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的互操作性

2021-10-31傅蔚冈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网址屏蔽竞争对手

傅蔚冈

近期,互联网公司的互操作性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9月13日工信部相关人士在公开场合表示,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让用户畅通安全使用互联网是互联网行业的努力方向。在今年7月工信部启动的互联网专项整治行动中,屏蔽网址链接就是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有人认为屏蔽网址的行为是平台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种看法可能低估了互联互通的复杂性。学术上有个名词专门用来形容各大平台间“解除屏蔽”的互联互通行为,即“互操作性”。

广义上讲,互操作性表示系统、产品或服务与其他(技术上不同的)系统、产品或服务进行通信和运行的能力。业界通常认为,互操作性是更广泛但更模糊的兼容性概念的一个子集。由于数字经济的关键是系统、产品和服务之间的通信和交换,用户经常要在不同软件环境中传输信息,因此数字经济中的互操作性问题通常与信息交换和数据有关。

如果各App之间不能实现互操作性,各个App就会成為相互隔离的孤岛,互联网也就失去了应有之义。因此,现实中不会有公司愚蠢到将所有信息都屏蔽,这会使其注定不被用户青睐,在市场竞争中失利。但现实中,为何我们还能见到一些屏蔽网址链接的行为?

我认为,屏蔽网址链接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反制竞争对手。屏蔽网址行为通常发生在有竞争关系的App间,比如微信和抖音、微博和抖音、微信和阿里,很少有App会对一般的网址进行屏蔽。对竞争对手的网址进行屏蔽,是为了反制对手。以社交软件为例,用户免费使用是其最大特点,竞争对手可借此发展新用户,却无须向其缴纳相关费用。任何平台都无法坐视竞争对手利用自己的网络搭建服务,都会对核心竞争对手的链接施加各种限制,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

二是因为安全。互操作性带来了各种便利,但也给很多用户,尤其是小白用户增加了风险。由于社交媒体的链接实在太过于简单,一个点击就可以将用户带入到另外一个潜在风险的世界之中。微信推出之初,不少人中招各种链接,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大幅减少,原因就在于微信对这些第三方链接作了各种限制,有时我们在点击网址时会收到提示:“链接不安全且在微信内不能访问,提示内容违法或违规。”

据微信官方账户去年6月发布的信息,仅在2020年1月~5月,微信对超过100万条确认违规的外部链接进行了处理,用户举报量整体下降35%,诱导分享类链接下降40%,红包欺诈类持续下降了60%。

2017年,在欧盟当局要求互操作性的呼吁下,马尔堡菲利普斯大学Wolfgang Kerber教授和柏林自由大学Heike Schweitzer教授在《数字经济的互操作性》一文中提出了他们独特的看法:

“互操作性本身不是——也不应该是——目的;它是实现更广泛目标的一种手段:解决市场分散问题;避免市场走向垄断;在上游市场被垄断的情况下,开放下游市场竞争;不考虑市场力量,增加后续创新;或解决对跨竞争网络的普遍互连和通信的感知社会需求。在每种情况下,在采取行动之前,都应该确定一个明确而有力的市场失灵或公共服务的理由。”

如果互操作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就应该反思:一刀切地要求互操作性是不是值得?有没有其他替代手段?

猜你喜欢

网址屏蔽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
朋友圈被屏蔽,十二星座怎么看
火眼金睛快速显示链接的网址
选个对手超越自己
屏蔽
如何屏蔽
屏蔽
李斌:从失败中寻觅先机
无聊又危险:用恶意网址探QQ隐身好友
哼唱着找歌网络搜索新体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