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21-10-30邹雨彤

康颐 2021年17期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邹雨彤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因其并发症多,危害广泛,影响生活质量,被人们逐渐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其床治疗手段多不理想,研究人员发现控制危险因素是糖尿病患者防治DR的关键。本文通过检索近六年来DR相关临床试验研究与流行病学研究,分析DR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出高年龄、病程长、高血压、血糖控制不稳定、脂代谢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异常是DR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患者防治DR提供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

糖尿病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者比例很高,其中90%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T2D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临床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模糊严重者甚至失明[1]。临床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中90%的人群患有DR,2型糖尿病患者中55%的患者患有DR[2]。目前DR的治疗手段临床上治疗DR主要分为手术治疗、视网膜激光治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全身治疗等,但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疗效一般,症状常呈现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所以临床对于DR患者的处理,更倾向于防止其发生与发展[4]。本文通过整理DR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临床研究总结相关因素对于DR的影响,为临床防治DR提供参考。

1 年龄与病程

糖尿病患者年龄增加导致的机体各方面机能减弱,HbA1c与血糖长期处于高值状态,眼部微血管损伤,增加DR风险[5]。翁洁在对1320例2型糖尿病(T2DM)调查研究中发现,年龄与T2MD的病程不同与DR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MD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其患DR的风险越高[1]。王静对635例T2MD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中发现,病程≥10年组和病程<10年组对于是否患有DR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张睿在535例T2MD患者患者的DR危险因素研究中也发现,年龄大(>60岁)病程长(≥15年)患者DR发病风险高,主要原因还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眼部微血管损伤所致[7]。刘金纪对12个社区的糖尿病患者抽样调查研究发现年龄较小的患者,DR的发病风险低。可能与如今糖尿病宣传教育大力普及推广,且年轻人接受度高有关[8]。

2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公认的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导致的血管改变与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异常常可互相影响,Lee,JH等人认为,糖尿病患者发生DR风险可因为收缩期双臂血压差增加而明显增大,长期控制血压可以显著降低DR发生发展的风险[9]。郝莉对于480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同样表明血压持续增高状态会引起血浆通过微小的损伤血管,进入视网膜部,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新生血管形成,进而视觉功能受。其研究还发现,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会导致DR病情加速恶化[10]。张睿的统计学研究发现对于收缩压(SBP)≥140,舒张压(DBP)≥90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DR[7]。

3 血糖控制不良

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血糖控制,血糖控制不良往往导致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Kumari,N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DR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早期科学的控制饮食、运动调控血糖可以有效的预防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11]。蔡桂田对48例DR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中发现,通过护理干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控制DR的发展,帮助其恢复[15]。李欢欢等人在对于血糖控制与T2DM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Meta分析中得出结论,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强化血糖的控制,能有效的降低DR的进展速度,且对于降低白内障发生率,黄斑水肿发生率,玻璃体切除率均有正向影响[16]。

4 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利用率降低,导致大量蛋白质脂肪分解功能,易引起一系列脂代谢异常现象。张菲菲对1028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DR发病的危险因素,认为可以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作为检测糖尿病患者发病情况及是否将发生并发症的一项判断指标[12]。Yin,L等人对1008位糖尿病患者的大型横断面研究中得出结论,在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血清总胆固醇(P<0.0001)、血清甘油三酯(P=0.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刘媛等人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DR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DR组患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明显高于非DR组,可能与高血糖引起蛋白糖基反应导致的脂代谢异常有关[17]。

5 糖化血红蛋白异常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常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辅助诊断和监测指标,反应患者近期血糖的平均水平。汤春梦等人通过FPG、HbA1c值计算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GI)并与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DR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高HbA1c、高HGI是T2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14]。顾淑君等人对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HGI与T2DM患者DR发病呈显著相关,而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之间未发现关联性,其认为HGI指数的异常的T2DM患者更容易发生DR[18]。郭雅丽等人对深圳医院439例T2DM患者,对血糖控制良好与血糖控制不良好的两组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等分析,认为HbA1c的含量异常对于DR的发病风险相关,特别是二期及以上的DR患者[19]。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大,并发症多且难以治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较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临床上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永久失明,现代对其治疗手段相对缺乏,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防治形成DR的各种危险因素成为其治疗首选[3-4]。本文总结了近六年来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将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分别为“年龄、病程、血压、血糖控制情况、脂代谢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异常”。但是归根结底,高血糖状态是形成各种内分泌代谢异常的根本原因,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主要手段,而对于其他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整理了影响DR的主要危险因素,以供临床工作者共同学习、互相借鉴,而且现代研究热点已经指向分子基因层面,相信将来能从基因层面彻底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参考文献:

[1]翁洁,黄晓云,曹娟.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20,46(06):609-612.

[2]Whitehead, M.,et al.,Diabetic retinopathy: a complex pathophysiology requiring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Expert Opin Biol Ther,2018,18(12):1257-1270.

[3]孔维文,任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现状与前景[J].药学学报,2021:1-22.

[4]张佳慧,陈晓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2016-2018年最新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8,38(12):1185-1190.

[5]魏明燕,王国杰,苏虹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HbA1c、25-羟维生素D、脂肪代谢的关系[J].中国热带医学,2018,18(02):173-175.

[6]王静.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与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03):108-110.

[7]张睿,杨泽敏.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07):989-992.

[8]刘金纪,等.柳州市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25(06):673-678.

[9]Lee, J.H.,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arm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s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 Vasc Dis Res,2020,17(7):1479164120945910.

[10]郝莉等.糖尿病并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09):1337-1340.

[11]Kumari, N., et al., Six-year 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Indian adults: the  Singapore Indian Eye study. Br J Ophthalmol,2019,103(12):1732-1739.

[12]张菲菲.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2):25-26+28.

[13]Yin,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diabetic patients: A community 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Medicine (Baltimore),2020,99(9):e19236.

[14]汤春梦,等.血红蛋白糖化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29(05):349-352.

[15]蔡桂田.持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及血糖控制情况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5):13-29.

[16]李欢欢,王素华,姚春莲,等.强化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6(05):

15-20.

[17]刘媛,杨咏,孙琳琳,等.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海站),中国上海,2015[C].

[18]顾淑君,张秋伊,周正元,等.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04):

431-435.

[19]郭雅丽,周泽宸,田峰,等.年龄分层下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联[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03):161-164.

猜你喜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变化的规律性临床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产科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