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管理措施

2021-10-31韦志明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公益林林地生态

韦志明

中圖分类号:F326.2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51

森林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也更加重视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保护,逐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积累了大量的经营和管理经验。但在目前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管理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创新和完善,以此确保生态公益林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及作用。

1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管理的现状及重要意义

永福县林地总面积228 891.07 hm2,其中公益林地面积119 707.99 hm2,占总林地面积的52.30%。其中,全县发生土地类型变化的林地总面积45 970.77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20.08%;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区位一般极为重要,通过营造生态公益林能够对我国的国土安全、生物多样性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态公益林主要包括防护林和特殊用途林,根据这两类又可以分为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保持水土林以及护岸林、国防林等。生态公益林对于保护物种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实验、促进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因此,深入研究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管理措施,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公益林面积减少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国家对公益林地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永福县的公益林地的数量呈现出一定的减少趋势,导致这样问题的原因既包含人为因素,也包含一些自然因素,主要包含以下3点:1)人为原因,森林采伐、毁林开垦,使得越来越多的公益林资源被浪费2)自然原因,病虫害、森林火灾以及地质灾害导致公益林减少;3)占用征收、造林更新,导致原属于永福县的公益林形成一定的区域流转[2]。

3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管理措施

永福县林业局积极介入涉林项目的前期工作,认真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把征占用林地审查审核关,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占补一”制度,加大对非法占用林地的查处力度。永福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林地肩负着供地、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作用,林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尖锐,永福县在做好林地保护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使林地得到了持续有效的保护。

3.1健全保护与管理体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环境保护法》以及各省市的《关于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律、政策制度¨3,以及各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管护方式,制定符合当地发展原则的执行规范明细,不断完善保护管理体系,确保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护工作能够得到有序开展。2)各级政府应根据各自的管辖范围划分好生态公益林界限,避免f{{现重复管理和无人管理的情况。在划分生态公益林界定时,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和生态公益林界定技术规程进行,从而确定生态公益林的界限,明确种植面积、树种以及保护管理范围等,还应将生态公益林的重要信息记录在公示牌上予以公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3)应尊重和保护林权所有者、经营者的白有合法权益,根据承包合同明确管理者、经营者以及所有者的管理责任,贯彻落实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制度。4)要定期与木定期地开展生态公益林现况检查、监督工作,以此保证生态公益林能够得到良好的建设与保护。

3.2完善补偿制度,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1)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公益生态林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专项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对生态公益林的营造、抚育和保护管理方面。2)对于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发放,相关的管理部门不得私自克扣补偿金。3)对于各项补偿金的支出,要进行及时记录和跟踪调查,明确每笔资金的支出流向,确保其都应用在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保护管理方面,不得对其进行挪用和借用。同时,还应确保补偿金的到账速度,通过完善补偿制度,激发群众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4)应将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纳入到核算体系中,对其不可实现货币转换的部分加大补偿力度,从而保证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后期的保护管理工作也能够顺利的开展[4。完善补偿制度,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是生态公益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3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一定要以发挥其自身的生态功能为基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始终坚持“谁使用、谁负责,谁受益、准补偿”的原则,要将生态公益林的使用、维护和更新工作协调统一,确保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前朝生态公益林的规划、设计以及结构布局等工作,一定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保证生态公益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应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如封林环节、造林环节、抚育环节、补种环节以及管理环节等使当地的森林植被得到更好的恢复,缩短其恢复周期,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质量,逐渐打造成树种多样化、结构合理化、功能齐全化的多元化生态公益林体系,从而增加生态公益林系统的稳定性,起到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1)生态公益林应将乔木和灌术等相结合,对其进行合理搭配,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对其进行立体化的营造,也可以有效避免因火灾等其他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大面积损失。2)要加强生态公益林当地防火、救火体系的建设,从而避免火灾的发生,或在火灾发生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扑救,将其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3)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自然环境特点以及水文物质特点等引进适宜的外来物种,从而增加生态效益公益林物种的多样性。4)应有条件地开展旅游项目等,让其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地区经济与生态平衡的和谐发展。[5]。

3.4防治结合,强化管理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应做到防治结合,不断加强保护管理工作,提高生态公益林质量,明确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任务的重点,不能片面追求营造面积和范围,而忽视了生态公益林的质量和生态作用。生态公益林面积范围大、管理内容多,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生态公益林实际管理过程中,1)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基本原则,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森林生态系统实施动态监测,建立相应的监测预警体系,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现象的发生[6]。2)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执法,对于非法侵占生态公益林用地的行为要进行及时的查处,并责令限期进行恢复。重点保护生态公益林中的稀有动物、稀有木材、大径级林术等,禁止进行商业性的采伐,严厉打击偷伐、滥伐、盗伐等现象。3)要注意其他可能造成生态公益林的损害行为,如挖沙取土、建造房屋、采石筑坟等违法行为。4)要严格控制占用林地审批流程,对于未經批准、审核,私自占用林地危害生态公益林发展的违规违法行为,要进行严格查处。5)当地的政府、林业部门、环保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当地的群众了解生态公益林的重要作用,熟悉相关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

4结语

生态公益林在我国生态环境体系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自身的生态效益也是无法估计的。因此,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方法之一。虽然目前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管理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但是通过对其工作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完善建设保护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保证生态公益林的生态作用,注重保护当地群众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董雪.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和经营管理对策[J].农家致富顾问,2020(02):26.

[2]王小军.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农家致富顾问2020( 04):259.

[3]盘礼军.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管理研究[J].乡村科技,2019( 01):77-78.

[4]陈蔚.生态公益林建设发展现状及经营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9( 09):144-145.

[5]严继平,欧绪勇.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9( 07):83-84.

[6]陈清兰.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管理分析[J].农家科技,2019( 05):14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公益林林地生态
Summer Is Coming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浅谈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