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船精神为引领 构筑三实三创实践发展模式

2021-10-31刘清泉程敏东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嘉兴红船双创

刘清泉 程敏东

嘉兴学院创业学院坚持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传承红色文化为依托,以推进双创教育为主题,构筑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实三创实践发展模式,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斜杠人才”,不断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一)创业价值观进课堂

嘉兴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制定“课程思政”育人提升计划,鼓励教师专业导论、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中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走心式”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并于第二讲专门讲述红船精神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涵,及围绕红色主题的“创业实践”等课程;依托原创红色话剧《初心》创作排演及品牌IP运营,开设成为全校公共选修课,进而替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学分。

(二)将创业价值观融入创业实践

嘉兴学院依托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协会等创新创业类社团,开展系列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及实践课程;依托大一上学期及大一下学期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业基础”等创业类课程,在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红色实践项目的孵化,依托“红旅赛道”扶持创新创业项目的成长;在项目培育过程中将红船精神的创业价值观沉浸式融入创业实践项目中。将双创教育与思想教育深度融合,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将首创、奋斗、奉献为主要内涵的“ 红船精神”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全过程,实施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三进”育人模式,逐步形成从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包装、传播、推广和销售实行全链条红色实践孵化模式,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自己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实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目标。

二、构筑三实三创实践发展模式

“三实三创”即:构建融合实验、实习、实训三个环节和创意、创新、创业三个阶段为一体的“三实三创”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实验实训、科技项目、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分层分类递进的实践教学立交桥。三实三创实践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完全贯穿于学生的本科培养过程中。

第一阶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教学,将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的价值观融入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施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三进”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双创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阶段,“二年级基础实验+基础综合”,以基础实验/实训项目为主,辅以综合性开放实验/实训项目、认知类实习、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及知识类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双创意识;

第三阶段,“三年级专业实验+专业综合”,以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为主,辅以省/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及学科竞赛,培养学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第四阶段,四年级实践课程等大综合,以专业综合训练、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为主,辅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打造以教学建设为基础的资源协同平台

(一)实施“课训赛孵”双创人才培养机制

嘉兴学院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将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训练融入课程内容,以建立SRT、新苗、国创“三级”创新创业训练和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校级“四类”学科竞赛,搭建了专业创客空间、众创空间、地方产业园(众创空间、孵化器)的“三段”孵化平台,形成“课程+实训+大赛+孵化”的“课训赛孵一体”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与创业实战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

(二)优化对接地方资源服务能力

嘉兴学院坚持深度融入地方、对接行业、服务社会,与嘉兴及所辖县(市、区)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搭建“双师、双会、双园”对接平台。针对项目聘请校内教师和产业导师“双师”指导,支持校内教师、产业导师、学生三方共同创新创业;以“同行相亲,同籍相扶”为纽带,嫁接异地商会、行业协会“双会”帮扶;以“项目类别”为导向,推荐大学生创业实践园、地方孵化园“双园”对接,形成“科技创新项目—竞赛训练项目—实践孵化项目”项目链条,“创新教师—创新创业导师—产业导师”导师链条以及“训练专项经费—项目扶持资金—天使投资基金”资金链条,从课程、实践到创业各阶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与活动平台。

(三)打造校园双创教育品牌

嘉兴学院努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化,设计“育成”LOGO(育成即“培育梦想 成就事业”),打造育成校园文化品牌,推出育成讲堂、育成集市、育成实验/精英班、育成火种节、育成微课堂等系列实践活动,推出的“嘉兴学院创业学院”公众号受到社会和广大师生的欢迎,在线关注人数达万余人,多次登上青春浙江机构榜榜首,曾名列全国高校机构榜第三;同时,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创意产业链,从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包装、传播、推广和销售实行全链条红色实践孵化模式。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

嘉兴学院充分利用学校“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嘉兴市大学科技园”“嘉兴学院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阿里巴巴产学研基地”等一批校企实践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真实的流程、在真实的操作中开展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为学生理论课程中穿插的各类技能测试、技术开发、检测、市场调研等提供真实的生产经营场景及原材料、產品及市场反馈信息。同时,学校进一步开放校内各类教学资源,建设13个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3个融入专业的育成创客空间及2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园,逐步建立了“13132”纵向垂直型的孵化链。

四、形成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创教育实效和示范引领作用

(一)双创教育品牌特色

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嘉兴学院将首创、奋斗、奉献为主要内涵的“ 红船精神”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全过程,构建了“红色引领、蓝色创新、绿色行动、青色传承、黄色保障”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五色融合”的育成品牌,营造全员参与双创的氛围。

(二)双创教育实践特色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教学,实施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三进”育人模式,逐步形成从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包装、传播、推广和销售实行全链条红色实践孵化模式,以双创实践倒逼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双创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实施“课训赛孵”一体化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创建“双师、双会、双园”“三双”帮扶模式,鼓励学生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实践活动,支持校内教师、产业导师、学生三方以“股权激励”的方式共同创新创业,形成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最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融合实验、实习、实训三个环节和创意、创新、创业三个阶段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项目为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三级训练、四类竞赛、三段孵化”的真题真做,形成了全员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局面。

(三)育人特色

通过实施实践教学四段综合,试图将双创实践贯彻于本科高校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从“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养成——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业实践指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

(四)成果特色

将双创教育与思想教育深度融合,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将首创、奋斗、奉献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全过程,实施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三进”育人模式,逐步形成从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包装、传播、推广和销售实行全链条红色实践孵化模式,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自己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实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目标。

(刘清泉,嘉兴学院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嘉兴红船双创
“红船”争霸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红船向未来
什么是红船精神?
嘉兴融沪记
初心依旧绕红船(辘轳体)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新性质及应用
嘉兴城区话的声母、韵母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