同步功能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针对性的抓拍,传送到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中,在大屏幕全班分析,依据课堂数据,提高教学针对性。
(二)特色亮点
1.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具有交互性,互动性强。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进行了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的开始,笔者创设了美丽森林小兔分萝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分清图中萝卜的种类,通过数一数,知道每种萝卜的数量,为后面学生顺利说理和说出“几个几”打下基础。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笔者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理,并能充分利用希沃课件,让学生在操作讲解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在说理和操作的过程中,形象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通过增加变式练习,设计开放题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理解,建立“倍概念”的模型。
练习第1题,让学生根据倍的含义判断三种颜色圆片之间的数量关系。第2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的方式,构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思维模式,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理解。第3题通过连续量的比较,在丰富学生对倍概念的形表征的同时,为后面画线段图来表示信数关系作铺垫。第4题是开放题,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倍的本质。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结合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和希沃白板中的功能,在丰富的感觉材料中,去伪存真,抽象出倍的本质特征,实现对倍的认识从“直观模型”到“抽象数量关系”的转化。让学生在操作和说理的过程中,不断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不断的抽象中实现一次次理性的飞跃,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从而对“倍的认识”达到概念性的水平。
十三、案例推广办法与经验总结
1.利用教学一体机和希沃课件,能使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化,有利于學生理解和学习数学。
2.希沃白板的书写、克隆、拖动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平台,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的地位。
3.借助手机希沃同步功能,可以抓拍学生的即时课堂答案,传送到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中,在大屏幕全班分析,依据课堂数据,提高教学针对性。
(注:要求设计方案撰写时,语言精练、内容准确,尽可能图文并茂,附上图片、表格、链接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