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新贸易政策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1-10-31张茉楠
张茉楠
近期,随着拜登政府宣布新的对华贸易政策和双方高层频频互动,显示中美关系总体气氛与特朗普政府后期相比有所改善。然而,新的对华贸易政策以及中美经贸对话重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转圜,反而是美既不想完全放弃对华经济利益,更要腾出手来强化对华战略制衡的策略选择。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近期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时称,要以新的方式处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并公布了四项对华贸易具体措施:一是评估中国在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表现;二是遵循美国经济利益,启动有针对性的关税排除程序;三是继续关注中国所谓“以国家为中心的非市场贸易行为”,不排除采取单方面贸易措施,包括启动“301条款调查”和加征新的关税等措施保持对华施压;四是美国将与盟友一起打造所谓21世纪的公平贸易规则,推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体在竞争中力争上游。
时隔半年,拜登政府首次宣布对华贸易政策,不仅是对前期对华贸易政策的全面评估,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失败的一次“纠偏”。事实上,美国战略界已越来越多地意识到,须建立一个新的遏制中国力量的贸易政策和战略框架,转变贸易政策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对抗中国。如戴琪所言,就是“随着中美经济关系的变化,我们捍卫利益的策略也必须改变”。戴琪提出的 “再挂钩” “持久共存”等说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做出的调整。
美国新贸易政策的实质是在寻求对话的同时保持对华施压态势,并将力量集中于与中国在核心领域谋求竞争甚至对抗。在对华关系定位上,拜登政府提出把管控与中国的关系作为“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考验”,更加突出了中国挑战的首要性和唯一性。在方式和手段选择上,不仅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对华遏制的政策基调,更由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单边孤立主义向推动形成多边结盟体系的战略转变:即以竞争战略为总纲,以对抗加接触为两手,以三“C”战略——竞争、合作和对抗——为策略,以同盟战略、多边体系、价值观外交作为对华战略的“三大支柱”,在价值观统一战线、科技主导权,以及在多边经贸规则锁定问题上,协调对华立场。从这份对华新贸易政策的指向看,针对所谓“非市场贸易行为”以及结构性改革,美方将会对华进一步施压,甚至不排除围绕产业补贴、国企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中立、数字贸易等重要议题寻找突破口,形成对华施压的“议题联盟”。
拜登政府的目标是广泛的经贸领域,不仅包括贸易,也包括科技和产业等领域,在保持对华高强度施压和限制的同时,加强自身中长期发展能力,尤其是要强化科技产业领域的全球领导力。戴琪所说的“再挂钩”也是有针对性的,在非关键领域,美国不会放弃利益,而在关键核心的科技领域,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高科技遏制的程度,产业链调整与国家安全进一步挂钩。美国朝野在应对科技竞争,并全力围堵中国科技发展方面已达成高度共识。与特朗普时期不同的是,拜登政府由“地毯式轰炸”轉向“精准打击”,通过“小院高墙”的技术管制战略加“规锁战略”,对华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为此,对于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必须有长远的战略谋划与政策设计,须做最坏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